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師生對話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在追求對話的教學中,課堂提問引起了眾多教師的重視。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種靈活巧妙的教學藝術。眾所周知,提問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手段,語文課堂提問是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學習課文語言、掌握歸納學習方法的有效途徑,也有助于教師啟迪學生思維和調節課堂氛圍。本文淺述了初中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課堂提問的相關原則并嘗試提出一些提問技能。結合相關教學方式討論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提問的有效藝術策略,以促進初中語文課堂走向高效率、高質量教學為主要目的,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課堂提問 藝術 策略 技巧 方式
一.課堂提問藝術概述
(一)提問的意義
提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提問具有激疑啟思、集中注意、評價反饋、組織教學等主要功能,注重課堂提問藝術的運用,能夠打破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營造輕松、有趣、愉悅的學習環境。如何靈活地將提問藝術融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成為當前許多語文教師探討的重要話題。提問本身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是與教學本身俱來,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不僅要會設計問題,更要會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問題,做到設計精煉,運用巧妙。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的運用提問藝術,對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大意義。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也就是備課的時候就要設計好本堂課的相關問題,良好的提問藝術設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思路得到更好的擴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潛能得到相應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同時,其分析能力以及合作創新能力都能夠得到培養。課堂提問策略的良好運用,不僅有利于逐漸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進語文綜合探究學習,也有利于師生情感的互動,以便于逐漸改變傳統課堂中“滿堂灌”“滿堂訓”“滿堂問”的枯燥單一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愛上語文,提高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質量,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提問的藝術策略,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靈活地將提問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提問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減輕學生的壓力,使其獲得身心的快樂和享受。
(二)提問要有合理的結構
所謂提問結構要合理,也就是說在語文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不僅要基于語文基礎知識、基于學生學情、基于當堂課的教學目標,更要符合語言、文學的邏輯思維,這樣設計出來的問題才能環環相扣,聯系更加緊密。提問本身是一個啟發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最初根據課文內容拋磚引玉式提出一個問題,屬于提問的最初階段,也就是我們將常說的引入階段。之后教師又繼續給予學生提示并追問,這是教師根據引入階段學生的反應反饋,采取的相應行動,而采取相應行動之前,教師要根據學生最初反應給出的回答進行分析思考,只有分析思考正確,采取相應行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就是第二階段的介入階段。經過循序漸進的啟發、提示、追問,學生的回答漸漸接近或者基本接近教師期望的答案,教師進行總結評價時,便是提問的接受階段了。所以根據以上分析,提問要嚴謹合理,結構符合邏輯,可以通過以下四點具體體現:1.提出問題;2.意圖決定;3.相應行動;4.評價總結。
二.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從宏觀上說:課堂提問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手段,提問作為一種基本的教學形式,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大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對課堂提問不夠重視,不能明確提問的意義及原則,對課堂提問深入研讀設計的熱情度不夠高,只是為了講課而提問,不是為了學生理解弄懂而設計提問,課堂提問流于形式;只是為片面地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大部分教師不會根據課標要求而去設計運用各種提問的切實可行的教案,在課堂教學中也不能綜合運用多種提問類型,課堂提問的效用得不到保證。
從微觀上說:課堂提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情、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提問,許多教師提問針對性不強,做不到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分層次提問,不能把簡單問題和復雜問題相結合,教師拋出一個問題,可能只有一兩個同學可以理解,大部分不能理解,教師根據一兩個學生回答就給出結論,以偏概全,不能顧及所有學生。提問沒有層次、缺乏趣味性,學生不愿傾聽、不愛回答,造成課堂無效提問。
三.課堂提問中問題的成因分析
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問題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
首先,從學生角度分析,初中生處于特殊年齡階段,生理心理都處于發展期,叛逆心理比較重,課堂注意力低,假如教師提出的問題單一乏味,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心理上處于敏感期,教師提問問題過難,大部分學生對答案模糊、不會答,礙于面子怕答錯會選擇避而不答,或者為了避免出丑,一部分學生“會而不敢答”。課堂中學生自己本身缺乏主體意識,只是為了應付學業壓力,機械被動的在學習,缺乏主動學習、研究的精神,思維方式固化,只愿意接受,不愿意動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初中生學情不一樣,學生水平存在差距,對于問題的認知有不同看法,假如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顧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久而久之,會有大部分學生不愿意回答問題,提問過于簡單,成績優秀的學生不屑回答;提問過難,成績弱一點的學生不會回答,慢慢失去信心,會導致課堂效率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學生自身水平也是造成課堂提問存在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從教師角度分析,由于大部分教師的專業背景不一樣,自身技能素養不足,沒有經過專門的技能訓練學習,對課堂提問藝術策略沒有深入研究過,或者教學任務繁重、教學壓力大,沒有時間深入研究課堂提問藝術的優勢,對于教學知識機械的在完成任務,提問流于形式化。剛剛畢業的任教的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經驗缺乏,對新課標沒有做過精細分析研究,對課堂提問角度、廣度、難度把握不好,導致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多種問題。
