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吉林省政府召開全省推進設施園藝產業發展現場交流會。吉林省副省長李悅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省政府副秘書長金喜雙、省農委副主任劉豐艷出席會議。
會上,白城市、公主嶺市、東豐縣政府以及吉林金豐現代農業園、榆樹金土地合作社作了典型經驗介紹。全體與會代表參觀了公主嶺懷德鎮三里堡棚膜園區、大嶺鎮君子蘭基地、恒通生態農業產業園3個設施園藝園區。
此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分析發展形勢,交流工作經驗,明確重點任務,強化推進措施,確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推動全省設施園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為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結構調整打下堅實基礎。
李悅指出,加快設施園藝產業發展,既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有效手段。特別是2017年全省啟動實施設施園藝四年發展計劃以來,設施園藝蓬勃興起、快速發展,日益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支撐和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2017年,下撥省級補助資金2.06億元,接近于2008年全省啟動“百萬畝棚膜蔬菜建設工程”以來9年投入資金的總和,直接帶動全省投入60多億元。去年,新建各類棚室31.8萬畝,約占全省設施園藝總面積的20%。新建30畝以上規模園區178個。設施園藝融資和風險防范等關鍵性問題實現突破。農安、梨樹等12個縣(市、區)開創性啟動棚室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通過“大棚貸”“政銀擔”等累計發放各類貸款4.84億元。安華、安盟保險公司在大安等5個縣(市)率先開展棚室保險業務,直接受益農戶 1000多戶。2017年,全省設施園藝產業帶動農民新增就業5.2萬人,帶動增收23.6億元,相當于全省農民每人增收196元,直接從事棚室生產農戶年平均收入達到4萬元。今年以來,在政策和市場效應驅動下,各地發展設施園藝積極性明顯提高。目前,全省簡易棚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新建各類標準棚室2.5萬畝,設施園藝栽培面積105萬畝,產量達到163.6萬噸,實現產值87億元,呈逐月上升趨勢。
當前,吉林省設施園藝產業還處在起步發展階段,一二三產融合不深、品種研發能力不強、綜合生產能力不高、標準化水平較低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們要明確目標任務,強化推進措施,加大實施力度,全面提升設施園藝產業發展水平。要高度重視設施園藝產業發展。設施園藝產業具有可塑性強、綜合效益高、生態環保、抗風險能力強等特點,是農業領域極具潛力的“朝陽產業”;要因地制宜搞好頂層規劃設計。推進設施園藝產業發展,必須要搞好統籌規劃和戰略布局。各地要按照省里“九區五線一中心”的總體布局,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各具特色的產業;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要提升金融創新服務能力。這是推進設施園藝產業加快發展的關鍵。要鞏固已有成果,把“點”上的好經驗轉化為“面”上的普遍做法;要繼續抓好政策和典型模式宣傳。要推廣“致富模式”。重點培養宣傳一批“企業+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帶戶致富模式,搞好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的復制推廣,讓設施園藝產業在全省遍地開花、競相發展;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推進設施園藝產業發展合力。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設施園藝工作的領導,把這項工作放在政府議事日程中。農業部門要發揮牽頭部門作用,搞好技術指導、品種選定、市場對接等服務。
全省各市(州)、各縣(市、區)政府、長白山管委會有關負責同志,省直各相關部門,農擔、保險、銀信等單位負責同志,各縣(市、區)農業(特產)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各地設施園藝生產經營主體代表等300多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