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新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江蘇 徐州 221000)
顱腦損傷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該病患者常伴有顱骨骨折和神經損傷的情況[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去骨瓣減壓術對急性期的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治療。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再對其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以修補其缺損的顱骨。臨床研究表明,在對此類患者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過程中,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能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手術的效果。在本文中,筆者主要研究對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50例顱腦損傷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CT檢查或MRI檢查得到確診,均接受過去骨瓣減壓術。其中,排除處于昏迷狀態及病歷資料缺失的患者。將這50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在乙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13例和12例;其年齡為23~60歲,平均年齡為(40.12±3.89)歲;其上次進行去骨瓣減壓術至本次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時間為22~70 d,平均時間為(53.12±2.43)d;其中,有中度顱腦損傷患者18例,有重度顱腦損傷患者7例。在甲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有14例和11例;其年齡為24~61歲,平均年齡為(40.65±3.20)歲;其上次進行去骨瓣減壓術至本次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時間為20~71 d,平均時間為(54.26±2.57)d;其中,有中度顱腦損傷患者19例,有重度顱腦損傷患者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在此期間,對甲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1)進行心理護理。在手術前,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告知其手術的相關知識,評估其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其安慰和鼓勵。告知患者與進行去骨瓣減壓術相比,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安全性更高,且手術的過程更簡單,從而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2]。(2)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術前,對患者顱骨的張力進行評估。若其顱骨的張力過大,應及時協助醫生進行處理。術前1 d,將患者顱骨缺損部位周圍的頭發剔除,在剃頭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其頭皮。若患者術前的血壓偏高,應遵醫囑對其進行降壓治療,待其血壓恢復正常后再對其進行手術。囑患者于術前12 h禁食,于術前8 h禁飲。2)術后護理。(1)進行體位護理。術后,在患者未清醒時,使其保持去枕平臥位,將其頭部偏向一側,并及時清理其呼吸道的分泌物,以防其發生誤吸。待患者清醒后,將其床頭抬高30°,以利于其引流和呼吸。(2)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術后24 h內,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每隔2 h檢測1次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頻率和血氧飽和度,每隔4 h測量1次體溫,同時注意觀察其液體的出入量。(3)進行引流護理。術后,將引流管和引流袋固定好,避免引流管發生扭曲和彎折。告知患者在翻身及下床活動時注意保護引流管。觀察和記錄患者引流液的量、顏色和性狀等,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通知醫生[3]。(4)進行疼痛護理。在對患者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后,顱骨修補材料可能會對其頭皮產生刺激,使其出現頭皮疼痛的癥狀,從而易導致其顱內壓升高,影響其術后康復。因此,在患者出現頭皮疼痛的癥狀時,護理人員應耐心向其講解疼痛的發生機制及緩解辦法,采用按摩法、肌肉訓練法等幫助其緩解疼痛。對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的患者,應遵醫囑為其應用鎮痛藥物。對乙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和飲食指導,并協助其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術后,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用藥護理及環境護理等。
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價兩組患者術后神經功能缺損的嚴重程度,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癥狀的嚴重程度,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癥狀越嚴重。采用自制的《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此量表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質生活四項評分指標,每項指標的滿分均為10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佳。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總滿意率=(比較滿意例數+滿意例數+十分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甲組患者的NIHSS評分和疼痛評分均低于乙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的NIHSS評分與疼痛評分(分,±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的NIHSS評分與疼痛評分(分,±s)
?
術后,甲組患者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質生活的評分均高于乙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評分(分,±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評分(分,±s)
?
甲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乙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
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去骨瓣減壓術對急性期的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治療。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再對其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以修補其缺損的顱骨。臨床研究表明,多數顱腦損傷患者在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前,會由于擔心修補的效果及手術的安全性而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可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以減輕其心理壓力,改善其不良情緒。優質護理是近年來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護理模式。在文本中,筆者對25例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進行顱骨缺損修補術的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能顯著減輕其神經功能缺損的程度,緩解其術后的疼痛感,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