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海玉
摘要: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給我國的交通運輸事業帶來了新的變化:私家車保有量越來越多,人們的出行需求更加多樣化。在不斷增長的交通需求壓力之下,我國道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在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陸續出現了不少引人側目的問題,比如道橋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裂縫和損壞等問題。雖然外界自然環境、溫度、降水等條件都會對道橋產生不利影響,但是究其根本,人為因素才是造成道橋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而防水系統不完善、防水措施不到位則是問題產生的重中之重。為此,本文針對道橋施工中的防水路基面施工,從問題產生和問題解決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關鍵詞:道橋工程;施工;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城市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不管是城市經濟建設,還是交通運輸,對道路橋梁質量要求都越來越高。路基面防水是道路橋梁施工的重點,做好路基面防水可以有效提高道橋整體質量。多年來,滲水問題一直困擾著道路橋梁施工技術人員,解決滲水問題可以推動我國道橋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產生質的飛躍。
1 道橋防水路面受損的原因
1.1 道橋防水路基面受損設計原因
從道橋路基面的設計方面入手進行道橋防水路基的受損原因分析,發現在設計時若不能全面考慮道橋防水的影響因素,就會導致道橋路基面由于設計不合理而導致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使用性能不達標以及受損的現象。分析發現道橋防水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道橋設計之初,設計人員未對道橋路基面防水予以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進而導致了路基面防水層存在質量問題,而當內外部溫差過大時就會出現裂縫和表層剝離等現象,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會導致路基面內部受雨水的沖刷和侵蝕,進而導致道橋路基面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受到損害。因此,在道橋路基面設計時要對外界環境作細致的調查并針對路基面進行防水設計,以對路基面的設計標準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保證路基面設計的合理性和建設施工的實用性,這些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道橋路基面的開裂現象。
1.2 道橋防水路基面受損材料原因
由于道橋路基面防水設計方面的不科學和不合理,導致道橋防水路基面在材料選擇方面也存在著極大的問題,由于設計人員對防水設計的重視程度不高,所以施工用材料的設計標準不高,材料采購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以及工程施工部門過度追求低成本施工這些都容易導致我國道橋路基面由于雨水沖刷和侵蝕而出現損害的現象。如在道橋路基面防水是狗狗過程中,由于施工部門未使用既定的防滲水材料或者所使用的防滲水材料不達標,這些都容易導致施工后所得到的道橋路基面結構無法起到防水效果,進而對路基面的施工產生影響,從而影響道橋路基面的使用性能和通行要求,而使用不達標的材料所得到的路基面也容易因為雨水沖刷和污水侵蝕而出現開裂、縫隙以及剝離等現象,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1.3 道橋防水路基面受損施工技術原因
由于道橋施工過程中,業主方為了單方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選擇施工經驗不足或者不具有道橋施工資質的施工企業進行施工,這些施工單位由于欠缺專業的施工技術人員而且道橋施工以及路基面防水經驗不足,所以導致道橋施工在質量和使用性能上與其它專業施工單位的施工工程具有很大的差距,這些情況都容易導致路基面的抗外力沖擊、防雨水沖刷和侵蝕等性能降低,從而導致路基面受損情況的出現。在道橋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方欠缺相應的路基面防水施工工藝而導致路基面施工路面不平整、完整性不高、防水層施工和處理不完善、不科學等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容易導致道橋防水路基面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潛在的危險和問題,從而導致路基面防水功能降低,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逐漸失去防水功能,這些問題最終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導致路基面的使用性能和通行安全。
2 市政路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
2.1 拋丸處理技術
拋丸技術是一種基面處理技術,這種技術是在特定角度和高度下,實現鋼丸的拋射,這一技術還可以實現對鋼丸與雜物的回收處理。這一技術在應用時,可以將路面的灰塵和雜質同時進行處理,并且還具有較高的效果。這一技術在防水路基面中應用時,能夠將混凝土表面的浮漿等異物進行清理,還能夠將混凝土打開裂縫,使得防水材料能夠方便澆灌。這一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并不會產生太多的灰塵,具有較好的環保性能。拋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其在國際路基面的施工中得到高效的使用。然而我國拋丸工藝開始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進行推廣時,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這一技術的核心處理技術是要求顆粒大小和形狀和拋射速度都要均勻,根據路基表面的差異,對防水路基面的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2.2 拉毛處理技術
拉毛處理技術在應用前,需要確保路橋防水路基面干凈整潔,所以在開始施工前一定要進行處理,將表層的雜物和灰塵進行全部處理,在拉毛處理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合理的施工材料,并且根據相關要求設計出合適的施工方案,確保各種材料的最大效果展示出來,提高防水路基的質量。在對路橋防水路基面開始施工前,要先用小型電動平抹機來將路基進行抹平,使得路基面不存在缺角、邊縫的問題。在對路基面進行一定的基礎處理之后,開始進行拉毛處理,拉毛處理時要一次到位,拉毛處理之后,還要進行排水溝渠的工作處理,使得拉毛效果有效提高,進而促進施工質量的提升。
2.3 平整技術
首先,在施工時要選擇高質量的施工材料,同時要將混凝土及其他的鋪設材料進行較好的混合,這樣在進行使用時,才能夠保證路面的平整。其次,在路面防水施工時,在材料進行均勻的攤鋪之后,待材料干硬后,要將路面進行壓實,這樣才能夠保證路面的粗糙程度保持一致,使得路面的平整程度保持一致。碾壓機在工作中,如果出現厚度不同,那么就會導致路面出現不平整,所以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對路面的平整度進行全面的檢查,進而在施工結束之后,確保路面的平整度。路面平整施工中的關鍵工作就是攤鋪,所以相關技術人員要高度的重視,攤鋪時要確保機械能夠保持一致的施工速度,中間不中斷,同時要注意施工的溫度,使得其能夠達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2.4 防水層噴涂技術
防水層噴涂技術在路面施工中具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在施工開始前,一定要在涂料中加入一些活性成分,使得混合材料能夠具有一定的活性,將這些材料噴涂在防水路基面中,每一次涂抹都要保證質量,同時在開始下一次涂抹前,要確保上一次的效果,在涂抹時有兩種方式,通常使用的是噴涂法,這種操作比較簡單,并且使用靈活,并且具有較高的抗穿刺性,能夠滿足開裂部位的需要,使得路面的防水性能大大的提升,通常在噴涂之后五秒鐘,路基即可進行踩踏。在進行噴涂材料的選擇時,一定要區別材料不具有揮發性,同時不能夠具有毒性,盡量選擇有機化合物,這樣能夠使其具有較好的環保效果,提高防水路基面的環保功能性。
結束語:
道橋中的防水路基面施工的涉及面非常廣,在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施工,并不斷提升內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確保道橋的質量,延長道橋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魏洪斌.淺談道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8(24):134-135.
[2]年利.試論道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8(8):112.
[3]卜浩洋.道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處理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8,9(13):88-89.
[4]王超.關于道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的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8):83.
[5]曹洪濤.道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解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7,(28):185-186.
(作者單位:遼寧省阜新市交通運輸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