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星,羅洪偉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7)
會厭囊腫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該病患者在其囊腫體積較小時的臨床表現不明顯,當其囊腫的體積增長到一定程度時,可導致其喉部具有異物感及阻塞感。該病患者若接受治療不及時,其囊腫會發生破裂出血,導致其發生喉痙攣、喉水腫、窒息[1]。目前,臨床上治療會厭囊腫的方法主要有支撐喉鏡下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術及高頻電刀切除術。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對會厭囊腫患者實施支撐喉鏡下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術及高頻電刀切除術的效果。
選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間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收治的156例會厭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研究對象均經喉鏡檢查確診其患有會厭囊腫。這些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惡性腫瘤。2)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3)合并有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合并有感染性疾病。5)發生急性窒息。6)處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將這些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78)和研究組(n=78)。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8例;其年齡為28~70歲,平均年齡為(44.2±16.7)歲;其病程為0.1~5年,平均病程為(2.4±1.1)年;其中單發性囊腫患者有47例,多發性囊腫患者有31例。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9例;其年齡為27~70歲,平均年齡為(43.2±16.7)歲;其病程為0.1~5年,平均病程為(2.4±1.1)年;其中單發性囊腫患者有47例,多發性囊腫患者有3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研究組患者實施支撐喉鏡下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術。具體的方法為:對患者進行靜吸復合麻醉,用浸泡過生理鹽水的紗布條覆蓋在麻醉插管上及其口唇處。將支撐喉鏡送入患者的口腔內,使其囊腫部位充分暴露在顯微術野下。將CO2激光設置為點狀連續模式,將激光光斑調節至最小值,將功率設置為2 W,在顯微鏡10倍術野下對患者的囊腫組織進行徹底地凝切。用顯微喉鉗將患者會厭處囊腫底部的囊壁上提,用喉鉗輔助牽拉固定囊壁,再啟動CO2激光在10~20倍顯微術野下對其囊腫組織與會厭軟骨交匯處的囊腫殘余組織及黏膜進行切除。在切除囊腫后,若患者創面的出血量較大,需使用浸泡了腎上腺素的棉球對其創面進行反復擦拭,然后將CO2激光的光斑調節至散焦模式對其創面的出血點進行電凝止血。為對照組患者實施高頻電刀切除術。具體的方法為:對患者進行靜吸復合麻醉后,裸眼觀察患者的囊腫部位,用顯微喉鉗提拉囊腫組織,將長柄電刀的功率設置為15 W,用長柄電刀沿囊腫組織的底部邊緣1 mm 處對囊腫組織進行切除,待囊腫組織完全從會厭軟骨上切除后,用喉鉗切除囊腫組織與會厭軟骨交匯處的囊腫殘余組織及黏膜。在操作過程中,若發現術野下有血管,應對血管進行電凝。若患者的血管發生出血,則應以喉鉗夾閉出血的血管,同時對患者進行電凝止血。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術后的出血率、囊腫的切除率。對兩組患者均在術后進行3個月的隨訪,觀察兩組患者囊腫的復發率。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術后的出血率、囊腫的切除率、囊腫的復發率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率、囊腫切除率及囊腫復發率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率、囊腫切除率及囊腫復發率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患者相比,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的用時(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出血率[n(%)]囊腫切除率[n(%)]囊腫復發率[n(%)]研究組 78 11.53±2.61*4.48±1.29*0(0)#78(100.00)#0(0)#對照組 78 14.96±3.87 11.35±2.66 3(3.85)69(88.46)7(8.97)
患者罹患會厭囊腫雖不會對其生命構成威脅,但若其囊腫發生破裂出血,會導致其發生多種并發癥。因此,當會厭囊腫患者的囊腫體積較大時,需及時將其囊腫切除。高頻電刀是一種通電后在電極尖端產生高頻高壓電流的手術器械。高頻高壓電流產生的高溫可瞬間將囊腫組織凝固,然后將囊腫組織從正常組織上分離下來。但高頻電刀在使用的過程中,其產生的高溫會燙傷患者會厭部的正常組織,使其在術后發生疼痛,還可留下較大的術后瘢痕。在對會厭囊腫患者實施高頻電刀切除術進行治療時,由于醫生是在裸眼下進行手術操作,其難以獲得清晰、寬闊的術野且其視距過長,很難判斷患者囊腫的邊界,使暴露不佳的囊腫組織不能被完全切除或將微小的囊腫組織遺漏,導致患者的囊腫在術后的復發率較高。在對會厭囊腫患者在進行治療時使用支撐喉鏡,能夠獲得清晰、寬闊的術野,并可根據手術的需要放大視野的倍數,使囊腫組織與正常組織的邊界暴露得更為清晰[2]。對會厭囊腫患者實施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術切除患者組織的最大深度僅為0.1 mm[3],可完整地切除其囊腫組織且不損傷正常組織,可有效地降低其囊腫的復發率。二氧化碳激光的電切模式和電凝模式可隨時進行轉換,在術中若患者會厭處的創面發生出血時可迅速將二氧化碳激光模式切換至電凝模式對其出血點進行止血。對會厭囊腫患者實施支撐喉鏡下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術時,施術者術野清晰,可縮短手術的時間,并可對其患處所有的出血點進行止血,使其患處在術后不會發生出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患者。綜上所述,與用高頻電刀切除術相比,用支撐喉鏡下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術治療會厭囊腫的效果更好,可縮短手術的用時,減少患者術中的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