四.課堂提問應遵循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維度,教師必須用自己系統精細的提問設計,去激發學生的內心的求知欲。因此,為了使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更好的效應,設計問題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一)提問應遵循目的性原則
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提問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比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提出的問題首先應該對教學目標進行思考推敲,分析如何設計問題更有針對性、如何使拋出的問題突出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思維始終指向教學目標。
(二)提問應遵循啟發性原則
好的提問不是膚淺隨意的提問,學生只會不經大腦的用“是”或“不是”“會”或“不會”來敷衍的回答,而是能夠啟發學生靈感,引導學生去積極思考、主動質疑探究,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三)提問應遵循明確性原則
所謂明確也就是說提問的內容要明確以及提問時的語言表述要準確,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問題、認真思考問題、主動去探究問題。
(四)提問應遵循普遍性原則
提問應考慮學生的成績總體水平差異,提問題時應該兼顧所有學生,不是僅僅為一兩個或者少部分學生而提問,遵循普遍性原則是課堂提問的最根本原則。
五.課堂提問藝術策略——幾種常用提問技巧
(一)直接式提問
這是一種以正面提問的方式,簡潔明了直擊主題,使學生易于理解,方便及時思維立即反應作答,這種提問方式存在的不足是啟發引導性不強,適合本身具有一定難度或者答案內容涉及較廣的問題,此類問題不應再設置理解障礙,以直接式為好。
(二)婉曲式提問
這種提問方式應就問題的表達而靈活運用,是一種與直接式提問相反的提問方式,不是就問題本身做出正面提問,而是變換提問的角度或者改變提問的方式。婉曲式提問可以變直線思維為曲線思維,由于發問方式靈活多樣,具有啟發性,更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思維。此類問題適合本身難度不大或者答案內容涉及面不廣的問題,但教學內容也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水平而設計問題。
(三)疏導式提問
這種提問方式注重于梳理問題脈絡,注重問題本身的內在邏輯性,使問題之間聯系緊密、環環相扣。在提問過程中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由探究質疑,以學生自由討論為主體,教師及時提醒、疏導、糾正。這種提問方式也應該根據文體類型、文章難易程度靈活掌握。
(四)考察式提問
這種提問方式側重于對學生舊知識的記憶情況進行了解和考察,多用于第二、三課時對第一課時前面所學知識的溫故,便于第二課時繼續延伸拓展新知識;也可用于期中檢測、期末復習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考察式提問,帶領學生統一復習重點、加強重要考點的記憶。考察式提問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有利于檢查學習效果,深化教學內容。
(五)磋商式提問
這是一種比較民主的提問方式,教師以商量的語氣進行提問或者提出要求,師生一起研究探討出問題的答案并共同作出總結。這樣提問更加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體現教學民主性,符合新課標要求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沒有將教師的思維強加給學生,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被動思維為主動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需要注意的是,磋商式提問在知識類問答中要謹慎使用。
(六)設疑式提問
設疑式提問不是簡單的疑問、反問,而是提出的問題本身存在疑點或者存在謬誤的命題,這樣可以引起學生深入思考。這種提問方式啟發性很強,有利于引起學生注意以及學生對所學內容更準確的理解,特別是激發了學生思考和發表自己見解的欲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思維能力、辨別比較思維能力,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都得到一定的發展。提問時要注意與教學重難點緊密聯系。
(七)擴展式提問
擴展式提問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聯想思維、想象思維等。擴展式提問提出的問題好比數學知識中的一條射線的原點,可以在圓周360度范圍內向任何方向發出,從原點出發,學生可以向不同方向尋求答案,因而答案不要求必須統一,言之有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提問方式多用于能力訓練提升方面的題,需要根據課標要求、文體類型、教材類型靈活運用。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課堂教學中體提問藝術的靈活掌握十分重要。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不僅給課堂帶來了生氣,也改變了以往的“滿堂灌”“滿堂問”教學的那種單一傳統教學模式,課堂提問藝術針對學生思維的特點和認識規律,促使學生合理地調動思維,開動大腦,符合語文核心素養的理念。而且有利于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探究的樂趣、審美的樂趣、認識的樂趣、創造的樂趣等等。相反,假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上課冷漠呆板,提問單調乏味,不會合理運用提問的教學機智,那么學生聽課也肯定會冷漠無趣、對回答問題也毫無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提問藝術的積極作用,根據教材、文體合理設計提問,這樣才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史潔瑩,劉小禾.中學教師微格教學培訓叢書(語文)講解技能提問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普中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Z].2016.09
[3]黃偉.提問與對話:有效教學的入口與路徑[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05
[4]丹東尼奧(Dantonio, M),宋玲譯.課堂提問的藝術:發展教師的有效提問技能[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07
(作者介紹:韓月喬,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教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