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紅



【摘要】會計報表分析所提供的經濟咨訊,為報表相關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幫助。本文首先介紹了常規的報表分析方法,接著討論了報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關鍵詞】會計報表分析 方法 問題
一、會計報表分析的方法
會計報表分析。就是充分發揮報表上各項數據資料的作用,對數據資料做進一步加工而得出綜合信息的過程,是企業利益相關者評估現在和預測未來的基本做法。報表分析師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以有利于決策的形式向使用者報告財務信息。但是,財務報表并沒有自帶用戶指南,報表中的一行行數字,對于不了解報表的人來說。可能就只是數據;而對于熟悉白報表的人就不一樣了,通過各項數據的對比、計算、分析。可以得出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下面來談談報表分析常用方法之一,比率分析法及常用比率。
(一)財務比率指標的分類
比率分析法就是利用報表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數據的某種關聯關系,更多的時候比率只是一個數字除以另一個數字,汁算出一系列的比值,用來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財務比率通常分為以下幾類:①短期償債能力或流動性;②長期償債能力或杠桿比率;③資產營運能力;④盈利以及成長能力等。
(二)財務比率指標分析
因為報表中有很多數字,而比率只是數據與數據比較,那么可以考察的比率就有很多。每個人在分析時可能會各有所好。下面。來看看一些典型的財務分析比率。
1.流動性指標。又稱短期償債能力指標,能夠提供關于企業資產流動性的信息,是債權人,特別是短期債權人尤其感興趣的指標。
從上表中可以得出,H公司的流動比率呈現上升趨勢,一般認為流動比率在2上下相對較合理,但是具體分析時要結合H公司所在行業整體情況分析,和行業的平均值相比,判斷是偏高還是偏低。H公司的速動比率同樣呈上升趨勢,也就是說,H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還是在不斷提升的,財務風險在降低。同時看到H公司的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相比下降的幅度較大,這說明H公司流動資產里存貨較多。H公司的現金比率還是比較高的,這是由于其擁有大量的貨幣資金。因此其有充足的現金來清償債務,現金償債能力強。一個非常短期的債權人會對現金比率非常感興趣。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旨在揭示企業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償還債務的能力,有時也叫財務杠桿比率。
如上表所示,從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來看,該公司近三年的資產負債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但是負債率的趨勢也出現了逐年下降,說明公司注意到了這一點,資產負債率高,償債壓力大。財務風險高,公司在資本結構上進行了改善,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結合資產負債率可知企業的產權比例逐漸出現下降,也都是都保持在l以上,兩個比率同樣說明企業財務杠桿較大。
3.營運能力有時候也叫資產周轉能力比率。它們旨在描述企業如何高效率、集中地利用資產創造收入。
H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近三年的總體趨勢是下降的,但是周轉次數還是很大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告訴我們企業能夠多快地收回銷售收入,該比率越大,平均收賬期越短。H公司該比率高,因為該公司的現銷收入很大,賒銷賬款不多,導致H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很大。2014年至2016年H公司存貨周轉處于上升狀態。說明存貨的周轉速度加快了。企業的變現能力有所提高。存貨周轉率告訴我們企業存貨銷售地有多快。但是,從整體上來說,H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是偏低的。存貨總量大,因此H公司的存貨管理能力,仍需要進一步提升。2014年-2016年,H公司的流動資產周轉率,與標準值1相比還是比較高的,表明H公司對流動資產的管理效率還是較好的。流動資產周轉率,主要受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兩個指標影響。這兩年H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㈩現了下降的態勢,主要是因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資產的不斷增多。資產管理能力不足。導致不斷增加的總資產。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4.盈利能力分析指標
根據表中的數據,分析可知FI公司近三年的銷售凈利率,一直在15%上下波動。說明H公司主營業務的獲利水平比較平穩。資產凈利率、權益凈利率三年指標數據顯示是下降趨勢,一方面是因要注意是否是由于H公司的凈利潤連年下降到所導致的。綜上所述,H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具體要結合該公司所在行業面臨的競爭激烈程度,H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情況來分析。也有可能是H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份額。需要支付更多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導致近期利潤有所下降。
(三)比率分析的注意點
在以上部分,僅僅就償債、盈利、資產營運方面談了相關常用財務比率。作為一名財務分析人員,可能隨時要自行決定如何計算比率,將比率作為一個分析工具,就需要周密地記錄每個數字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如果將某個企業的比率和其他企業的進行比較時,還要知道對方那些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二、會計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運用比率分析時,很多時候要參照同行業的數據,這里的同業分析只有在企業完全從事同樣的業務、該產業只有一種經營方式時,效果才是最好的。但是當今社會,很多大型企業都是集團形式,擁有或多或少的非相關產業,這種企業集團的合并報表不符合任何一種簡單的產業分類。同時,全球化和跨國競爭的發展,同一行業的主要競爭者,可能分布在世界各地。各國會計政策的差異使得很難比較跨國界的財務報表。同樣,縱向比較基準也很困難,新舊會計準則的改變,企業在具體處理經濟業務時采用的處理方法也要跟著變。同時,報表項目數據還受特別事件或一次性項目的影響。比如產業政策、政府補貼、非同尋常或突發事件,可能會影響財務績效,例如出售資產帶來的一次性利得,在比較企業時,這些情況可能會帶來誤導信號。
參考文獻:
[1]陳若晴,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及其改進[J].財會月刊,2016,(3).
[2]王志輝,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研究[J].房地產導刊,2013,(15).
[3]房靜,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