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電子化,只跑“一門一次”,流程更簡單,辦事更便利。近一個月以來,市住建委、市規劃國土委等部門,陸續出臺多項措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方案、規劃許可“多規合一”、社會投資建設項目聯合驗收、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招投標電子化等等,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措施已全部落地。
購房資格審核1個工作日完成
在房地產領域,由優化營商環境而帶來的各種便利,正在逐漸顯現。
2018年4月20日,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簡化房屋交易流程的通知》,宣布大幅壓縮購房資格審核時限,取消房源核驗和強制存量房資金監管。
通知規定,購房資格審核時限縮短為1個工作日。居民家庭申請購房資格審核,于申請日的下一工作日出具審核結果。這也就是說,當天提交了購房資格審核的申請,第二個工作日就可以出審核結果。此次改革以縮短企業和民眾交易過戶全過程等待時間為目標,極大節省了民眾辦事時間。
由于限購,購房者在北京買房,首先需要對購房資格進行審核。這一審核是住建委會同公安、民政、稅務、人力社保、公積金等部門所進行的審核。審核內容主要是購房者家庭名下的房屋數量。此前,北京的購房資格審核的辦理時限是10個工作日。2018年3月底,北京剛剛調整過一次審核時間,縮短為5個工作日。此次再次對審核時間進行了壓縮。

在二手房買賣方面,通知還要求,取消房源核驗和強制存量房資金監管,調整為提供房屋信息查詢和存量房資金托管服務。
此前,在二手房買賣進行之前,首先要進行房源核驗,相關部門會核驗房源的真假,以及房屋的產權、是否有抵押等情況。通過房源核驗的房屋,才能進入二手房交易的環節。
新政對此項則予以取消。根據新政,交易當事人可根據需要自行選擇到不動產登記部門或房屋交易管理部門查詢房屋信息,也可自行選擇是否托管資金及托管方式。
不動產登記“一窗辦理”
目前,北京市不動產登記移動預約系統已經上線,新建房屋買賣、存量房屋買賣、抵押權首次登記3類不動產登記業務可用手機通過微信服務號預約。
“以前都是坐在電腦前在網上搶號,有時候為了搶號,約客戶看房的時間就要和搶號時間錯開。現在購房人可以通過微信實名預約,隨時隨地,很方便。”一家二手房中介工作人員表示。
不止是在預約環節,在房產登記、交易、納稅等環節,目前北京市也正在朝著更為便民、快速、高效的方向改革。
據了解,此次改革打破部門壁壘,將目前分散設置的登記、交易、繳稅窗口整合,在各區不動產登記場所設置部分綜合服務窗口,三部門工作人員在同一窗口同步辦公,為企業和民眾提供網簽、繳稅及登記一站式服務,實現房產過戶“只進一扇門”,改變以往辦理過戶需要多次往返各類辦事大廳、受理窗口,且多次重復提交材料的情況。
此前,這項改革措施在豐臺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試點,目前已在全市不動產登記場所逐步推廣。據報道,本市所有不動產登記大廳已提前完成綜合服務窗口部署,設置綜合服務窗口35個,并全面試行“一窗辦理”。
“優化營商環境”進行時
最近,讓大家少跑腿、好辦事的一大波便民措施正在襲來,這背后是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優化。
近一段時間,營商環境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一個城市和地區的營商環境狀況,是其重要的軟實力,也是這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引人注目地強調了“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達到“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破障礙、去煩苛、筑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的高度。
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這些都是給民眾和企業的“大禮包”。
在房地產領域,北京市住建委的網站上已在一個多月前上線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專欄,發布了多項政策文件和辦事指南。2018年3月以來,為使新政盡快落地生效,北京市住建委和市規劃國土委共組織專題研討會21次,組織工作人員培訓會11次,400多人接受培訓;組織或到區指導參加宣貫會28次,1 000多家企業人員聽到面對面新政解讀。
針對痛點、難點問題推行的新政措施,將極大提高辦事效率,真正實現讓企業和民眾“多跑網路、少跑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