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蔚昀
摘要:當下,高職藝術教學模式應當順應當今時代的發展以及潮流的需要,在實踐中,應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藝術能力,讓學生通過社會這個平臺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從而使高職藝術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進行發展。本文就高職藝術教學模式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 藝術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08-0078-02
隨著當今社會發展的不斷發展,對于藝術人才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高等職業藝術教學的模式應更傾向滿足與藝術教學的需求。在高職藝術教學模式中,教學中的重點部分是對藝術人才的創新能力和藝術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藝術教學模式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培養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職藝術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過于陳舊
在我國,高職教育中藝術專業的形成和發展只有短短十幾年,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各種專業設施較為落后,部分教師畢業后直接就職于高職院校,導致其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但對于藝術理念與現實中項目實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歷練與提升的機會。因此,部分教師由于自身的教學能力有限,以理論基礎為主進行教學,從而弱化了實踐教學在提升學生能力中起到的促進作用。另外,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設備不齊全,部分教師教學乏味,不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并且把握不到現今市場需求趨勢以及行業的變化,教學中選擇的專業項目訓練脫離市場需求,無法和企業的需求標準相接軌[1]。這些因素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發展,使其畢業后無法立即投入到企業的項目工作。隨著當今新媒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為了促進發展,將新媒體技術融合進了本行業,但我國有些高職院校并沒有將新媒體技術與藝術教學模式相結合,導致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相對陳舊。
(二)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新意識未充分調動
在過去的課堂上,因尊師重教等一些觀念的影響,已經形成了教師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態度缺乏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新意識,長期習慣性的依賴于教師教授課程。再加上現在網絡上有很多誘惑因素,使學生很容易沉迷其中,這樣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有一定的干擾,在學習上失去了主動性。
(三)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的積累
藝術專業是一門對于實踐性要求較高的一門專業,學生需要通過學習來培養創新意識,需要學生通過教師的輔助性教學在參與企業項目的過程中很好的理解運用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能夠積累到實踐經驗[2]。近幾年,很多高校與企業聯手進行校企合作,但是還是主要以學校為主,企業并未真正的參與其中,校企合作有待深化,這無疑使學生無法很好的積累到實踐經驗。
二、高職教學模式的優化發展
(一)加強師資管理
師資改革是教學模式優化的基礎,高職藝術專業的教師作為傳播者以及引導者,應該更多的關注專業的市場發展需求以及藝術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具有針對性,把知識點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練習計劃,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到自身的優缺點[3]。高校應該發揚“老帶新”的培養方針,讓一些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和培養,從而使教師的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同時還應該鼓勵教師利用放假時間去到企業實習,積累經驗,為開展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能夠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指導學生。
此外,藝術的教學模式還可以采用“雙導師制”。它是指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由兩種不同類型的導師進行指導[4]。一方面,由專業知識豐富的老師作為形式導師,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另一方面,由企業實踐經驗、技能豐富的老師作為工作導師,提升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并指導學生能夠完成符合市場需求的設計作品。這樣的話,“雙導師制”能夠充分的發揮教師的優勢,提升教學質量。
(二)擴大教學項目的選擇范圍
良好的教學模式能構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以及綜合能力,它應該具有教學典型性,并且以學生為本,在選題過程中的難易程度應該與學生的認知程度相當或者需要高于學生的學習能力[5]。在高職藝術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準備好豐富的教學資料以及多媒體的資源,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參考資料,觀看多媒體教學視頻、各種圖片及視頻,提供學生的積極性,動手能力,并能夠獨立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用。
(三)帶動學生學習的自覺主動性
因為各種原因,高職藝術專業學生的專業功底整體上薄弱一些,這就需要老師在課程中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設置、安排基礎與專業課程。在過去,老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轉化成為學生的引導與輔助者,加大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實行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尋找完成項目的最佳方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勢必也會影響到學生達到共同進步。
(四)加強學生實踐經驗的培養,提升創新意識
藝術教學現在應該更多的讓學生培養實踐動手能力,要精通各行各業的技能,今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奠定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在實踐過程中,無論是設計、構思、靈感還是細節的修改等內容過程都需要讓學生親手完成,教師只是起到幫助輔導的作用就可以了。學生可以多參觀各種藝術類展覽,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學習并掌握更好的專業技能技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提高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是藝術教學中的核心,教師應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氛圍,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整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對線條、結構、色彩以及素描等有更直觀的理解,以突出重點和視覺感受的形式,使學生能夠開闊視野,提升觀察能力,在繪畫的表現手法或者藝術造詣等方面得到不斷的提升。
(五)新媒體技術更好的融入教學
當今社會的發展迅速,日常生活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市場化、現代化、多層次以及全方位是現代市場經濟對藝術人才的需求,教師應當跟上時代的發展順應發展的潮流,讓新媒體技術更好的融入到教學當中。藝術需要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應當提升學生的藝術造詣以及創造力[6]。現有的教學模式比較陳舊,很難激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如果藝術專業的學生能夠盡早的接觸到現代科技,學習面能夠變廣,并能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備,結合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更好的面對知識社會的來臨以及更好的面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三、結語
高職藝術教學其最終目標是培養出在藝術上基礎能力扎實、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的企業應用型人才。現有的高職藝術教學模式,應該更好地把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同時需要重視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斷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行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進取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信息化教學進行合理運用,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更好地促進藝術專業的學生能夠有良好的未來發展,為社會培養出實踐性、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紅巖.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教學改革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14):105.
[2]張珊,喬京祿.淺談高職藝術專業“校中企”生產性教學模式在校園中的實踐[J].才智,2017,(25):142.
[3]董齡燁.探討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實施[J].高教探索,2017,(a01):115-116.
[4]宋壽劍.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6,(23):84-86.
[5]張雷.淺析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在高職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重要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5,(21):154+156.
[6]陳桂珍,刁玉琦,唐麗麗.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研究[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5(02):48-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