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柳玉鵬 許云峰
2018俄羅斯世界杯將于6月14日拉開帷幕,目前躋身決賽圈的32支球隊都已集結完畢,摩拳擦掌靜待比賽開始。而在賽場外,一場外交比賽早已打響。眾所周知,很多國際體育盛會的開幕式、閉幕式乃至重要比賽,都會邀請一些政要人物出席,世界杯自然不會例外。據(jù)報道,為更好地表達本國關切,不少國家領導人都希望能借助本屆世界杯完成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會晤。但也有一些西方領導人為避免被指責是普京盟友而拒絕在世界杯期間訪俄。不過媒體分析認為,不論其他國家是抵制還是積極參與,俄羅斯都已通過舉辦世界杯贏得一場外交勝利。
據(jù)了解,截至目前,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巴西總統(tǒng)特梅爾,沙特王儲薩勒曼,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奧地利副總理克里斯蒂安在內的多國政要已確認出席俄羅斯世界杯開幕式。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將在世界杯期間訪俄并觀看比賽。而據(jù)《韓國時報》11日報道,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也將出現(xiàn)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觀看本屆世界杯開幕式。由于朝鮮并不在32支參賽球隊中,因而金永南的出席備受關注。不少媒體分析認為,朝鮮此舉旨在維系與俄羅斯的關系。該國希望借助世界杯繼續(xù)向外界釋放積極的外交信號,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日后訪俄做鋪墊。
對世界杯外交感興趣的還有德國總理默克爾。她當?shù)貢r間10日在接受德國電視一臺專訪時表示,自己不排除在世界杯期間訪問俄羅斯,并透露她屆時有可能在莫斯科與普京會面。德國媒體認為,作為一名鐵桿球迷,默克爾到現(xiàn)在都未決定是否要去現(xiàn)場觀看世界杯,十分罕見。此前,一些西方國家曾在俄羅斯前間諜中毒事件背景下,與俄羅斯互相驅逐外交官,并揚言抵制本屆世界杯。其中叫得最響的當屬英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曾表示,“英國高級官員和皇室成員不會出席俄羅斯世界杯”。歐洲議會60多名議員還曾簽署聯(lián)名信,呼吁歐洲支持英國,聯(lián)合抵制世界杯。不過默克爾強調,去俄羅斯看世界杯與她的原則不沖突,但在做決定時,她會考慮一些因素。
“各國領導人應該去俄羅斯世界杯嗎?”“德國之聲”稱,這個問題已經(jīng)成為好幾個國家政治人物的棘手問題:如果去,就會被指責在俄與西方關系緊張之時,被普京玩弄于股掌之間。德國足協(xié)主席格林德爾此前表示,德國無論如何都不會抵制俄羅斯世界杯。他認為,以各種臆造的政治借口為由呼吁抵制俄羅斯世界杯的國家是對本國球迷不負責任。“抵制什么都改變不了,相反平昌冬奧會表明,體育的確能促進沖突降級,成為國際關系中的‘黏合劑。”
而對于俄羅斯來說,舉辦世界杯毫無疑問是一場外交測試。不少媒體認為,世界杯是一個展示俄羅斯文化和經(jīng)濟實力的大舞臺。這次機會既可以讓俄民眾產生自豪感,也能促進俄與各國關系的正常化。俄羅斯獲得本屆世界杯主辦權時,普京曾誓言會在賽事中展現(xiàn)俄最好的一面。從那時到現(xiàn)在,俄羅斯獲得全球關注。因此,盡管西方國家不斷設置障礙,但俄羅斯注定通過世界杯在國際舞臺上有所斬獲。▲
環(huán)球時報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