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杰
(河池市中醫醫院,廣西 河池 547000)
頸椎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病是人體頸部的軟組織急性或慢性損傷,導致其出現椎間盤逐步退化變形、椎體增生、節段穩定性降低、頸椎小關節錯位等問題,使其神經、血管受到壓迫和刺激,進而出現關節滑膜炎等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總稱。近幾年,頸椎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且發病人群日趨年輕化。頸椎曲度變直是頸椎病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中醫療法是目前臨床上治療頸椎曲度變直的主要方法。為探討使用電針針刺配合推拿治療頸椎曲度變直的效果,河池市中醫醫院對2017年1月到12月期間收治的部分頸椎曲度變直患者使用電針針刺配合推拿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將2017年1月到12月期間河池市中醫醫院收治的60例頸椎曲度變直患者納入本次研究。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46.67%),女性患者32例(53.33%);其年齡為23~54歲,平均年齡為37歲。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A組(30例)和B組(3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A組患者使用口服藥物配合中藥外敷的方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每天口服3次頸舒顆粒,每次服6 g。取防風、伸筋草、海風藤、海桐皮、桂枝、獨活、桑枝、草烏、川烏、透骨草、絡石藤、大黃各9 g。將上述中藥加入藥包,浸泡在2000 ml的清水中。浸泡約30 min后,煎煮20 min。然后將藥包取出,控干,敷在患者的頸部。每天敷一次,每次敷20 min。連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為B組患者使用電針針刺配合推拿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對毫針和患者頸部的皮膚進行消毒。用毫針針刺患者的風池穴和頸部夾脊穴。得氣后,使用平補平瀉法行針。然后將毫針連接電針儀。使用連續波對患者進行治療。根據患者機體的承受能力設置電波的強度。留針20 min[1]。然后讓患者取坐位,使用按揉的手法對其頸部雙側的棘突及橫突周圍的位置進行推拿,松懈其頭頸夾肌、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等頸部肌群。在觸及到條索樣和結節樣組織時,適當加大按揉的力度,以患者感到酸脹為度。持續按揉6 min左右。點按患者的頸夾脊穴、風池穴、肩井穴、落枕穴及啞門穴等穴位。持續按壓10 min左右。推拿師用手部和肘部提起患者的頸部,將其頭部左右旋轉、用力上提,直至聞及彈響聲。同時使用拿法和按揉法放松患者局部的肌肉。連續推拿4 min。每天針刺、推拿一次。連續治療10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治療效果的判定標準:若患者頸部疼痛、頸肩部疼痛、頭暈、惡心及手指麻木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顯效;若患者頸部疼痛、頸肩部疼痛、頭暈、惡心及手指麻木等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有效;若患者頸部疼痛、頸肩部疼痛、頭暈、惡心及手指麻木等臨床癥狀未得到明顯的改善,則判定其治療的效果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治療前后分別為兩組患者拍攝頸部側位X線片,使用 Borden法測量其頸曲弓深。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A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頸曲弓深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患者的頸曲弓深大于A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頸曲弓深(cm,±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頸曲弓深(cm,±s)
?
頸椎曲度變直是頸椎病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導致頸椎曲度變直的原因是:患者長期勞累、坐姿不當使其頸部肌肉、胸鎖乳突肌、頸部頭肌及小肌群等發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在其頸部受到風寒侵襲或突然轉動時,其頸部的小關節就會錯位,進而引發頸椎曲度變直。該病患者可發生滑膜嵌頓的癥狀,使其局部韌帶肌肉的血液流動不通暢,長時間處于缺血的狀態,進而發生頸椎充血水腫或無菌性炎癥,刺激其頸椎的神經末梢,引發各種不同程度的痙攣和疼痛,使其發生頸部活動范圍受限及頸椎功能變差等情況[2]。
中醫認為,頸椎曲度變直屬于“痹癥”的范疇。該病的病機為慢性勞損、風寒濕邪侵襲導致機體氣血凝滯、經絡痹阻。針刺頸部夾脊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環狀態,刺激其病變處周圍的神經和肌肉組織,可緩解和消除其局部肌肉痙攣、小關節錯位的情況,恢復其頸椎的曲度。電針針刺是指使用電針儀代替醫生行針的治療方法?,F代醫學研究證實,對頸椎曲度變直的患者進行電針針刺,能改善其頸部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反應,減輕局部炎癥水腫的癥狀,并刺激內分泌系統釋放內源性阿片肽,起到鎮痛的作用。同時對頸椎曲度變直的患者進行推拿治療,能改善其頸部血液循環的狀態、局部肌肉和小關節的功能,減輕或延緩椎間關節囊和韌帶鈣化、骨化的過程,提高其肌肉的張力,起到疏通氣血、舒經活絡的作用[3]。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對頸椎曲度變直患者進行推拿能促進其血液、淋巴液回流,增進其炎癥介質代謝的速度,促進其炎癥消退。使用電針針刺配合推拿治療頸椎曲度變直能有效地緩解患者肌肉緊張的狀態,糾正小關節錯位的情況,恢復頸椎的功能,緩解其疼痛感[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電針針刺配合推拿進行治療的B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使用口服藥物配合中藥外敷的方法進行治療的A組患者,其治療后的頸曲弓深大于A組患者。
綜上所述,使用電針針刺配合推拿治療頸椎曲度變直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頸曲弓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