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劉彤
告別單打獨斗,西山“扶貧者聯盟”抱團帶動產業發展


寶雞市西山地區位于陜西最西端,轄7鎮130村,總人口13.7萬人,貧困人口7.9萬人。整個山區“八山一水一分田”,當地農戶主要以養殖業和種花椒、核桃維持生計。以往各村的農戶自產自銷,基本處于單打獨斗狀態,個別自發成立的合作社也發展緩慢。銷售渠道不暢、農產品附加值較低一直是困擾山區農戶們的難題。
一個偶然的機會,當地幾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坐到一起商量對策:“咱的土雞、核桃,這些農產品營養價值高,就是缺少平臺,沒有宣傳。獨木不成林,要不就成立一個‘第一書記’聯盟,把西山的農產品整合起來,發揮‘第一書記’的資源優勢,幫助農戶們脫貧致富!”
說干就干,2017年8月,陳倉區坪頭鎮、拓石鎮、赤沙鎮和香泉鎮8個村的“第一書記”成立了產業扶貧聯盟。“產業發展信息共享、品牌共有、市場共進、銷路共用,最終實現共贏就是我們的目的。”聯盟的發起人之一、營頭村“第一書記”朱文超說。
為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聯盟委托當地一家企業注冊了“醉美西山”商標,用于產品包裝銷售。營頭村的手工掛面原本只是農戶粗加工產品,使用“醉美西山”品牌并改變包裝后,每斤售價提高了2.5元。去年9月,溫水村1000多公斤土蜂蜜嚴重滯銷,農戶們著急上火卻不知道該怎么辦。聯盟得知后,用“醉美西山”品牌對土蜂蜜進行了包裝,最后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10元的價格銷售一空。
此外,聯盟還積極利用自身資源為農產品做推廣。朱文超說:“聯盟可以以團體的名義爭取更多優惠政策。以往以個人身份找大的銷售企業比較困難,而聯盟能協調企業與農戶、合作社的對接。”為了推銷本地花椒,寶雞市交警隊駐馬家灣村“第一書記”王毅,組織大家給花椒貼上商標后,通過交警系統進行推廣銷售,為農戶增加了不少收入。
在銷售原有農產品的同時,聯盟還積極開發柏木梳子和珍珠雞養殖產業,通過電商平臺和產品推介會等途徑銷售。目前各類產品銷售額達50萬元,帶動產業發展1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