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6)
壓力蒸汽滅菌是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使用最為廣泛、最安全有效的滅菌方法,對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具有重要的意義[1]。由于壓力蒸汽滅菌的質量受蒸汽溫度、壓力及滅菌器械等因素的影響,故加強對滅菌效果的生物監測十分必要。對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的原理為:利用微生物芽孢的死亡情況評估滅菌是否成功。監測結果中只要出現1個以上的陽性生物指示劑,就說明滅菌不達標。該監測方法可避免進行無菌檢查時存在的隨機概率問題,故用該方法對滅菌效果進行判定更為準確和可靠[2]。不過,進行生物監測的效果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甚至可發生監測失敗。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通過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300例次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的情況,總結導致生物監測失敗的原因,然后在后續的工作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以期降低生物監測的失敗率。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的情況。在此期間,該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擁有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23臺、快速型自含式生物指示菌管若干、干、濕性培養箱及快讀閱讀器若干。
在實施本次研究期間,在每日的清晨,對空鍋 B-D測試合格的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滅菌情況進行生物監測。按照上中-中中-下中-下前-下后的要求在滅菌器內放置測試包。放置完畢后,將滅菌器的參數設置為:溫度為132℃、壓力為205 kPa、滅菌時間為10 min。在監測結束后,取出測試包,將其中的干/濕生物指示劑管放置在56℃的紫色培養基中培養48 h,然后觀察培養的結果。在48 h后,培養基的顏色若未發生改變,表示滅菌器內無細菌生長,即監測結果為合格。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300例次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生物監測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其中生物監測失敗的例次,總結導致生物監測失敗的原因,然后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對生物監測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在此期間,共抽選對288例次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的樣本)。觀察對生物監測工作進行改進前后該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失敗率的變化情況。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300例次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的結果顯示,有33例次生物監測失敗。其失敗的原因從主到次依次為人為因素、設備因素和材料因素。詳見表1。

表1 導致該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失敗的原因
在對生物監測工作進行改進后,該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由人為因素、設備因素和材料因素導致的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的失敗率從改進前的5.67%、2.67%、2.00%分別降至1.39%、0.00%、0.35%,P<0.05。詳見表2。

表2 對生物監測工作進行改進前后該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失敗率的對比 [n(%)]
進行生物監測是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評價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的金標準。不過,這一監測過程可受到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干擾,從而降低監測結果的合格率。因此,對影響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生物監測過程的可控性因素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對該項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對于保障生物監測結果的合格率具有重要的意義。以往的研究報道認為,在進行壓力蒸汽滅菌的過程中,蒸汽壓力與溫度的匹配性是確保滅菌合格的基本條件。不過,隨著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改良,其性能及自動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單純的設備因素對滅菌效果的影響已越來越低[3]。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人為因素、設備因素和材料因素是導致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生物監測失敗的主要原因。這一研究結果證實,目前導致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效果進行生物監測失敗的原因已發生改變。
通過進行本次研究可知:1)人為因素是導致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效果進行生物監測失敗的首位原因(占51.52%)。其中,消毒工作人員裝載測試包不規范占人為因素的首位。這是因為,在滅菌器中裝載滿負荷的測試包會影響蒸汽穿透及冷空氣的排出,使測試包內進入大量的水分,形成冷凝水,從而導致滅菌失敗。消毒供應中心自制的測試包不規范也是導致生物監測失敗重要的人為因素。這是因為,自制的布質測試包可能不符合生物監測的要求。在使用該布質包后未及時進行清洗也會影響蒸汽的穿透。因此,目前消毒供應中心普遍使用一次性的測試包,以免影響生物監測的結果。另外,生物指示劑擺放不規范、生物指示劑的內、外管被夾破都會使培養基干燥,導致生物監測的結果失敗。2)設備因素是導致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失敗的第二位原因(占24.24%)。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滅菌器的性能出現異常,表現為滅菌器的使用超限、排水閥不暢、密封圈或氣動閥受損等。這些問題都會影響蒸汽的質量和氣源供應的穩定性,故必須定期對滅菌器進行檢修。3)材料因素也是導致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失敗的重要原因(占18.18%)。其中,以生物指示劑失效最為多見。在進行滅菌前,生物指示劑若發生了細菌繁殖,其顏色會變成黃色,即使經過滅菌處理,其顏色也無法恢復到原來的紫色,這無疑會加大滅菌結果為假陽性的可能。因此,在進行滅菌前,必須對生物指示劑的顏色進行認真的查對。另外,生物指示劑的含菌量超標可導致指示菌的抗力過強,從而導致用正常的滅菌程序無法殺滅芽孢。
通過對農村土地流轉優先權的社會建構過程的解析,讓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鄉村社會的地權邏輯和實踐規則,由此可更好地把握農村土地流轉以及農業轉型的社會機制及具體可能性。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于明確和穩定農村土地權屬關系,為推動和擴大農村土地流轉創造更加有利的制度條件。然而,農村土地流轉優先權的建構實踐給我們一種啟示:農村土地流轉所面臨的問題不只是產權問題,而且還面臨著伴隨土地流轉而產生的生產經營方式的變化如何與地方性社會進行整合和融合問題,實際上也就是新時代鄉村社會的產業如何更加協調、更加順利地整合這一大問題。
筆者認為,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應的工作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以降低對壓力蒸汽滅菌效果進行生物監測的失敗率:1)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應規范化操作滅菌器、裝載測試包、洗手、放置生物指示劑(將生物指示劑與化學指示劑分開放置),嚴格控制人為因素對生物監測結果的影響。2)消毒供應中心應按照滅菌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和保養,尤其是對配件進行檢修。3)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在使用生物指示劑前,必須嚴格查對指示劑的顏色,確保其合格。另外,在進行生物監測的過程中,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操作流程,加強對監測過程的控制,以降低生物監測結果的失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