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英
[摘 要]伴隨著國家振興鄉村經濟的策略,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和選擇。且發展農村電商市場是解決“三農”問題和促進傳統農村轉型升級、拉動經濟等的有效手段,電子商務進入農村對于YN省的發展既是一個機遇,又是一個挑戰,文章將從農村電子商務入手,分析現階段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提出有效的建議,促進YN農村電子商務向規范化、規?;?、多樣化、城鄉一體化、全面化發展。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三農”;物流運輸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88
電子商務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效益不言而喻,它促進了就業,帶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隨著城市電商市場的飽和,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將迎來一次新的騰飛。據統計,2015年,我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達3530億元,2016年農村電商市場規模達4823億元,同比增長36.6%,2017年農村電商市場規模達6000多億元,同比增長20.7%,預計2018年將達到8000億元。農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吸引著電商進入這個全新的市場,農村電子商務亟待發展。
YN省地處中國地圖板塊的西南,毗鄰多個國家,工業以及經濟較為落后,環境污染程度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良好成為YN省的一張名片,大力促進電子商務在YN農村的發展,拉動農民收入的同時,縮小城鄉差距,對解決“三農”問題、促進YN省和諧穩定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農村電子商務的概述
(1)農村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指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核心的活動。電子商務的實質是商務活動,指與商品有關的所有活動,產品運輸、營銷、售后等的活動。電子商務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其主要特點是信息化、虛擬性、低成本與高效率。電子商務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一開始走的是城市路線,隨著城市市場的飽和,大眾的焦點已經逐漸轉向了農村電子商務市場,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基礎是城市電子商務,但是農村電子商務對象是農村市場,是商品入鄉和農場品入城雙向流通的。
(2)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①A2A模式(agent to agent)。A2A,是“agent to agent”的簡寫形式,A2A是指電子商務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通過代理人來參與電子商務過程。應用這種模式的比較出名的有“蘭田模式”和“婁底網上合作社模式”。
②A2C模式(agent to consumer)。A2C是指在電子商務市場中,生產者或者銷售者通過代理人與消費者之間產生營銷關系的一種電子商務模式。為當地農戶和合作社找到銷售渠道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了代理收入。這些網絡經銷商,就是A2C模式中的代理人(agent)。
③C2C模式(consumer to consumer)。C2C,即consumer to consumer,是指個人賣家與個人買家之間直接通過平臺進行交易的電子商務模式。這種電子商務模式并非農村電子商務的特色,在電子商務領域非常流行??梢哉f,目前的C2C電子商務非常繁榮。然而涉農C2C的起步卻很晚,直到2011年才開始發展起來。在農業C2C中,經常提及的是樓家蜜蜂園和沙集鎮模式。
2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義
(1)解決“三農”問題。
農村電子商務的應用對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意義重大。以馬云帶領的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網站都在加大農業互聯網的布局,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的全面發展。農產品網商和淘寶村的出現,不僅提高了農民收入,而且吸引了大批大學生返鄉創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例如,YN省BC縣在阿里巴巴的“千縣萬村”農村電子商務試點項目中成為成功典型,開業首日,BC縣6個村級服務站共實現交易單數727單,交易金額達18.27萬元,創全國村淘寶店當日交易量之最,成為農村發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電子商務平臺使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交流,交易環節減少,市場需求信息透明程度提高,增強了農業生產者的自我銷售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
(2)促進傳統農業的發展。
傳統農業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產出,而不是追求最大化利潤。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的農業發展落后,科技水平不發達,農業產量低,中國在21世紀,技術發展起來了,但是我們的農業還是落后,還是傳統農業模式,農民有了生產量,但是不能有效地掌握市場的需求,生產者和消費者供需信息不對稱,經常出現大量農場品滯銷的情況,產品賤賣、農民收入微薄、農村人外出、土地荒蕪、生鮮大量進口、價格高昂等一系列的問題。農村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夠簡化供應鏈,簡化銷售中間環節,降低了運輸成本,讓農產品利潤最大化,給農村經濟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靠攏。
(3)加快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速度。
農村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物流交通的不斷改善,農村電商為農村經濟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拓寬了農戶的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農民收入水平有效提高,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拉動農村就業和創業,實現電商扶貧,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我國新農村的建設。
