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山東青島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峰會多項活動,上合組織各成員國、觀察員國領導人和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相聚青島,共商推進上合組織建設與區域發展合作的新藍圖。
上海合作組織是迄今唯一在中國成立、以中國城市命名、總部設在中國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從上海出發,上合組織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成為人口最多、幅員最廣、具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區域組織。習近平主席指出,17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全面推進各領域合作,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樹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典范。今年的青島峰會是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后召開的首次峰會,我們相信,此次峰會必將引領上合組織著眼新時代,形成新共識,制定新舉措,繪制新藍圖,實現新發展。
千帆過盡,不忘初心。回首上合組織不平凡的17年歷程,一系列凝結著各成員國和上合組織精神與智慧的思想、傳統、規則和舉措,為全世界提供共建新型國際關系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范本。
高舉弘揚“上海精神”旗幟,引領組織成員合作共贏是上合組織取得成功的首要條件。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核心內涵的上海精神,是超越冷戰思維的創新理念,是組織前身“上海五國”機制各成員合作經驗的結晶。為上合組織多邊合作提供了有效的行動指南。“上海精神”深刻體現了以增加戰略互信為基礎的新安全觀,謀求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續安全;深刻體現了以謀求共同發展為目標的新發展觀,強調互利共贏,共創合作機遇;深刻體現了以堅持平等協商為核心的新合作觀,切實貫徹大小國家主權平等、協商一致、求同存異;深刻體現了以尊重文化多樣為特征的新文明觀,探索出一條多種古老文明、不同制度模式國家,尊重文明多樣,推動文明交流、文明互鑒、文明共存的“上合道路”。
堅持貫徹互利共贏理念,務實推進各國發展合作是上合組織取得成功的關鍵法寶。在組織成立后的第一個十年,上合組織經受住了歷史考驗,在安全、經濟、人文三個重點領域的合作成績斐然。進入第二個十年,上合合作的廣度、深度繼續擴大,發展戰略對接有了新起色,實現了歷史性的成員擴大。作為上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及最大經濟體,中國為上合組織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一項項務實倡議促進各國共同做大發展蛋糕,共享發展帶來美好果實。2013年至2017年,中國從上合組織成員國進口商品累計超過3400億美元。令人振奮的經濟數據,充分折射出上合組織日益走深走實的發展合作。展望未來,擁抱共建“一帶一路”、推進互聯互通的上合組織,必將注入更多區域合作新動力,充實更多組織合作新內涵,書寫共同繁榮發展的新篇章。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上合組織國家地跨兩洲,匯聚多種文明,發展道路和治理模式也不盡相同。2017年,上合組織首次實現擴員,新的機遇也意味著新的挑戰。面對當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冷戰思維回潮的種種國際關系“逆流”,上合組織中的各個國家堅持以“上海精神”為引領,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對話協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共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凝聚成為一個緊密團結的上合“大家庭”,必能將擴員后形成的巨大勢能轉化為促進合作的新興動能,必能共同為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上合貢獻”,必能繼續鑄就國際合作中的不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