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擺玲 木胡牙提
摘 要:本文就臨床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心血管內科學研究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應用啟發式教學法及開展病例討論式教學法,重視培養醫學研究生良好的醫德及如何深入臨床及考核從而綜合提高臨床教學質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研究生;心血管內科學;臨床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6.010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6-0028-0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in Cardiovascular Science
LIU Zhi-qiang,BAI Ling,MU HU-yat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00,Xinjiang,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ardiovascular science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and carry out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good medical ethics and how to further clinical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is explored.
Key words:Postgraduate;Cardiovascular science;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實踐教學作為醫學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和必要手段,是當前醫學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嚴重短板[1]。當今就高等醫學教育而言,我們需要緊緊圍繞著“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為中心而奮斗,在新形勢下要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就必須重視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即把醫學生培養成為“思考型”專業人才。心血管內科是內科學的二級學科,是一門理論知識豐富而又非常重視實踐過程的學科。對于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而言,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要把研究生培養成為“思考型”專業人才,以提高他們臨床實踐能力[2]。現就如何強化心血管內科學研究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
1明確醫師的職責,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要讓醫學研究生明確定位,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首先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與此同時應具備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對醫學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所以必須要端正好學習的認真態度,實事求是;無論做哪一門學問在注重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學會和做人,應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習醫學知識是為了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了謀取金錢利益,只有在具備了一定的醫德的前提下,才能在不斷學習醫學知識的同時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學生,經過臨床經驗的積累最終成為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2加強心血管內科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2.1強化基礎理論知識 扎實的理論知識是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的基石,應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醫學生基礎醫學知識的學習。在此基礎上拓展研究生的知識面,并把相關知識關聯起來、前后呼應的系統學習,此外還應對醫學倫理學、人文關懷方面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在臨床實踐中也要結合基礎知識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最終使醫療工作者在診治患者的過程中能夠得心應手,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能保持思路清晰、思路開闊,這些都非常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想讓醫學研究生有興趣的主動學習、學好、學精,就得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及豐富的臨床經驗為一體的師資力量,不僅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醫學道德和穩扎的專業知識、嫻熟的??茖嵺`技能及豐富的臨床經驗,還要敢于創新,教導研究生們在工作中學會團體合作,共同服務患者,醫學教師隊伍也應加強高等教育學、高等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儲備,才能與當前高校醫學教育發展的需求吻合。
2.2樹立系統的、科學的臨床思維觀 人體是一個整體,面對患者時應該用系統的觀點去剖析問題。我院研究生管理科及畢業后繼續教育科在研究生從課堂上走向臨床工作前對研究生進行為期2~4周的以診斷學及內科學知識點為主的強化訓練,對其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崗前系統歸納、整理,并且在輪轉不同科室期間對其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儲存記憶,入科室前進行入科前培訓,經過一定周期的輪轉后進行出科考核,成績合格者方可進入下一個科室輪轉學習。這樣對研究生在實際臨床應用中能準確、快速地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經驗綜合分析、解答難題有巨大推進作用。提高臨床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知識儲備力,也就是提高了醫學生的思維能力。
2.3改進心血管內科學研究生臨床教學的模式 傳統教學法是以教師硬性向學生授課為基礎的學習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性質教學,雖然可以較為系統地傳授書本中的基本理論知識,但對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不利的。由這些問題引申的教學方法逐漸轉變為以學生學習為主導,西方國家開展的基于問題的學習法稱之為PBL(problem based leaming)教學方式,在觀察期間已取得了可觀的成效[3]。與傳統LBL教學方法不同的是,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這強調了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鼓勵學生能夠自學、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爭論,并促進其對學習內容和過程進行總結、反思,最終的核心是解決問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高水平思維。國外有研究表明,PBL教學法在臨床教學中遠遠的優于傳統講授教學法[4]。一個PBL教學核心專題包括:①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由學生導師首先介紹一例患者的病情發生、發展過程及病情的轉歸與預后,然后提出設計好的問題。②提出假設,自學解疑。對所有學生進行分組并擬定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安排、學生的合作下在規定的時內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就該疾病的流行病學、癥狀體征、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與預后等問題展開討論,并得出結論性總結。③論證假設。由各組小組長代表同組同學們討論的結果進行發言,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同學們再一起回顧病例并對結論展開討論,導師對所有學生的討論結果做出評價及總結,最終在導師的帶領下所有同學去病房查看患者,由導師在病床旁對患者進行進一步系統查體,對已經討論的該項病例邊回顧邊講解,再一次將課本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加強。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不單單是學生接觸、認識的過程,而且是同學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過程?;邮浇虒W法充分體現了現代教學論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促進了師生和諧關系及相互促進作用,從而形成和諧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平臺,有利于培養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心血管內科專業特點,由心血管專業導師主持專題講座及集中講座,我院開展工作為每月1~2次,內容按研究生培養計劃要求制定,如疑難病例討論,常見易漏診、誤診病例分析、心電圖解析講座等,也有介紹本專業當前在國內外的學術動態,診療方面的新進展,使研究生學會辯證分析,學到許多在教科書上沒有,但與臨床實踐相關的新知識;通過接觸大量醫學前沿和新進展信息訓練臨床思維能力,為進行醫學科研工作打下基礎。我院在對研究生臨床能力的考核包括入科宣教、出科考核、階段考核、集中訓練后考核及畢業考核這幾個方面,將出科考核和階段考核過程統一集中在臨床畢業的考核上,進一步加強了對于臨床型研究生的培養。
3結論
加強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重中之重,臨床教學涉及范圍較廣、涉及專業知識點精細,所以在臨床醫學生的教育上應著重引導醫學研究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系統思維觀,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各類知識、并將各知識點聯系起來,使用這種優質的思維方法及技巧,提學生的思維能力,讓醫學研究生在今后踏上醫療工作、接觸臨床接觸患者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維模式,這對心血管內科學的研究生來說尤為重要。通過不斷探索、嘗試、改進臨床醫學生的培養方法,從各方面努力提高臨床醫學研究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向社會輸送更多高層次、優秀的醫學人才,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業,我們仍需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袁貴仁.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服務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創醫學教育發展新局面[EB/OL].http:www.gov.Cngzdt2011-1213 content 2018605.htm,2011-12-13.
[2]楊孫青,陳麗萍.關于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05(29):59-60.
[3]Janet Lee,Tanner LeBaron Wallace,Marvin Alkin.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Train Evaluatom[J].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2007,28(4):536-545.
[4]Mc 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ical Education,2004,38(8):859-869.
收稿日期:2017-10-9;修回日期:2017-10-12
編輯/張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