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軍陽 曹世華 吳姍 蔣雨哲 秦春磊
摘 要: 信息數據共享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基于人事信息系統機構和人員共享數據在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開發的應用,實現信息化的支撐,加強個人因私出國(境)管理。通過對人事共享信息和因私出國(境)管理兩個主要業務流程的介紹,設計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數據庫E?R圖,詳細描述了人員信息、證件信息、證件申請、證件領用和入境信息表結構,進行了系統代碼的開發,建立了一套浙江檢驗檢疫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有效實現了個人因私出國(境)的管理。
關鍵詞: 人事信息共享; 因私出國(境); 管理系統; E?R圖; 表結構; 代碼開發
中圖分類號: TN911.71?34; TP3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8)12?0139?06
Abstract: Information data sharing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spot.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rsonnel information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sharing da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xit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ized support is achieved to strengthen personal private exit management. The E?R diagram for the database of private exit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by introducing the processes of two main services of personnel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private exit management. The structures of the personnel information table, certificate information table, certificate application table, certificate reception table, and entry information tabl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ystem codes are developed, and a private exit management system for Zhejiang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is establish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management of personal private exit.
Keywords: personnel information sharing; private exit; management system; E?R diagram; table structure; code development
2013年質檢總局下發了《質檢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管理的通知》(質檢辦外〔2013〕769號),文件要求全系統建立因公臨時出國(境)信息公開制度。根據質檢總局要求,浙江局及時發布了《浙江檢驗檢疫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管理的通知》(浙檢人函〔2014〕218號),文件要求對全省系統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信息進行公示。2015年,質檢總局下發了《質檢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因公臨時出國(境)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質檢辦外函〔2015〕446號,以下簡稱《通知》),文件要求進一步增加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信息公開工作透明度,切實加強群眾監督。因此,運用信息化技術建立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因私出國(境)證件管理系統[1?2]尤為迫切和重要。
1 主要業務流程
1.1 人事共享信息[3]業務流程
人事共享信息業務流程由數據端、共享端和使用端三個主要部分組成[4],如圖1所示。

數據端:實現浙江檢驗檢疫全省系統共享機構和人員等信息數據采集,機構和人員表的數據采用樹形結構存儲,實現全省系統、分支局、直屬單位和各處室分層級共享使用。
共享端:實現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的共享、審核和實施。共享數據庫從數據端實時讀取機構和人員數據,為使用端提供共享數據;審核功能是根據使用端申請機構和人員共享數據需求,審核共享端使用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層級和范圍;數據共享實施是指使用端向共享端通過MQ、Webservice、表視圖等方式實現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共享的方法。
使用端:實現機構和人員共享信息數據的儲存和使用。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數據庫通過共享端數據層級和范圍的審核,采用表視圖授權的方式,實現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的共享。
人事信息機構和人員數據共享原則[5?6]:

1) 數據分級運維:數據端浙江檢驗檢疫全省系統人事信息數據庫的機構和人員等信息數據采集,采用平臺統一建設、數據分級維護,各單位人事管理員維護各自的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實現“一次運維,多級共享”。
2) 數據分級共享:數據端的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采用樹形分級存儲,共享端根據使用端建設需要,采用機構和人員數據分層級共享,實現數據共享層級和范圍的可控。
3) 數據單向共享:共享端單向讀取數據端浙江檢驗檢疫全省系統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然后單向共享給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的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
1.2 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主要業務流程
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主要業務流程由證件申請登記、領用和入庫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
證件申請登記:實現個人通過系統填寫申請證件類型(普通護照、港澳通行證、臺灣通行證)、身份證、手機號碼等信息,完成部門領導和人事處證件申請管理人員的審批,打印紙質申請表格并蓋章,然后到出入境部門現場進行證件辦理;個人完成證件辦理,把證件交給人事處;人事處證件管理人員為證件編號并將證件類型、編號、簽發日期、有效日期等信息登記系統。
證件領用:實現個人因私出國(境)需要申請個人證件的領用。個人填寫申請領用證件類型、編號、時間和目的地等信息,提交部門領導和人事處審批。當個人提交申請后,系統自動判斷申請的證件是否在庫和人員每年因私出國(境)次數是否超過額度,然后將符合申請規定信息提交給人事處管理人員;人事處管理人員根據審批情況,將證件發放給個人并將信息錄入系統。

