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東縣實驗幼兒園 趙 燕
一天,我拿著鏡子從外面走進活動室,鏡子的反光照在室內墻壁上,產生了光斑。孩子們很好奇,不停地去追捉光斑。于是,我抓住了孩子們的這一興趣點,設計制作了這個玩教具。在光源不變的前提下,控制一個變量,使幼兒感知光源與材料的關系。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索活動,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這能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也符合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有關科學領域的要求。
該游戲的主要元素為光源、材料、記錄表。在光源不變的前提下,控制一個變量,使幼兒感知光源與材料的關系。完成這個實驗既能激發幼兒積極探索,也培養了幼兒之間的合作精神,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KT板、泡沫紙、彩色卡紙、棉棒、激光燈。
我們根據光屏盤的形狀特點,將其設計成花的外形。使用了材質較硬較厚的KT板,利用圓規將其裁減成直徑為31厘米的圓形。



用鐵釘在中心點位置將木條和光屏盤釘在一起,讓光屏盤能夠轉動起來。

光源手柄處我們設計成了花莖,用綠色泡沫紙包裹好。

光屏盤的外圍用紅色泡沫紙做成花瓣。

玩法1:光的直線傳播
首先,教師打開激光燈,幼兒觀察激光燈照射到的地方,思考光是沿著什么樣的線條照射到這個地方的。然后,一名幼兒手持光源手柄,打開上面的電源,另外一名幼兒轉動光屏盤,幼兒可以共同觀察光照射在光屏盤上的路線是怎樣的。由于我們平時看不到光的傳播路線,而在這個光屏盤上,可以清楚地發現:隨意轉動光屏盤,光都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玩法2:光的反射
一名幼兒手持手柄,打開電源。另外一名幼兒在光屏盤上的中心處放置一塊小鏡子,可以發現:光從空氣照射在鏡子上后,會再反射到空氣中。這是光的反射現象。比如,生活中我們經常做的小實驗:把鏡子放在太陽光下面,光線會反射到其它地方也是這個原理。

玩法3:光的折射
一名幼兒手持手柄,打開電源。另外一名幼兒將玻璃塊插入到光屏盤的槽內,輕輕轉動光屏盤,會發現:原本直射入到玻璃塊上的光線,透過玻璃塊從另外一邊照射出來后,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這就是光的折射現象。幼兒還可以利用其它材質的材料進行嘗試,觀察會不會有光的折射現象,并記錄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