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效果。方法 2017年1月~12月,心血管內科救治187例急性心絞痛對象,進行對癥治療,住院時間2~11日,出院帶藥,主要為針對高血壓等原發病藥物、抗血小板藥物,定期復查。31例對象在第1~12個月轉科接受支架植入手術治療。結果 院內疼痛控制時間(2.7±1.1)h,疼痛緩解時間(24.1±11.6)min。住院期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11例。56例完成完整的ACT檢查,ACT均受到控制,較住院時明顯下降,157例患治療后CK-MB陰性132例明顯下降,24例進行了動態心動圖復查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治療后低于入院首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率檢查達標95.7%(179/187),心電圖正常81.8%(153/187)。結論 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治療整體療效尚可,但治療的方法也較多,應重視遠期的疾病管理、院內嚴重并發癥的防治,院外隨訪評估、調整治療策略。
【關鍵詞】急性心絞痛;心血管內科;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8..01
急性心絞痛是急性心肌缺血相關的癥狀表現,多見于冠心病患者。在我國,心絞痛發生率快速上升。心血管內科發生的急性心絞痛并不少見,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有助于減輕心肌損傷,降低嚴重并發癥發生風險[1]。目前尚無規范的急性心絞痛治療策略,總結經驗非常必要。2017年1月~12月,醫院心血管內科共救治187例急性心絞痛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醫院心血管內科救治急性心絞痛187例,其中男110例、女77例,年齡62.6±11.5歲。初次發病14例,有心絞痛住院史16例,有介入治療史4例。經冠脈CT、血管造影檢查均診斷存在冠狀動脈狹窄,其中明確診斷為冠心病140例,其余診斷為狹窄伴有血栓形成。
1.2 方法
門診入院101例,急診入院86例,患者均經心電圖、心動超聲、心肌酶譜等檢查初步診斷為缺血性心肌病相關心絞痛,在急診科、門診,接受對癥治療。轉科后繼續治療,其中105例仍然間斷應用硝酸甘油,65例聯合硝酸山梨醇酯。74例病情比較嚴重進行動態心電監護。所有對象都積極尋找危險因素,43例糾正水電解質紊亂,15例聯合鎮定劑控制應激。61例不穩定性心絞痛,給予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1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待病情控制后改為低劑量應用阿司匹林100 mg/d。46例給予丹紅多酚酸鹽注射液,靜脈滴注,以減輕心肌缺血。116例合并高血壓對象,同時給予ACEI、β受體阻滯劑,控制血壓。76例血脂代謝紊亂(以高脂血癥為主),其中70例給予他汀類藥物,其中瑞舒伐他汀12例,40 mg/日、其他給予阿托伐他汀40 mg/日,6例給予考來烯胺調脂。住院期間,重視臥床休息,營養管理,并發癥防控。住院時間2~11日,出院帶藥,主要為針對高血壓等原發病的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早期4周復查1次,病情穩定后,間隔3個月復查1次。31例對象,在第1~12個月,轉科接受支架植入手術。
1.3 觀察指標
部分患者實驗室指標、心電圖指標監測結果,嚴重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學分析,實驗室指標、心電圖指標服從正態分布采用(Mean±SD)(x±s)表示,不同時間比較采用F檢驗,嚴重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187例對象,疼痛控制時間(2.7±1.1)h,疼痛緩解時間(24.1±11.6)min。住院期間出現嚴重并發癥11例,其中房顫2例、惡性心律失常6例、電風暴2例、猝死2例。56例完成完整的ACT檢查,其中出現出血并發癥4例,均為輕微出現,ACT均受到控制,末次隨訪(354.1±125.6)s較住院時(405.8±114.3)s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57例患治療前CK-MB(146.4±51.6)U/L,48h后復查(102.5±19.5)U/L,末次隨訪(56.3±21.4)U/L,陰性132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率檢查達標95.7%(179/187),心電圖正常81.8%(153/187),24例進行了動態心動圖復查,心電圖心肌缺血總負荷(315.5±46.9)mm·min低于入院(789.4±152.4)mm·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絞痛治療方法較多,在明確診斷基礎上,急性期選擇抗缺氧缺血藥物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醇酯,能夠有效防治心肌損傷,降低致死性并發癥如惡性心律失常、猝死風險,緩解心絞痛[1]。除對癥治療外,還需要積極控制病因,包括血脂代謝紊亂、水電解質紊亂、凝血與纖溶系統功能失常、高血壓等,常用藥物包括一線抗高血壓藥物、胰島素、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等。針對并發癥,還常聯合抗心律失常藥物[2]。需要注意的是,除西藥外,臨床上還常使用丹紅注射液等中成藥治療心絞痛,發揮中藥多靶點作用。
參考文獻
[1] 葛 振,費立博,張 煒,等.急診胸痛患者心理狀態及臨床特征研究[J].臨床急診雜志,2014,15(3):132-134.
[2] 吾休江司馬義.探討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1):81-82.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