證件入庫:實現個人因私出國(境)證件使用完入庫功能。系統定期自動檢查個人因私出國(境)證件領用日期時間,判斷領用時間是否超過30天。如超過系統設置期限,系統批量發送證件領用人提醒短信,提醒個人辦理領用證件的入庫。個人填寫證件類型、出境時間、入境時間、目的地等相關信息,提交系統并將證件交還人事處。人事處管理人員核對個人交還證件的出國(境)信息和個人填寫的出國(境)情況、時間等信息是否一致,進行確認操作。
系統自檢:采用業務規則引擎功能[7?8],根據《通知》管理辦法設置證件申請條件、額度、領用時間期限等相關業務規則。當個人因私出國(境)證件有效日期、領用時間、申請審批時間超過期限,通過業務規則引擎判斷[9?12],系統界面會顯示紅色標記提醒管理員,并將超期信息以短信方式告知持證人。如:證件有效日期過期,管理員界面的證件有效日期標記紅色;證件領用和審批時間在30天內、30~60天、60天以上分別顯示綠色、黃色、紅色。系統自動篩選證件領用超30天的信息,并批量發送短信提醒個人,抓緊辦理證件入庫手續。
查詢統計:實現個人因私出國(境)證件審批、人員因私出入境情況等多種查詢(如表1所示),個人因私出國(境)證件入庫情況、新辦領用、年度各職級人員出入境總體情況(如表2所示)和個人出入境天數等多種統計。
2 數據庫結構
2.1 數據表E?R圖
個人因私出國(境)證件主要數據庫表包括:人員信息表、證件信息表、證件申請表、證件領用表和入境信息表等,如圖3所示。人員和機構信息表通過人事共享數據下發生成。
2.2 表結構
人員信息表:記錄個人姓名、家庭、通信、辦公和系統權限類等信息,通過共享端的人員和機構表直接獲取和更新相關表結構和數據,如表3所示。
4 結 語

人事共享信息在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的應用研究,通過對人事共享信息和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兩個主要業務流程的介紹,設計了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數據庫E?R圖,詳細描述了人員信息、證件信息、證件申請、證件領用和入境信息表結構,進行了系統代碼的開發應用。通過課題研究,開發完成浙江檢驗檢疫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一套,實現了個人因私出國(境)管理的信息化支撐;同時實現了浙江檢驗檢疫全省系統人事數據庫的機構和人員信息數據在因私出國(境)管理系統中的共享應用,減少了新系統人員和機構模塊數據的重復開發,提高了新建信息化項目開發進度。通過課題成果的實際應用,浙江檢驗檢疫局人事處管理人員能及時掌握浙江檢驗檢疫系統各單位、各職級人員的因私出國(境)情況,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的審批、查詢和統計等管理工作,提高了辦公效率,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 馮騫.醫療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17,40(1):92?94.
FENG Qia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facil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J].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 2017, 40(1): 92?94.
[2] 彭燦華,韋曉敏.互聯網平臺下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統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7,40(1):24?27.
PENG Canhua, WEI Xiaomin. Design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platform [J].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 2017, 40(1): 24?27.
[3] 丁秀紅.加強醫院人事檔案管理促進人才戰略實現[J].檔案管理,2016(3):89?90.
DING Xiuhong.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personnel archives in hospital and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alent strategy [J]. Archives management, 2016(3): 89?90.
[4] 王慧麗,秦川,高麗萍,等.基于恢復信息共享機制的最優自嵌入算法[J].應用科學學報,2016,34(6):677?690.
WANG Huili, QIN Chuan, GAO Liping, et al. Optimal self?embedding scheme based on recovery?data sharing [J].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6, 34(6): 677?690.
[5] 王躍,龐小平,王曉璇.面向服務的極地地理信息共享與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6,41(11):1518?1523.
WANG Yue, PANG Xiaoping, WANG Xiaoxuan. Service?orien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haring in polar regions [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16, 41(11): 1518?1523.
[6] 郎艷懷.信息共享的兩級供應鏈優化模型[J].中國管理科學,2014,22(z1):447?451.
LANG Yanhuai. Optimization models of two?tier supply chain for information sharing [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4, 22(S1): 447?451.
[7] 雷軍程,黃同成,柳小文.一種基于權重的文本特征選擇方法[J].計算機科學,2012,39(7):250?252.
LEI Juncheng, HUANG Tongcheng, LIU Xiaowen. Improved text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text feature weight [J]. Computer science, 2012, 39(7): 250?252.
[8] 余軍陽.基于業務規則引擎的管理系統的應用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9(5):392?395.
YU Junya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usiness rule engine [J].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9(5): 392?395.
[9] 楊超,燕雪峰,張潔,等.基于權重的云推理算法[J].計算機應用,2014,34(2):501?505.
YANG Chao, YAN Xuefeng, ZHANG Jie, et al. Weight?based cloud reasoning algorithm [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4, 34(2): 501?505.
[10] 余軍陽,曹世華,朱駿,等.基于權重優先的業務規則引擎應用[J].計算機應用,2015(z1):174?177.
YU Junyang, CAO Shihua, ZHU Jun, et al.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rule engine based on priority weight [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5(S1): 174?177.
[11] 黃穎,何克清,馮在文,等.基于本體的業務流程適應性配置方法研究[J].電子學報,2016,44(3):699?708.
HUANG Ying, HE Keqing, FENG Zaiwen, et al. Research on adaptive approach for business process configuration based on ontology [J]. Acta electronica sinica, 2016, 44(3): 699?708.
[12] 方澤杭,蔡鴻明.云環境下以Artifact為中心的業務過程管理[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1(4):478?484.
FANG Zehang, CAI Hongming. Artifact?centric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in the cloud [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5, 41(4): 47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