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巍 李春維 廖福琴 盧春生 張添運
(福建省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 龍巖364000)
福建龍巖咸酥花生是我國的一個特色產品,從明朝萬歷年間就有生產,由傳統的地方工藝發展而來,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龍巖市農業八大主導產業之一,為閩西“八大鮮、八大珍”之一,常年加工量2.8萬t,產值2億多元。然而在咸酥花生產業化生產中,也存在著問題與不足:品種雜、亂、差,缺少專用品種的種子繁育和加工專用原料的生產基地,造成企業生產用的原料質量無法保證,生產的產品質量低劣,市場競爭力不強。因此,隨著種植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生產中迫切需要品質優、產量高、抗性強、適應性廣的食用加工型花生新品種(品系)。
本試驗旨在以鑒定評價新選育和認定的花生品種(系)的豐產性、穩產性、抗病(逆)性等方面,為花生生產提供真實、可靠、價值高的試驗依據,為大規模花生種植和咸酥花生加工用種提供參考。
1.1.1 參試品系
由福建省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花生品種(品系)5個:龍花163、龍花243、龍花128、龍花13、龍花106;引進的品種10個:臺南選9號,臺南11,臺南13,臺南14、湛油55、粵油13、汕油212、粵油52、汕油188、粵油9號為參試品系,對照品種(CK)為泉花7號。
1.1.2 試驗方法
試驗地點設在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龍門試驗基地,土壤為輕沙壤土,前作水稻,隨機排列,3次重復。畦寬(帶溝)1m,小區面積6.67m2,株行距12cm×50cm,雙行2粒穴播,周圍設保護行,防蟲不防病。3月30日播種,整個花生生長周期采用一次性全層施肥法,施用氮、磷、鉀各15%的復合肥,不追肥,施肥量為100kg/667m2,施用丁草胺除雜草,花生下針及結莢期采用人工除草。
出苗后調查出苗率,觀察記載生物學特征與生育期,收獲前每小區取樣進行考種,測定一系列生物學參數,具體見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知,龍花128和汕油212生育期較短,臺南13和粵油52最長為123d;抗旱性普遍達到中和強的水平;抗倒性方面,臺南11和臺南13偏弱;所有參試品種(系)生長勢良好。

表1 參試花生品系生育期及生物學特性對比

續表 參試花生品系生育期及生物學特性對比
從表2可知,參試品種(系)中,湛油55主莖最高,達56.8cm,最矮的是龍花243為43.3cm。有效分枝數最多的是汕油212,有6.9個,有效分枝數最少的是湛油55,僅3.1個。在飽果率方面,臺南選9號最高,達87.2%,臺南11最低,為75.2%。龍花163的雙仁率在所有參試品種(系)中最高,為87.3%,最低的是臺南14,僅76.9%,雙仁率高于80%是選育加工型咸酥花生的重要指標之一,出仁率標志著花生商品率的高低,出仁率最高的是臺南14達75.3%。從農藝性狀綜合考量,龍花163、龍花243、龍花128、湛油55、汕油188、粵油9號,可作進一步觀察試驗,湛油55各指標均超越對照泉花7號,表現良好,可優先考慮用作咸酥花生加工試驗。

表2 參試花生品種(系)農藝性狀對比
從表3可知,百果重最重的是龍花128,達208.5g,龍花163、龍花243、龍花106、汕油212、汕油188達到加工型花生品種(品系)的百果重160~180g的標準,可進一步試驗。百仁重最重的是汕油212,達86.6g,最輕的是臺南選9號,僅56.2g。所有參試品系中,龍花163產量最高,單產達3810 kg/hm2,比對照泉花7號(CK)高出20.6%,粵油9號排名第2,此外龍花13、龍花106、臺南選9號、臺南11、臺南13、臺南14和汕油212,均不及對照。

表3 參試品種(系)豐產性及產量對比
產量最高,為3810 kg/hm2,比對照增產20.57%,居參試品種(系)第1;百果重180.1g,出仁率67.1%;葉色中綠,株型直立松散,莢果縮溢較深,網紋深,種皮粉紅色,生長勢強,抗逆性強,果形整齊、果型大小適中,百果重介于160~180g之間,果殼厚度適中,適合作為咸酥花生加工原料。
產量為3670 kg/hm2,比對照增產16.14%,居參試品種(系)第3;百果重179.2g,出仁率68.4%;葉色深綠,株型直立緊湊,莢果縮溢深,網紋深,種皮粉紅色,生長勢強,抗逆性強,果形整齊、果型大小適中,百果重介于160~180g之間,果殼厚度適中,適合作為咸酥花生加工原料。
產量為3560 kg/hm2,比對照增產12.66%,居參試品種(系)第4;百果重178.3g,出仁率70.7%,居參試品種(系)第2,出仁率高,標志著品種種植經濟效益高;葉色淺綠,株型直立緊湊,莢果縮溢較深,網紋較深,種皮粉紅色,生長勢中,抗逆性強,果形整齊、果型大小適中,百果重介于160~180g之間,果殼厚度中等偏薄,且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品種泉花7號(CK),是本次試驗中作為咸酥花生加工的最優原料。
產量為3700 kg/hm2,比對照增產17.09%,居參試品種(系)第2;百果重203.5g,出仁率70.9%,居參試品種(系)第1,是所有參試品種(系)中商品率最高的品種;葉色中綠,株型直立緊湊,莢果縮溢中深,網紋較深,種皮粉紅色,生長勢強,抗逆性強,果形整齊、果大、果殼厚度稍厚,適合用為鮮食花生加工原料。
[1]江巍,吳燁,盧春生,李春維.食用加工型花生品系篩選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2(7):91-92.
[2]林蕓.秋花生新品系比較試驗[J].福建農業科技,201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