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虹
非洲豬瘟是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以高熱、網狀內皮系統出血和高死亡率為特征,可在短時間內造成豬100%死亡。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目前國際上對非洲豬瘟尚無有效防治手段,亦未研制出有效的預防疫苗。因該病未傳入我國,所以防范非洲豬瘟任務十分重要和緊迫。筆者近年來親自參與此病的防控工作,略有體會。現將該病如何防范加以總結,提供同仁參考。
1高度重視,常抓不懈
我國雖未發生非洲豬瘟,但俄羅斯的非洲豬瘟疫情呈現向東部快速蔓延趨勢,當前防范非洲豬瘟重大動物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各級政府和獸醫主管部門應當高度重視防范非洲豬瘟重大動物疫情,由各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和指揮突發疫情的應急工作,定期進行應急突發事件演練,召開防控專題工作會議。各部門按照各自工作職責明確分工,切實把防范工作落到實處,做好應對非洲豬瘟傳入的各種可能。
2加強巡查,嚴防不待
邊境市縣畜牧獸醫局成立邊境地區動物防疫巡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動物防疫巡查工作的組織、檢查、督導。對距離邊境線5公里和30公里范圍內所轄的村屯畜禽養殖情況進行徹底調查統計,按要求填寫調查問卷和調查表格,及時掌握邊境地區動物養殖、免疫、流通、屠宰等各環節,特別邊境沿線附近鄉(鎮)村屯、野生動物頻繁出沒地區等重點區域的風險因素變化,實施科學的預警預報,確保做到“早發現、快報告、嚴處置”。
3構筑免疫隔離帶
搞好免疫是做好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免疫密度是防止疫情發生最有效的保證。開展動物防疫工作要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行動,逐頭注射、逐戶排查、逐村推進,不留死角,按照建立邊境強制免疫保護帶的要求,距離邊境線30公里范圍內的鄉鎮村屯,要再加強一次疫苗的免疫注射,構筑起堅固的防疫屏障。
4強化督導檢查
選派業務素質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成立重大動物疫病區域督導小組,負責動物防疫工作的監督檢查,采取會戰期間蹲點,平時隨機抽檢的督導方式,真正深入到基層,重點檢查指導非洲豬瘟防范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同時,公布防疫監督舉報電話,落實專人,24小時接聽群眾舉報,對舉報情況及時派人到現場調查核實,將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
5加強疫情監測
采取“日常監測兼顧全面、集中監測突出重點”的原則,進行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豬瘟等免疫抗體檢測工作,準確掌握免疫狀況,為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據。非洲豬瘟監測采用現場調查和采樣檢測相結合的方法,全年開展兩次流行病學調查及采樣送檢,按時完成流調和送檢任務,發現可疑病例,按照防治技術規范和應急預案進行報告。
6加強聯防聯控,形成防控合力
加強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強化聯防聯控,保持信息溝通,及時掌握國內外動物疫情信息,加強口岸、非口岸通道管理,組織聯防巡查,加大查驗、檢疫和消毒力度。嚴厲打擊動物及其產品走私活動,嚴禁進口非洲豬瘟疫情國家和地區的豬、野豬及相關產品,堅決防止境外疫情傳入。
7加大宣傳,群防群控
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張貼標語、發放宣傳單、科技趕場等多種形勢,廣泛宣傳非洲豬瘟防范知識和防控政策,積極倡導距邊境3公里以內范圍限制飼養畜禽、距邊境3-5公里以內全封閉飼養畜禽,盡量避免野生動物與家養動物的接觸,要嚴格防止野生動物越境,對越境動物實施驅逐,降低易感動物感染幾率。增強進出境旅客和相關從業人員的防范意識,營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