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全面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建設,提升江蘇南京市耕地地力水平,穩步提高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保障糧食安全,2015年南京市創建了10個耕地質量提升示范區,每個示范區面積3000畝以上。通過3年左右的項目實施,使項目區耕地地力提高0.5個等級,實現年增糧食能力50-100公斤/畝(折標準糧食)以上,示范帶動全市耕地質量提升。六合區抓此契機,選擇了馬鞍、金牛湖兩個街道土地平整后的項目區作為耕地質量提升示范區,連續3年對土地平整的耕地實施綜合培肥技術措施以提升耕地質量。
為了同步提升土壤質量與肥料利用率,在示范區開展了水稻肥料利用率試驗、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培肥基質不同數量應用效果試驗,通過反復試驗校正為下季種植提供最佳施肥方案和提升土壤有機質培肥措施。同時在兩個示范區內建立了30個耕地質量提升監測點,分別采集項目實施前后土壤樣品進行化驗分析,了解項目實施后土壤理化性狀變化情況。
六合區馬鞍耕地質量提升示范區分別被作為2016年全國、江蘇省補充耕地質量評定會議的現場,補充耕地后續培肥試驗示范得到了全國各地與會專家學者們的高度好評。
六合區耕地質量提升示范區通過采取綜合培肥措施,3年來,示范區耕地質量提升效果顯著,糧食增產和經濟收益增幅達53.8%。具體成效如下:土壤養分中有機質由項目實施前的9.65g/kg增加到項目實施后的15.5g/kg,增幅60.6%;全氮由實施前的0.67g/kg增加到實施后1.04g/kg,增幅55.2%;有效磷由實施前的7.98mg/kg增加到實施后9.57mg/kg,增幅19.9%;速效鉀由實施前的129.3mg/kg增加到實施后172.5mg/kg,增幅33.4%。水稻產量由項目實施前的400kg/畝增加到項目實施后650kg/畝,增幅62.5%;小麥產量由實施前的250kg/畝增加到實施后350kg/畝,增幅40%;年經濟收益由實施前的1560元/畝增加到實施后2400元/畝,增幅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