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島影 牟星
瘦弱、嬌小,老員工叫她倩倩,年輕的稱她為梅姐,而今她又有了一個名字——“最美娘家人”。她就是中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采氣一廠工會副主席梅倩。
三月的武漢,春和景明,雜花生樹。16日這天,湖北省總工會在漢授予梅倩等人“最美娘家人”稱號和“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手機里的彩鈴是梅倩特意挑選的一段《父老鄉親》的旋律。“我生在這個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鄉親……”,在返回地處重慶萬州的江漢采氣一廠的路上,她輕輕地哼唱著。
齊岳山、磨刀崖、風箱壩,這就是鄂西利川建南氣礦溝橫山縱的空間地標。
梅倩生于此,長與此,也工作于此。她是“氣二代”,也是“工二代”。女承父業,父親干了半輩子工會工作,這接力棒傳到了她的手里。她說,她是大山的女兒,更是氣礦的女兒。把員工當作“父老鄉親”,干工會工作就有情,更有勁。年長的老員工是看著她長大的,許多青工是她看著他們成長的,這就是一個大家庭里與生俱來又揮之不去的鄉情,甚至是親情。她27歲入道工會,一干就是12年。從小跟著父親走家幫戶的耳濡目染,她學會了一套“察言觀色”的絕活。她把員工“表情包”作為她開展工作的出發點。看到員工臉上焦慮的愁容,她總會詳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想方設法為員工解難事;面對員工的怒容,她總會沉下心來多反思,找準問題的癥結,解扣。
2016年9月,采氣一廠一女工被查出急性髓系白血病M5。這病三次化療加上高額的移植倉費用讓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難以承受生命之重,這名女工的家人愁容滿面。為了幫助這個家庭度過難關,她奔走在病人、家屬和醫生之間,立即啟動廠扶貧幫困救助基金進行救助,發動廠里各種溫馨互助小組自愿為其捐款,第一輪的捐資面對高額的治療費尤如杯水車薪。“怎么辦?”光依靠廠里幫扶是遠遠不夠的!現在是多媒體時代了,為什么不試試這些新媒手段?她幫助這名女工家人通過微信“輕松籌”,發起社會上的網友幫扶;通過微信朋友圈、江漢看看、油田電視臺等多點宣傳,多方籌措油田其他單位善款。很快,網友們通過微信關注獲悉后紛紛送上祝福,奉獻點點愛心,幾元、幾十元、幾百元、上千元……愛心款從四面八方匯來,共籌集資金總額近30萬元。
30萬元趕走了死神,這名女工終于渡過了危難。
從事工會工作多年,她給自己總結出了三句話:你的職業就是操心;你的技巧就是耐心;你的付出就是愛心。
“終于住上了有水暖的公寓,誰說建南山溝里的生活不好?這里即將迎來歷史上最暖和的冬天。” 2013年10月27日,采氣一廠建南基地員工孔駿得知他所住的倒班公寓即將集中供暖,急忙拿出手機發微博。“這要感謝我們的‘娘家人’。” 同事丁雨晴馬上留言回復。
“你們是月亮,我們是星星,星星繞著月亮轉啊,我們的工作就是‘眾星烘月’。”在建南倒班公寓上班的王啟桂看到梅倩的信息,為她點贊。為了能讓建南基地倒班公寓實現集中供暖全覆蓋,廠工會會同員工服務中心加班加點調試供暖設備,把為一線服好務當成重點的“烘月工程”。
工會工作要接地氣,要有生氣。梅倩所說的“地氣”,是地下的天然氣,與生產接軌;“生氣”則指“生活氣象”。
一枚指拇大的便攜式救心丸鎖扣方便了一線員工。掛在腰間就像掛了一個護身符。員工哪里知道那裝救心丸的管筒里的秘密?管狀形的鎖扣里裝有硝酸甘油,細心的她發現救心丸在震動中容易碎裂,顆粒變成了粉末,用時把握不準計量,于是她把每一個鎖扣里都墊上了棉球,432個救心鎖扣里是滿滿的柔情。

建南基地菜農多,綠色蔬菜多,工會組織食堂管理員走進田間地頭,多方調查,與信譽度高、蔬菜種類多、質量好的農戶簽訂了供應協議,使綠色蔬菜出了田頭就直接送到員工食堂,不僅節約了成本,還讓員工們吃上了放心的綠色食品。根據季節和各基地員工身體素質特點,科學編制菜譜,葷素搭配,每日有變化,每頓保營養。在她看來,會戰工作量大、條件艱苦,工會就是后勤保障部,一切圍著一線轉,員工吃得舒心、吃得放心,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會戰中去。
采氣一廠生產戰線長,基地片區多,站點分散,生產生活突發狀況多,日常事務繁瑣。梅倩手機里存有數百個員工、社區老人的電話號碼。她常說一句話:“工會干部手機里裝不下員工的電話號碼,能把員工的事放到心里嗎?”
采氣一廠共有員工500余人,其中,長期堅守在涪陵焦石、石柱南高點和建南的一線員工300余人,平均年齡達到45歲,他們大都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頂梁柱。但由于他們在一線會戰,離家較遠,經常照顧不到家庭,老人和孩子的身體、生活、學習成為廠工會最牽掛也是最為操心的事。
“一個梅倩頂多算一點火星,我們要的是一團火,有暖度的火,有亮度的火,雪中送炭的火。”要讓一線員工能夠安心工作,必須解決“大后方”的實際困難。她多方征求意見,編制方案,在廠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在各基層成立了溫馨互助幫扶小組、應急小組、連心小組、大手牽小手小組等,志愿者、義工人數有近百人。在焦石會戰的一名員工,孤身的母親在天樓曬完被子下樓梯時不慎摔倒扭傷,這位員工向她尋求溫馨互助小組的幫助。各幫扶小組迅速響應,會開車的立即開車接送,懂醫護的看病全程陪同,會做飯的每天定時送飯送菜,一下子將所有事情安排的妥妥當當。員工聽后臉上洋溢起舒心的笑容,豎起大姆指夸道:“這個溫馨互助幫扶小組建得好,幫我們一線會戰員工解決了后顧之憂。”
聽說梅倩被評為湖北省“最美娘家人”后,許多錯過了投票的社區老人顫顫巍巍地趕到工會辦公室拉著梅倩的手說:“我們剛聽說啊,現在投票還算不算?我是來補一票的!”一句真情的話引來了陣陣舒心的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