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堯
(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院骨科,四川 峨眉山 614200)
股骨頭壞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骨關節疾病。此病患者股骨頭的血液供應可出現障礙,使此處的骨髓成分及骨細胞死亡,使股骨頭的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導致其髖關節的功能出現障礙[1]。髓芯減壓植骨術是臨床上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常用手術。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間四川省峨眉山市中醫院收治的4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股骨頭壞死的診斷標準。本次研究排除存在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器質性疾病及精神障礙的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齡為28~60歲,平均年齡為(37.25±8.18)歲;其病程為5~15個月,平均病程為(11.01±2.35)個月;其中,雙側股骨頭壞死的患者有5例,單側股骨頭壞死的患者有35例;其股骨頭壞死國際分期法(ARCO)的分期為Ⅰ期的患者有12例,為Ⅱ期的患者有28例。
對這40例股骨頭壞死患者均進行髓芯減壓植骨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協助其取仰臥位,墊高其患側臀部。選擇患者股骨大粗隆的外側作為手術入路,切開此處的深筋膜,將其股骨遠端3~5 cm處的皮質骨面充分地暴露出來。在C型臂X線機的輔助下將直徑為2 mm的克氏針打入患者股骨頭壞死區的軟骨面下約5 mm處,沿著克氏針的方向打入直徑為10 mm的空心鉆。清除骨通道內的壞死骨質。取患者患側一塊大小適宜的髂骨,將其修剪成長條形以備用。使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沖洗骨通道,經骨通道將髂骨塊送至股骨頭壞死區,將此處填充堅實,對植入的髂骨塊進行固定。使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沖洗手術部位,用紗布對此處進行止血,并放置引流管。最后,逐層縫合手術切口。進行手術后,對這些患者進行常規的抗感染、抗血栓形成的治療,指導其臥床休息3周,指導其進行髖關節的康復訓練。
1)進行手術后,對這些患者均進行X 線檢查。根據進行X 線檢查的結果評估其手術的效果。本次研究對象手術效果的評定標準是:(1)顯效。接受手術后,患者患側股骨頭的骨密度均勻,骨小梁重建,股骨頭的壞死區未出現塌陷變形。(2)有效。接受手術后,患者患側股骨頭的骨密度較為均勻,其骨小梁的結構較為緊密,其股骨頭的壞死區有輕微塌陷的表現。(3)無效。接受手術后,患者患側股骨頭的骨密度不均,其骨小梁的結構松散,其股骨頭的壞死區有明顯塌陷的表現。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在進行手術前、手術后的2年內,分別使用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評估其髖關節的功能。該評分標準中包括疼痛、功能、畸形、關節活動度四項內容。該評分標準的滿分為100分。得分≥91分,表示患者髖關節的功能為優;得分為81~90分,表示患者髖關節的功能為良;得分為71~80分,表示患者髖關節的功能為可;得分≤70分,表示患者髖關節的功能為差。髖關節功能的優良率=(總例數-髖關節功能為差的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在手術前后這些患者Harris髖關節功能的評分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在手術前后這些患者髖關節功能的優良率、接受手術的總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手術后,在這40例患者中,手術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21例(占52.5%),為有效的患者有15例(占37.5%),為無效的患者有4例(占10.0%),其手術的總有效率為90.0%。
與接受手術前相比,接受手術后,這些患者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中的疼痛評分、畸形評分、功能評分、關節活動度評分及總評分均較高(P<0.05)。詳情見表1。
表1 這些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后其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這些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后其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的比較(分,±s)
時間 疼痛 畸形 功能 關節活動度 總評分手術前(n=40)31.15±3.26 2.28±0.54 35.22±4.73 3.66±0.64 72.34±13.25手術后(n=40)41.93±4.01 3.67±0.62 44.14±5.07 4.86±0.72 93.34±15.43t值 13.192 10.692 8.136 7.878 6.530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與接受手術前相比,接受手術后,這些患者髖關節功能的優良率較高(P<0.05)。詳情見表2。

表2 這些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后其髖關節功能優良率的比較
股骨頭壞死又叫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慢性骨關節疾病。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難度較大。股骨頭壞死主要是由血液病、風濕病、燒傷、潛水病等疾病引起的。根據患者發病的原因,臨床上將股骨頭壞死分為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和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兩種類型。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原因是患者存在酗酒史、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藥進行治療。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原因是患者罹患髖關節脫位、股骨頸骨折等髖部外傷[3]。股骨頭壞死患者可出現疼痛、關節僵硬、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等癥狀,其患側下肢可明顯縮短。
髓芯減壓植骨術是臨床上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常用手術。實施該手術可釋放此病患者股骨頭內的高壓,恢復其股骨頭的血供,為此處的股骨組織提供足夠的營養,從而促進壞死股骨頭對營養的吸收及新骨的形成,防止和糾正股骨頭塌陷。髓芯減壓植骨術具有操作簡單、患者術后恢復快、對正常組織造成的損害小、手術后并發癥少的優點,已經在骨傷科臨床上廣為應用[4]。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髓芯減壓植骨術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