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付軍
摘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馬鈴薯種植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當前,傳統馬鈴薯種植技術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量,并對馬鈴薯種植產量的提升產生一定影響。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提升馬鈴薯種植產量的同時,降低種植成本。所以,需要重視對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的應用。基于此。本文針對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在馬鈴薯栽培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馬鈴薯栽培;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馬鈴薯的種植栽培提出更高要求,這就使得需要對傳統種植技術進行優化和創新,結合有效種植新型技術提升馬鈴薯栽培效果,提高馬鈴薯種植產量。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提升種植效果的基礎上,降低種植成本,提升馬鈴薯種植的經濟效益。基于此,在實際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需要以實際種植現狀為基礎,充分對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的應用,進而推動我國種植事業的發展。
一、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的內容分析
在當前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通過對地形、地勢的運用,以及相關壓力系統,將化肥肥料融入水中,利用管道進行馬鈴薯的灌溉。而在實際技術運用過程中,肥料的吸收需要經過三個階段,分別為截獲、擴散和質流,才能實現對肥料的充分吸收[1]。所謂截獲,是指馬鈴薯的根系接觸與肥料進行接觸,從而得到充分的吸收;而針對擴散而言,是指靠近根系表面的肥料、養分會被植充分吸,使得養分的濃度降低,而遠離植根的高濃度的養分會通過擴散的方式被植根吸收,進而促進馬鈴薯的生長;而針對質流而言,是指基于蒸騰效應,蒸發掉靠近植根的水分,進而促進遠離植根表面的水流到植根表面。針對該技術的應用,其中質流和擴散是促進肥料養分流向植根的主要措施。因此,在實際栽培過程中,需要注重質流和擴散過程的充分開展,以此提升植根吸收養分的效果,進而在提升肥料利用效果的基礎上,促進馬鈴薯的健康生長[2]。在現階段馬鈴薯栽培過程中,水肥一體化技術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也正因此,其追肥工作的開展大都以水肥的形式開展。當前,施肥方式主要分為人工施肥以及機械施肥,所謂人工施肥是指通過人力方式進行肥料的溶解,再通過人工的方式機械馬鈴薯施肥,其效果質量較差,并提升馬鈴薯種植成本;而機械灌溉設備的運用,可以在提升施肥效果的同時,降低馬鈴薯施肥成本,進一步提升馬鈴薯種植經濟效益。
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優勢體現
(一)減少爛種、爛薯率
在當前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部分種植人員仍側重對傳統溝灌種植方式的應用,造成土方濕潤度大,極易導致馬鈴薯爛種的現象出現,進而對馬鈴薯的出芽率產生嚴重的影響[3]。而針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土壤通氣性,控制土壤濕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降低馬鈴薯爛種率的降低。并且其種子播種的深度大約為10至14cm,進而避免種子浸泡現象的發生,進而促進種子的健康生長。
(二)節約水源
傳統馬鈴薯種植方式的使用,會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而針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滿足馬鈴薯水分、養分需求的基礎上,實現水資源的節約,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進而降低馬鈴薯種植水資源成本[4]。
(三)施肥均勻
在當前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傳統施肥方式的運用,其種植人員無法實際掌握馬鈴薯的生長規律,無法使開展高效的施肥工作。而在馬鈴薯的生長旺盛階段,會受到封行因素的影響,而導致肥料只能在封行之前的階段進行施肥,進而導致施肥料的大量浪費,并且無法確保施肥的均勻性,極易出現部分馬鈴薯植株沒有進行養分的吸收。而針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基于馬鈴薯的實際生長需求、營養規律進行合理施肥,秉承著“前期少、中期多、后期持續”的肥料方式進行施肥,以此提升施肥效果,提升肥料的實際利用率,促進馬鈴薯的健康生長。
(四)節省人工成本
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需要搭配科學的灌溉方式與是施肥技術,其中具備一定的科技性與智能化。種植人員只需在灌溉時,將田間布置的閥門打開,然后將馬鈴薯所需的肥料倒入施肥池之中,接著種植人員可以自己單獨進行10平方千米的灌溉施肥,進而提升馬鈴薯施肥效果,節約人力成本,進而提升馬鈴薯種植效益。
(五)防止病蟲害發生
在當前馬鈴薯種植過程中,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大提升植物生長的免疫能力,通過對水資源與肥料利用率的提升,充分發揮出馬鈴薯的生長潛力,抗病毒能力。并且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提升,所采用的灌溉方式為滴灌,沒有選擇利用地表徑流的方式進行灌溉,因此隔斷真菌的傳播方式,促進馬鈴薯的健康生長。
三、水肥一體化技術的要點分析
(一)標準的灌溉系統
在當前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受到地理環境、管道系統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種植濕潤面積與土層厚度、毛管大小、滴頭間距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灌溉系統的有效建設,在一般情況下,滴頭間距需要控制在20至30左右,而流量則是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控制在1.0至1.5升左右[5]。
(二)注重對科學施肥計劃的制定
在當前馬鈴薯栽培過程中,不同的馬鈴薯品種需要不同性質的肥料,并且其施肥時間與施肥用量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基于此,在實際種植中,種植人員需要基于土壤情況、種植要求、馬鈴薯實際生長需求,進行施肥計劃的合理制定。針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其施肥量的確定,可以以傳統施肥方式所需化肥的40%左右,并確保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追肥與基肥的比例控制在3:1即可。
(三)注重科學合理的施肥
滴灌技術的應用,具備較強的簡捷性與便利性,只需將所需肥料導入肥料池之中,然后啟動滴灌系統中的施肥泵,就可以將水肥混合物送至所需施肥的地方,不再需要種植人員下地,水資源與肥料會直接輸送到馬鈴薯的根部[6]。當然,需要注意,施工過程中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采取單獨施用的方式進行施肥,以此避免肥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此外,需要在滴灌之后進行管道的有效沖洗,以此避免因藻類植物生長而堵塞管道,進而提升滴灌施肥效果,促進馬鈴薯的健康生長。
結束語: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種植栽培中的應用,可以在提升馬鈴薯種植質量的基礎上,提升馬鈴薯植株的免疫能力極其抗病毒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種植成本。基于此,需要重視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進而促進我國馬鈴薯種植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丹麗,林翠蘭,張承林,et al.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馬鈴薯栽培中的應用[J]. 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5):46-48.
[2]梁雅誼. 馬鈴薯栽培種植中"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及意義解析[J]. 農家致富顧問,2015(16).
[3]黃英博. 馬鈴薯全程機械化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集成[J]. 農業與技術,2017(21):73-74+76.
[4]陸龍平,聶龍興,付云章,et al. 文山州冬馬鈴薯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農技推廣,2016,32(2).
[5]馮恩英,李莉婕,黎瑞君,et al.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我國馬鈴薯生產上的應用[J]. 農技服務,2017(14):20-23.
[6]李越文. 梅州市梅縣區馬鈴薯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探討[J]. 現代農業科技,2017(9):112-112.
(作者單位:西吉縣馬建農牧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