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永



摘要:近年來,蓬萊市養羊業發展迅速,規模逐漸增大,但同時也造成了疾病發生幾率的提高,針對于此筆者對蓬萊市部分地區的羊衣原體流行情況進行了調查,以期掌握該病在本地區的流行狀況及分布特點。
關鍵詞:蓬萊;羊衣原體;血清學調查
近年來,蓬萊市養羊業發展較為迅速,但羊病發生幾率也逐年提高,為了初步掌握蓬萊市羊衣原體病流行情況及分布特點,以期對該病采取積極防控措施,筆者于2017年4-8月對蓬萊市部分地區羊衣原體流行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
1材料與方法
1.1樣品來源
筆者于2017年4-8月從蓬萊市轄區的4個鎮共14家羊場采集羊血液樣品共263份,所有被調查羊場均未進行羊衣原體疫苗免疫接種,將血液樣品靜置5h左右,收集上清液于1.5mL滅菌的離心管,逐一標記樣品詳細信息后保存于4℃,待檢備用。
1.2試劑與檢測方法
羊衣原體正向間接血凝檢測試劑盒購買于蘭州獸醫研究所,試驗操作步驟和結果判定標準嚴格按照試劑盒所提供說明書進行操作和判定。
2調查結果
2.1不同地區羊衣原體流行情況調查結果
此次研究在蓬萊市4個鄉鎮共調查14個羊場,其中陽性羊場6個,場陽性率為42.85%,其中B地區場陽性率最高,為66.7%,C地區最低,為25.0%;被檢測的263份羊血清中有17份檢測為衣原體抗體陽性,平均陽性率為6.46%,其中B地區羊衣原體陽性率最高,為10.0%,而D地區最低,為3.61%。具體結果詳見表1。
2.2不同年齡階段羊衣原體流行情況調查結果
本次研究調查的血清樣品涉及1歲以下、1~2歲、2~3歲、3歲以上4個不同年齡階段羊群,可以充分顯示被調查地區羊衣原體流行情況。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1歲以下羊群衣原體陽性率最低,為3.85%,而3歲以上羊群陽性率最高,為12.50%,說明羊群衣原體陽性率與其年齡可能有關。
2.3不同臨床狀態母羊衣原體流行情況調查結果
通過向養殖戶咨詢被調查羊群的基本情況,發現有54只被調查母山羊曾經有流產或死胎的經歷,而62只母山羊分娩時未出現繁殖障礙。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有流產或死胎經歷的羊群衣原體陽性率為20.37%,而分娩時出現繁殖障礙羊群的陽性率為4.83%。
3分析與討論
本次研究通過對蓬萊市部分地區具有代表性的14個羊場進行羊支原體流行情況調查,共檢測263份血清,結果發現有6個為陽性羊場,陽性率為42.85%; 17份血清檢測為支原體抗體陽性,平均陽性率為6.46%,說明羊支原體病在蓬萊市分布較為廣泛,且流行情況嚴重。該調查結果低于高進勇等對信陽市部分地區羊衣原體病檢測結果(12.5%),與羅意等對貴州地區的調查結果相似,說明羊支原體流行情況具有一定的地區差異性。通過分析不同年齡階段羊群衣原體流行情況,結果發現羊群衣原體陽性率與其年齡可能有關,而且羊感染衣原體的幾率與其暴露在該病原體的時間也有關,與來景輝等調查結果一致。此外,調查結果顯示衣原體病與母羊發生流產、死胎等繁殖障礙性疾病有顯著關系,有流產和死胎經歷的母羊衣原體陽性率(20.73%)比無繁殖障礙經歷的母羊(4.83%)高,因此,若母羊出現流產或死胎等臨床癥狀,養殖戶應該考慮病羊是否感染衣原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