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佳佳
(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耕地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高效運行,陜西省現階段正處于全面構建小康社會的進程之中,經濟社會和新城城鎮化、工業化的持續推進與快速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在平衡土地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提下更是拉動了經濟增長,為“占優補優”政策提供建設基礎和經濟支撐?,F階段,陜南、陜北后備資源類型均為難利用地,開發難度大,工程建設成本高,實施的可行性較小。而渭南段黃河灘地由于黃河主流偏導,大面積水田兼濕地亟待土地整治,且當地光熱資源充足,地勢相對平坦,水資源較為豐富,沿黃灘地開發成為耕地的潛力明顯[1]。本文主要介紹了土方平衡技術在黃河沙灘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應用,旨在為類似沙灘地土地整治工程提供寶貴經驗。
本項目選址于渭南段,項目區位于黃、渭河谷地帶,地貌類型為河漫灘和河流一級階地。地勢基本平坦,由北向南微傾,地面坡降小于1‰。項目區高出河面2~6m,標高324~332m,土層分布不均,深淺不一,質地較輕,耕性良好。表層土壤粘粒含量較高,土壤質地為粉壤土,當容重在1.6~1.7g/cm3時,土體飽和導水率10.2~14.3cm/d,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8.10g/kg,全氮平均含量0.45g/kg,有效磷平均含量5.8mg/kg,有效硅平均含量63.5mg/kg;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206mg/kg,處于很豐富水平,土體的重金屬鉻、鎳、銅、鋅、砷、鎘、鉛、硒、汞等平均含量符合土壤環境質量第二級標準。為達到經濟化施工,本工程不外購土源,利用項目區原有土方達到場內土方平衡要求。
區別于傳統的沙灘地土地平整工程,項目區施工中無客土回填工序,但增加了表土剝離工序、表土回填工序。項目區主要施工工序為:清表—表土剝離—沙方調運—沙方操平—原基礎碾壓—土方調運—土方操平。其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

圖1 施工工藝流程圖
表土剝離前,應先將項目區原地貌基礎上雜草、碎石、垃圾等雜物清除干凈。表土剝離時,由于項目區土層厚度分布不均勻,部分地塊的土層較厚而部分地塊基本無土層,在進行表土剝離過程中會導致部分地塊取土深度較大,而部分地塊未進行取土,為確定項目區土方量,需先對項目區內土層厚度進行普探工作,并利用方格網法和三角網法對土方量進行統計,最終確定項目區內剝離土壤土方量。根據剝離土壤土方量與回覆土壤土方量計算結果,進行土方量平衡分析,并作出如下調整:當剝離量大于回覆量時,應選擇局部區域棄土或增加覆土厚度。當剝離量小于回覆量時,應選擇附近區域取土或減小覆土厚度。對于耕作層土壤稀少或貧瘠的地區,可在剝離耕作層土壤的基礎上,增加土壤質地較好的犁底層和心層土的剝離量,直到實際剝離量和覆土量基本平衡[2]。項目區原地形圖見圖2,項目區內土層分布圖見圖3。

圖2 原地形圖

圖3 土層厚度分布圖
在沙方調運前,應利用表土剝離后高程進行沙方平衡計算,調運過程中應保證工作量最小,運距最短,工效最高,沙方操平后田面坡度應滿足坡度要求。在沙方平整前,一般采用方格網法計算沙方平整時的工程量[3]。其基本思路是:確定沙方平整后的設計標高,再由田面設計標高和原地面標高之差,計算出田塊內各個方格角點的施工高度,即沙方的挖填高度,并根據沙方的挖填高度計算整個區域內的挖方和填方工程量。最后根據挖方、填方量的大小,對挖方、填方進行平衡調配,并根據工程的總體規劃、規模大小、工期要求、沙方施工機械設備條件等,擬定沙方調配方案。沙方調運到制定田塊內,應立即進行操平工作,并對操平后的田塊進行碾壓,操平后田塊內高差應保持在±3cm內,以達到田塊的保水、保肥性[4]。
在土方調運前,應對各田塊內土方剝離量進行測量統計,利用剝離土方量與各田塊覆土量做出土方調配方案設計。其主要內容主要包括:劃分土方調配區、計算土方調配區的平均運距、確定土方調配的最優調配方案及編制土方調配成果圖表[5]。調配方案力求做到就近調配,運距最短;選擇適當的調配路線、運輸路線,以方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借土、棄土時,應少占或不占農田。在土方運輸過程中應采用自卸汽車運輸,必須在操作區域內指定的運輸路線上運輸。倒土時,應保持同一個方向以后退的方式進行卸土,并配合鏟車和推土機推平,同時應避免自卸汽車和輪式鏟車對剝離土壤的碾壓,操平后田塊內高差應控制在±3cm內。
區別于傳統的土地整治客土回填工程,土方平衡技術最大優點在于施工成本較低、土壤利用率較高。但在施工過程中,其移動土方量、沙方量較大,因此需要精確地移動沙方、土方量計算方法及較優的調配方案。本文以渭南段項目為例,主要介紹了土方平衡技術在沙灘地土地整治工程的應用過程,旨在為今后類似土地整治工程提供借鑒及參考,實現黃河沙灘地土地整治的高技術、高效率治理。
[1]童偉,李玲.河道灘涂地土體剖面重構技術研究[J].西部大開發(土地開發工程研究),2017,2(7):39-43.
[2]牛光輝,彭梓淦,譚曉.關于表土剝離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14(4):20-22.
[3]廖小延,熊俊杰.方格網法計算土方量的應用分析[J].城市勘測,2015(1):155-158.
[4]張永鋒.土體有機重構在黃河西岸(小北干流區域)土地生態環境恢復整治工程中的應用[J].西部大開發(土地開發工程研究),2016(3):33-38.
[5]李松濤,余明全,陳常優.土地平整中土方調配的快速實現方法[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6):675-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