降低風險,降低成本交易,增加收入。大多數的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并不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多的是根據一種習慣性來進行生產,或者是根據了解到的片面的信息來確定生產的數量、類型,信息的不完全性、時效性等特征造成市場需求與生產者的不對等,造成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使得農民承擔極大的風險。
完善流通系統,流通體系的建設是影響流通成本和效益的主要因素。在我國,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是依靠傳統的渠道方式即基層銷售商戶進行銷售,這種營銷渠道的方式,成本高、損耗大、信息化程度較低,果賤傷農、菜賤傷農、賣難買貴等現象時有發生。農村電子商務的建立,有效地銜接了生產與消費、產銷一體化的多樣模式,減少了物流的環節,有效地集中,降低成本,解決了“個體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題,改善我國農產品渠道暢通。
城鎮因交通、通信便利,城鎮和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差距越來越明顯,加快農村通信設施的建設,農村互聯網普及加快。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出打工人員和大學生回鄉創業,促進了農村人才回流發展和農村經濟,推動新農村的建設。
3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在農村得到了大力發展,國家政策的扶持、大型電子商務企業進入農村,農村經濟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緩解。
農村電子商務呈現出一幅空前的欣欣向榮的畫面,政策方面的支持,電商企業的融資以及投入,農村想要擺脫貧困的需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的普及,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統計,2017年上半年我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達4000億元,由此可以看出,農村網絡的普及率持續提高,網絡設施建設逐漸增多,農村通信良好。而且縣級電商服務中心、鄉鎮服務中心、村級服務中心點建成數量越來越多,促使農村消費多樣化。
農業生產得到極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整合農業資源,進行規模化生產,產、供、銷趨于一體化,銷售渠道擴大,一定程度上“三農”問題得到緩解。同時農村經濟得到空前發展,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也帶動了一大批大學生人才返鄉就業、創業。
但是電子商務進入農村市場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畢竟農村電子商務網發展時間較短,許多方面還需要自己建造。現在農村電子商務是一個發展不平衡、體系不健全、法律法規不明確、具有巨大潛力的全新市場。整個中國的農村電子商務仍舊還需要繼續擴大發展。
4 YN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建議
(1)建立健全YN省物流系統。
YN要發展高原特色農場品,面臨的挑戰將更加艱巨。YN的農產品以高原特色農產品為主,其中大多數為生鮮類產品,這些產品具有共同的特征:水分多、易腐爛、易耗損,所以對這些農產品的儲存、包裝、要求都非常高,尤其在物流運輸上,要求比普通的商品快,不然到達消費者手中就不能表現出商品的優勢了。然而,YN省地處偏遠,山高地遠,高原氣候,地勢復雜,特別是農村盤山公路較多,交通相對于平原地區比較落后,大大降低了物流的效率。政府要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縮短城鄉之間的距離,同時引進大型電商企業,招商引資,借鑒其成功經驗,同步發展,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小農戶發展。
(2)完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對農村電商應用的意識。
YN省經濟較落后,基礎設施不完善,許多地區信息傳播不及時,鄉鎮網絡傳輸線路不暢,信息傳輸不流暢,農民能掌握的有效信息有限,對現代辦公技術,網絡技術的掌握、利用、學習比較慢,使得電子商務的能力下降。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確保農村信息通信設施建設,要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連接到縣、鄉、村、各種農業企業和農民家庭,積極培訓和通過各類媒體、媒介宣傳農村電子商務的應用技術、使用技能、運營新思維等;積極宣傳農村電子商務優勢,增強農民對電子商務的應用意識,引導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發展。
(3)引進農村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農村電子商務的長期發展離不開人才,關鍵在于人才。從農產品市場的調研、分析,信息的收集,農產品網站的開發、設計、建設,網頁的美工,網站信息的發布,專業的客服人員,這些都需要各類專業人才來服務。YN省農村電子商務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很多相關專業的大學生不愿意到農村工作,并且也缺乏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等專業人士。YN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工資水平不高,這些都制約著專業人才的引進,人才流失嚴重,招到人才,留住人成為YN高原特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4)加強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YN省農業散而小,還是各自生產各自的傳統型農業,同質化嚴重,產業化程度低,雖然每個市、縣都有各自的重點,但是沒有創新,很大一部分重復建設。品牌化意識薄弱,零散發展。
建立健全農產品標準化建設保證農產品優良的品質,重視農產品質量檢測、認證、標準化體系建設,嚴格監督各環節的實施情況;完善農產品分揀和加工、包裝設備,農產品規格化、統一化的生產,合理地細分農產品,以便對農產品進行編碼,方便網絡銷售,以及質量檢測;建立屬于YN特色產品的品牌化,大力發展YN高原特色農產品以及旅游業,有效合理地利用好YN特殊的位置以及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張蜜,李宏.云南省賓川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6(29).
[2]任曉聰,和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問題與對策路徑[J].現代經濟探討,2017(3).
[3]謝天成,施祖麟.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探討,2016(11).
[4]武曉釗.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運營服務體系建設[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