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東京的上下班高峰期,人們乘地鐵都是被推進去的。地鐵推手們負責在早晚高峰期把人們推進擁擠的車廂。當他們第一次出現在地鐵站的時候,他們被稱為“乘客疏散人員”,大多是兼職的學生。如今,地鐵推手已經成了一種固定的職業,有兼職也有全職。
想象著在地鐵站,你目光如炬,步伐堅定,朝人群最擁擠的地方走去,對摩肩接踵和心急如焚的人輕喊一聲,用盤龍根般粗壯有力的雙手使出“乾坤大挪移”,有條不紊地將國家機器上的螺絲釘們推向裝配線,難道不是很有趣嗎?
人們在長期進行一項工作時,注意力會時而轉移,那如何防止分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呢?鞭策師這一職業便應運而生,他們的職責是能夠在客戶工作分心時給予提醒,說白了就是“當客戶無心工作時,給他一巴掌”。
美國黑客兼獨立博客作家Maneesh Sethi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拖稿。此人最近發現自己泡在facebook、YouTube、Reddit等社交網站上的時間過長,痛定思痛,決定改變自己工作時不專心的壞習慣以提高工作效率。于是他就在網絡上貼出招聘啟事,專門請人坐在他身邊,看到他玩社交網站就扇他一巴掌,同時Sethi按小時付給聘用者工資,每小時8美元。
具體招聘內容如下:
嘿!我想找一個可以來我處工作并且能夠盯著我的電腦屏幕的員工。當你發現我在玩社交網站的時候,你可以對我大呼小叫,必要時請抬手扇我。你也可以在我身邊做你自己的工作。報酬:8美元/時。
這則招聘啟事在一小時之內就收到了20個人的回復。最終Sethi選擇了一名叫Kara的女士來干這個活。在頭一天的工作中,Kara就利用“吼叫”“扇臉”等多種方法,能讓Sethi保持工作效率和工作產出。Seith利用一款名為Rescue Time的應用程序來計算自己的生產力水平。在整個過程中,他的生產力從最初的38%飆升至驚人的98%!
之后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生產力的提高并不是因為我害怕被扇,而是她的存在讓我寫起東西來很有動力。比如當我寫出草稿之后,她可以幫我審閱;我在組織一個句子卡殼的時候,可以請求她幫我寫。”
顧名思義,“逗笑師”就是一種能引人發笑的職業。引人發笑做什么?拍照。在溫州的一家兒童影樓里,一名逗笑師正在工作。“來,寶寶,看這里。”逗笑師一邊說,一邊揮舞手中的玩具,做出各種動作,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一咧嘴,快門就不停地響動,這一輪逗笑工作圓滿完成,逗笑師也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