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楠
(什邡市人民醫院超聲科,四川 什邡 618400)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高血壓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高血壓發病率的逐漸增高,臨床上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的數量也隨之增多[1]。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心臟的耗氧量可明顯增高,其病情若持續進展可發生心肌梗死等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可危及其生命安全[2]。臨床實踐證實,早診斷、早治療是控制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病情的發展和改善其預后的關鍵。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什邡市人民醫院超聲科收治的4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及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5例健康人。將其中4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納入觀察組,將其中45例健康人納入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國際高血壓協會制定的關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且均經臨床檢查被確診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8例,女20例,其年齡為42~80歲,平均年齡為(61.7±4.3)歲。對照組受檢者中有男27例,女18例,其年齡為42~77歲,平均年齡為(61.2±4.1)歲。兩組受檢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受檢者均進行心電圖檢查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對兩組患者進行檢查前使其保持靜息的狀態,若其做過劇烈的運動可讓其休息30 min后再接受檢查。在對兩組受檢者進行心電圖檢查時所用的儀器為12導心電圖機(美國GE MAC800)。在對兩組受檢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所用的儀器為彩色多普勒超聲儀(PHILIPS iu22),其探頭的頻率為2.5~4.0 MHz。在對患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時,指導其取左側臥位,在其檢查部位涂抹中性耦合劑,將探頭置于其胸骨左緣、第3~4肋間,測量其四心腔及大動脈的內徑,對其左心室的長軸切面進行探查,觀察其左心室的內外輪廓,并計算其左心室的收縮功能。
在對兩組受檢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對比分析其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心室射血分數、左心房內徑及E/Ea等指標。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分析其左房增大、左室肥厚、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在對患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若發現其左心房內徑>3.4 cm,可診斷其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在對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時若發現其PⅡ時間≥0.11 s,PⅡ雙峰出現的間隔時間超過0.04 s且P波寬度與P-R段的比值超過1.6可診斷其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3]。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進行心電圖檢查相比,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其病情的檢出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觀察組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與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其病情檢出率的對比[n(%)]
與對照組受檢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左心房內徑和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均更小,其左心室射血分數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受檢者的E/Ea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受檢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的比較(±s)

表2 兩組受檢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的比較(±s)
?
在臨床上,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方法主要為進行心電圖檢查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這兩種檢查方式均具有無創傷性、操作簡單等特點。對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可檢測其心臟的功能,評估其心率及發生心肌缺血的情況。對患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觀察其心臟的形態,分析其心臟結構、室壁厚度、室壁運動、心臟搏動及心臟瓣膜的功能等情況。在臨床上,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標準主要為左室肥厚及左房增大。此病患者較易發生心律失常。這可能與其血壓偏高,心臟的壓力較大及兒茶酚的水平增高有關[4-5]。此病患者在進行心電圖檢查時常可發現ST-T改變的情況,這與其易發生心律失常及心臟的供血量不足均有密切的關系[6]。研究發現,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在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其病情診斷的準確率較高[7-8]。本次研究對比分析了心電圖檢查與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此病中的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進行心電圖檢查相比,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其病情的檢出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受檢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左心房內徑和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均更小,其左心室射血分數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對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進行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準確地診斷其病情,并能準確評估其左心房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及左心室射血分數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