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保忠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市場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金融業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金融業務不斷創新擴展。其中個人貸款業務也隨之如火如茶的得以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但是,隨著貸款業務的迅速壯大,隨之而然的產生了一些突出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當前商業銀行個人貸款的現狀,分析了個人貸款業務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個人貸款 問題 對策
一、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現狀
近年來,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呈快速發展態勢,人行數據顯示,13年末全國個人貸款余額19.86萬億,近三年累計新增13.51萬億,累計增幅68.03%。其增長速度遠高于其他信貸業務。尤其是2016年度,當年全國個人貸款新增占全部貸款新增的50.04%,其發展態勢不容忽視。基于上述情況,各商業銀行高度重視個人貸款業務。
(一)個人經營貸款
隨著我國私人經濟的蓬勃發展,大量創立個私企業,融資需求不斷提升,尤其在中國沿海地帶,個人經營貸款在幫助借款人生產經營中起著重要作用。該類貸款業務借款主體為個人,比企業公司類貸款手續簡便、擔保方式靈活、發放速度快,因此受到市場普遍歡迎。并且由于該類貸款一般較基準利率上浮20%~50%,銀行貸款收益率較高,促使各家銀行迅速擴大貸款規模。
(二)個人消費貸款
個人消費貸款是銀行向個人發放的用于個人及家庭消費的貸款,涉及個人生活各方而的消費融資需求。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了解和選擇信貸消費。同時,該類貸款金額雖小、期限不長,但數量龐大.放貸成本低廉.也給銀行帶來了聚沙成塔的可觀效益。
(三)個人住房貸款個人住房貸款是銀行向個人發放用于購買個人商品房的貸款十多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高速發展,旺盛的市場需求推動房價不斷攀升,使購房者承受的經濟壓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選擇貸款買房.促使銀行住房貸款業務發展迅猛。
二、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問題
(一)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國至今尚未建立有關規范個人活動的法律規范,包括保護銀行債權的法規等沒有健全的規范。沒有對失去個人信用、個人貸款違約等情況進行約束。個人貸款業務的貸款期限也是不同的。客戶身份復雜,不確定因素多。一些銀行的風險控制力比較差,很容易造成一些借款人利用法律和銀行的漏洞進行欺詐。此外,商業銀行對抵押物進行處理和拍賣也存在困難,在處置個人抵押財產方面沒有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市場保障。我國消費品二級市場起步較晚,正處于初創階段,交易秩序混亂,交易法規也欠缺,各種手續十分繁瑣,變現成本難度較大。導致銀行難以將抵押物變現。
(二)個人信用體系不健全
對于目前人民銀行已經建立的個人征信系統,雖然通過幾年的發展。系統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系統內所體現的個人綜合信息仍有部分錯誤或更新比較慢等情況。加上對個人貸款市場的競爭使銀行之間缺乏溝通,從而使得個人的信用信息披露不夠,信用信息資源無法共享。另外,很多銀行出具的“非惡意拖欠還款證明”字樣的證明個人信用報告中的信息是否屬實也很難知曉,因此很難正確掌握個人相關信用信息,對于個人貸款業務的開展有了抑制作用。也并非信息的不對稱又可能致使借款人將貸款惡意挪用,用于經營或投機活動,經營失敗導致貸款償還出現問題。比如,一部分借款人在銀行申請個人貸款后并非真正意義的區投資或消費。而是去購買基金或股票。這樣的投機行為是非常不可取得。
(三)對個人貸款業務重視不夠
部分商業銀行領導和客戶經理還沒有清醒地認識到辦好個人貸款業務對我行綜合業務發展所起的重要帶動作用,片面地認為個人貸款客戶散、金額小、勞動強度大、管理難度大、經營成本高,考核權重分數占比小。獎少罰多、做得多錯得多等等。沒有認識到個人貸款業務的綜合效應,缺少業務發展的前瞻性、大局觀,錯失發展良機,個人貸款業務存量和增量都落后于當地金融同業。
三、商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問題對策
(一)不斷完善個人貸款制度
簡單說就是從客戶角度出發,根據個人貸款業務發展的營銷理念和客戶所需。商業銀行開展比較便利的個人貸款,解決貸款難、程序復雜、手續費高等諸多問題。
個人貸款是經濟資本低、風險也較低、收益穩定且期限較長、綜合效益明顯的業務品種,已成為當今各家商業銀行激烈競爭的對象。因此,各行必須統一思想認識,轉變經營理念,改變過去那種大就是好的錯誤思想,要與時俱進,抓大不放小。把加快個人貸款業務有效健康發展作為我們調整優化信貸結構、轉變業務增長方式的一種重要手段。各行在加大個人貸款營銷與投放的同時,必須加強管理,規范操作,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確保我行個人貸款業務既快又好地發展。
(二)不斷豐富個人貸款產品
商業銀行也可在央行的相關制度要求下建立和豐富適合我國地區發展的個人貸款種類,如開展相關創業、出國留學、外出打丁的相關貸款產品,促進貸款業務的全面發展。國內外經驗表明,個人貸款品種多樣化,有利于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環境的改善,增強個人貸款發放的連續性。為此,應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形式,大力發展個人貸款新品種,使金融機構個人貸款業務更加豐富,更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這將成為我國金融機構發展個人貸款業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提高貸款認識。促進可持續發展
實現個人貸款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是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重要原則,要想實現這三項原則,必須加強個人貸款管理。銀行發放個人貸款,必須以貸款能夠安全收回為前提,貸款風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貸款的安全,貸款的風險越高,安全性就越低;反之。貸款的風險越低。安全性則越高。所以,為提高個人貸款的安全性,就必須加強管理,特別是貸款的風險管理,努力降低個人貸款的風險。流動性是銀行發放貸款的又一重要原則。為使信貸資金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合理配置信貸資金,加強貸款管理。保障信貸資金按期流回銀行,以滿足客戶及時提取存款和發放必要貸款的需要。個人貸款資金是銀行信貸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個人貸款在銀行貸款總額中占比一般都在35%以上,我國現階段個人貸款占銀行信貸資金的比重雖然不大,但隨著此項業務不斷發展,占比將會越來越大。
參考文獻:
[1]蔣心盈.林慧,商業銀行個人信貸業務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7.
[2]李淑紅,我國個人住房貸款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森林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