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
美國總統特朗普此番置全球自由貿易體制于不顧,違背市場規則,揮動貿易大棒“單挑”全球,將貿易戰火延燒至全世界,與他的地緣經濟新思維有很大關系。
地緣經濟是相對于地緣政治而言的。在新的國際秩序下,新興國家、新興市場興起,引發各國競相爭奪國際市場占有率。國家間對抗,由過去的政治、軍事領域愈發轉向現在的經濟、貨幣領域。越來越多的國家傾向于以區域性經貿協議取代軍事聯盟,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通過貿易武器、金融武器、大宗商品價格和貨幣匯率等手段打擊敵對國家,以消耗對方經濟、政治基礎。越來越多的國家相信通過制裁它國,逼它國讓步乃至屈服比軍事打擊更有力、有效。簡而言之,地緣經濟實質就是搶奪、霸占市場,誰擁有國際市場,誰就能主導世界新秩序。
對于曾長期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的特朗普而言,對地緣政治無疑較為陌生,但對地緣經濟的模式則非常熟悉,因此自出任總統以來,他已將地緣經濟的“套路”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可能會認為,國際貿易市場、金融市場仍在美國主導、仍被美國霸占的情況下,即使貿易戰開打,處于劣勢的它國也會盡量保持在小規模,而非全面開打,尤其美國制裁是分階段進行的,這讓雙方還有談判空間,邊打邊談,且特朗普相信它國在談判過程中愿意繼續讓利的機會很高。
何況,特朗普還錯誤地認為,這種不斷折騰全球貿易和經濟的地緣經濟新思維,還成功刺激了美股上漲、降低失業率,將非常有利于他連任。
具體來說,每當國際貿易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動蕩時,美股、美債此類美元資產通常是國際投資人首先想到的避險資產,由于投資美國股市需要用美元,這可能造成美元的需求在不斷增加,美元指數的上漲。美元的強勢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對于美國股市上漲的信心,會吸引國外資本更多流向美國股市,從而進一步推動美國股市持續上漲。
在就業市場方面,特朗普認為,居于避險的考慮和減稅政策,令越來越多的資金、企業回美或赴美投資,帶來新就業機會。據今年5月最新數據,美國新增就業22.3萬人,失業率下降到3.8%,創18年來新低。而且,3.8%的失業率只是一個經濟學上的數據,在實踐中,3.8%左右失業率已意味著勞動力市場基本上供需平衡了,3%以下,則是供少于求了。如果美國失業率未來繼續創新低,特朗普連任的概率將更大。
美國經濟的復蘇和就業率增長的基礎并不牢固,外界也不看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下的美國經濟前景,但特朗普暫時嘗到了“甜頭”。面對他不斷折騰全球貿易和經濟的地緣經濟新思維,我們一方面需要清醒認識其今后有可能不斷在貿易、金融、高科技等領域對我國乃至對全球各國找碴,令摩擦不斷的現實。另一方面,則要有所準備,地緣經濟新秩序下,我們未來的應對之策,除了盡快徹底啟動、擴大內需,盡快發展高科技掌握核心技術之外,也可以考慮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沿線國家打造新的經貿機制加強合作,以減輕美國地緣經濟所帶來的影響。▲
(作者是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環球時報20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