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摘要:水資源開發是國家經濟建設,促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重點任務。但面對曾經那些因為水資源開發而帶來的生態破壞的現實案例,那些血淋淋的教育告訴我們,老路不能再走,必須重視生態保護,才能發揮水運工程建設的意義。文章重點分析水運工程所帶來的生態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水運工程;施工建設;生態環境;影響
中圖分類號:TV2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水運工程對生態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人們在水運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性,要構建和諧的水資源系統。
1、生態水運工程概述
生態水運工程是生態環保的主要工程項目之一,其具有全面、系統、持續和科學等特點。在生態水運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將水運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有效的結合為一體,并在保證滿足社會發展過程中對行業要求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發展。近年來我國水運工程建設已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水利工程也從單一和普通的狀態向科學性、持續性和系統性的方向發展。在實際水運工程建設過程中涉及到多學科的知識,生態水運工程建設還要考慮到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并與國民經濟發展緊密結合,通過采取科學的發展策略及工程和管理手段,在確保水運工程基礎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上,實現工程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2、生態水運工程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2.1施工安全經濟
生態水運工程建設需要遵循施工安全經濟的原則,安全在任何施工中都需要放在首位,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基礎上,還要盡可能的保證施工的經濟性。因此在生態水運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建立安全保障制度,明確具體的施工進程,科學對施工資源進行配置,從而實現生態水運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2.2自然生態和諧
基于生態保護視角來開展生態水運工程建設,在實際規劃建設過程中,要依托于水生態系統的規律,滿足水生態系統自我恢復功能。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仔細了解工程周圍的地形特征、河流形態和地理環境特點等,以此來保證工程與水生態系統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另外,還要遵循自然規律,將人文與自然之間實現有效結合。具體建設過程中,要盡量保留河流原始結構,進一步擴大綠色植物區域,保證地下水的有效供給,運用植物來提升水體自凈能力,確保工程維護成本的下降。
2.3整體規劃
對于生態系統而言,其生態要素之間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在生態水運工程實施整體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在考慮水文系統修復問題的基礎上,還要對水生態系統各生態要素的動態變化進行了解,基于自然生態規律為規劃的出發點,以此來保證整體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更好的凸顯出生態水運工程的環保特征。
3、水運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1水質影響
①水運工程建設改變了水流速度,由于在工程建設期間需要建立河壩,因此會導致離近河壩處的水流速度加快。此外,當進入到水運工程的運行階段后,流域面積的增加會造成水陸速度的降低,這將會直接影響到豐水期的水量,導致泄水量下降;②水運工程建設會改變當地的水文條件。當水運工程項目完工以后,河流上游的水位會提高,水動力條件發生了變化,相對應的,河流下游水位則會因斷流出現而下降,甚至還會出現河流干涸等嚴重后果;③水運工程建設會間接影響到水質。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施工行為不夠規范,工程垃圾會影響河流水質。另外,由于水運工程建設會影響到水流速度,因此會導致河流本身的自潔能力下降,大量雜質在底部沉淀,造成水質污染。
3.2噪音影響
水運工程項目的建設規模較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會應用到大量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的運作難以避免的會出現大量噪音,如果處理不當將會產生噪聲污染。此外,車輛運輸的過程中共也會產生較大的轟鳴聲,這也會對施工現場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干擾,理應得到施工團隊的高度重視。
3.3氣候影響
通過以往的水運工程項目建設可知,夏季時的建設地區溫度與未建設時存在著明顯差異,溫度下降較多,而冬季則相反。出現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水運工程建設會減少陸地面積,水面積的增加會直接影響到空氣熱量,從而直接作用到局部氣溫。相比較來看,這一變化更多出現于干旱地區。
3.4地質影響
①水運工程項目的建設規模較大,大型水庫內的水體壓力過重,過大的水體壓力會導致地殼應力增加。另外,由于水體流動性不好,會因巖層空隙被填滿而影響到地質本身的穩定性,從而引發不同程度上的地震災害;②水運工程項目會造成水位上升,從而影響到河岸兩側的土地強度,導致土質變松,造成滑坡;③水運工程建設會對施工現場的水質造成一定污染,水體在流動與滲透過程中會進一步擴大污染范圍,從而對周邊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4、水運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對策
4.1強化生態保護意識
在水運工程實際建設過程中,應當在各個方面落實生態保護意識,將生態和諧理念作為指導,對動植物原有棲息條件進行保護,避免其受到破壞及污染,使水運工程建設中可能會出現的環境污染情況得以減少。此外,還需要構建相關后續環境影響建設以及反饋機制,對于水運工程建設區域內所產生環境變化實行跟蹤調查,從而及時發現對環境所產生不良影響,及時進行糾正,盡可能降低在生態環境方面所產生危害。
4.2構建有關生態保護制度
在水運工程建設施工前,設計單位及設計人員需要依據水運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所產生影響,分析研究水運工程建設的利弊,應當因地制宜地進行規劃設計,使水運工程建設在生態環境方面所產生破壞盡可能減少。對于由于水運工程而產生的移民項目,需制定較完善移民政策,確保水運移民能夠獲取水運工程建設后所產生各種效益。此外,在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理念需要不斷加強重視及宣傳,確保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使在環境方面所造成破壞得以降低。在水運工程建設完成之后,需要盡快修復建設過程中所產生植被破壞,對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平衡進行較好保護,從而減輕對當地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
4.3運用環保材料及新興環保建設技術
在水運工程實際建設中,對于先進建設技術需積極引進,對于原有技術需不斷改善及創新,引進西方先進國家技術及經驗,依據我國環境具體特點,適當調整及改造,創造出與水運工程建設相適應的相關生態保護方案,科學合理實行水運工程建設,同時,還應當對環保材料進行合理應用,使施工過程中污染減少。
結束語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素質的提高,對未來的生活計劃和社會變遷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更加重視。人類的一切生產建設,都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開展,因為大家對未來的理想,就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降低可能出現的各類威脅隱患。雖然水運工程的積極作用突出,但本身存在的施工問題和建設特點,會給周圍的環境帶來一定的傷害,如果管理不當,還會導致生態遭到破壞,我們必須運用科學合理的解決手段,降低其不良干擾的產生,實現水運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少軍.水運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建材與裝飾,2018(27):282.
[2]陳亞光.淺談水運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中國高新區,2018(11):199.
[3]姜學文,夏虎成.水運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0):145-146.
[4]徐耀堂.水運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綜述[J].綠色環保建材,2018(05):228.
(作者單位:黑龍江水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