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敏,蘇 洪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云南 普洱 665000)
宮外孕大出血是婦科常見的一種急腹癥。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治療該病。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臨床上普遍使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大出血[1]。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較低的氣腹壓力下對宮外孕大出血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和良好的預后。為探討使用腹腔鏡低氣腹壓法治療宮外孕大出血的效果,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對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部分宮外孕大出血患者使用腹腔鏡低氣腹壓手術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云南省普洱市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宮外孕大出血患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低氣腹壓組。低氣腹壓組患者的年齡為20~47歲,平均年齡為(26.24±2.88)歲;其中有經產婦18例,未產婦7例。在低氣腹壓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有人工流產史,有10例患者有引產史,有2例患者有卵巢腫瘤手術史,有8例患者有剖宮產史。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0~46例,平均年齡為(26.13±2.66)歲;其中有經產婦18例,有未產婦7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有人工流產史,有11例患者有引產史,有2例患者有卵巢腫瘤手術史,有7例患者有剖宮產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所有患者均建立靜脈通道,為其輸血、補液,糾正其休克的癥狀。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為患者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將氣腹壓力維持在12~14 mmHg。協助患者取頭低腳高30°體位。使用腹腔鏡探查患者盆腔內的情況。用沖洗器吸引盆腔內的積血,暴露病灶。對輸卵管妊娠且無再生育要求的患者,進行輸卵管切除術。對輸卵管妊娠但有再生育要求的患者,進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對卵巢妊娠的患者,用剪刀修剪其病灶部位,清除病灶。對病灶部位存在絨毛組織的患者,清除絨毛組織,并對出血點進行電凝止血。然后協助患者取頭高腳低30°體位。為對照組患者使用撥棒撥開其腸管,用吸引器吸出其腸管之間的積血。為低氣腹壓組患者,將其氣腹壓力降低到8 mmHg,使用撥棒撥開其腸管,用吸引器靠近腹膜吸出其腸管之間的積血。
記錄兩組患者清除積血的時間、術畢至腹痛緩解的時間、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術后第2天,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其各項生命體征穩定。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各項生命體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各項生命體征未得到明顯的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腸粘連、感染等)的發生情況。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低氣腹壓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低氣腹壓組患者清除積血的時間、術畢至腹痛緩解的時間、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及術后住院的時間均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s)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s)
組別 清除積血的時間(min)術畢至腹痛緩解的時間(h)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h)術后住院的時間(d)對照組(n=25)10.25±2.24 10.25±3.57 24.61±2.13 4.25±0.68低氣腹壓組(n=25)5.51±1.41 6.51±1.24 18.62±1.21 3.13±0.13t值 8.974 9.013 7.588 7.824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低氣腹壓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n(%)]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用腹腔鏡技術治療宮外孕大出血,術中視野清晰,可快速發現患者的病灶,對其造成的創傷小。此外,使用腹腔鏡技術治療宮外孕大出血可在相對封閉的盆腔內進行手術操作,避免患者的臟器暴露在空氣中,從而降低其發生腹腔感染的幾率,減少紗布、手套等對其盆腔內組織造成的損傷,有效地預防其發生盆腔組織粘連,促進其盡早下床活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及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的普及,腹腔鏡設備在不斷地改進,臨床醫生的操作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切除患者的病灶后,降低其氣腹壓力,可促進其腸管的合攏,使血液流至位置較低的部位,無需大幅度移動沖吸器即可徹底吸出積血[3-4]。使用腹腔鏡低氣腹壓手術治療宮外孕大出血還能縮短手術持續的時間,減輕手術對患者膈肌和腹膜的不良刺激,從而減輕其腹痛的程度,促進其術后身體快速康復[5-6]。
綜上所述,使用腹腔鏡低氣腹壓法治療宮外孕大出血的效果顯著,可快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其身體快速康復,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