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
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公司是不是一個無法再現的個例,只能永遠的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呢?
顯然,多數人都不會這么認為。與喬布斯合作多年的廣告合作商肯·西格爾就是其中一位。在他看來,蘋果公司和喬布斯的成功絕非偶然,喬布斯把他的運營之道注入到蘋果公司的靈魂之中,這個經營之“道”就是“簡潔”。
蘋果產品外觀的簡潔風格確實是公司所秉持的核心原則的一種體現,但這只是一個外部表現而已。他所認為的“簡潔”遠遠超出了外觀與程序設計的范疇,是一種思維方式、管理模式、運營規則、交流方法等等,使得蘋果公司在喬布斯回歸之后,完全迥異于別的科技公司。
保持“簡潔”的思維,說白了,就是拒絕將這個世界看做一種復雜積累的結果。從維多利亞時代以來,進步論就成為了一種認知世界的主流思想,自然界是從簡單進化到復雜,人類文明也大致如此,龐大、復雜、疊加由此也成為大家眼里的“好”的趨勢。但是喬布斯的思維則是反向的,他首先思考的不是歷史的動向,而是當下人的需求。他認為人性的需求恰恰是渴望簡單、直接、明了,渴望從紛繁復雜的世界中獲得本質,渴望從簡潔中獲得美。
就運營方式而言,喬布斯力求簡化公司的生意。他從不喜歡用滿足任何人需求的方式規定自己的產品線,統一同類產品的性能,融入更多的功能,以最少而且最好的產品供應給目標人群,才是蘋果的選擇。所以,蘋果不像戴爾、聯想、惠普那樣,有著自己產品經理都說不清楚的產品型號和種類,也不貿然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就管理上而言,喬布斯從不喜歡大公司規則,總是直來直去。沒有規定的例會,沒有繁瑣的程序,沒有確定的層級制度,甚至沒有特別明確的部門劃分,一切趨于扁平。在管理上,喬布斯信奉“小精英團隊”的管理方式,一切都圍繞創意和意見、建議而來,照顧面子、公司民主、嚴格制度、精確流程統統都是敵人。比如在蘋果公司開會,有用的人就來參會,沒用的就滾出去,喬布斯絕不會浪費雙方的時間。再比如創意采納,有創意就直接呈上來,沒有就去想,無需部門層層審核。對于最后的決策,喬布斯更是不會去征求多數員工的意見,少數幾個他認為合適的人就可以最終做出決定。總之一句話,一切都是直奔創意而去,所有阻礙創意產生和表達的程序和制度都可以繞過甚至是廢除。
簡單甚至是粗暴的表達方式成為了家常便飯,他可以因為一個創意,贊揚別人是天才,也會因為誤闖會議室而讓其滾蛋。一切為了目標,完全可以不顧及所謂的人際規則,這是喬布斯一直貫徹的“簡潔之道”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