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
摘 要:我國加大了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通過構建路橋交通網絡將各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抱箍技術在道路和橋梁施工中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的質量和效益。相較于傳統的施工技術抱箍技術有效的彌補了以往傳統技術中的缺陷。本文在分析抱箍技術特點的基礎上對抱箍技術應用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著重對抱箍技術抱箍技術應用于道路橋梁施工中的技術難題進行分析,對積極做好抱箍技術的應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抱箍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過長期的經濟發展我國經濟一直以較高的增速而引領世界經濟增長。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需要積極做好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用以增強“內功”,為今后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抱箍技術是一種在道路橋梁施工中的重要技術,抱箍技術通過技術革新和發展解決了以前各類技術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從而能夠保障道路橋梁施工能夠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在抱箍技術的應用中需要積極做好抱箍技術應用所存在問題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來保障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
1 路橋施工中抱箍技術的特點
路橋施工中所采用的抱箍技術主要指的是借助于相應的鋼板通過對路橋施工中的蓋梁施建載荷進行合理的處理使得通過鋼板所施加的載荷能夠直接作用于路橋的墩柱之上,確保路橋施工的施工質量。在抱箍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其核心關鍵在于做好摩擦力的傳遞。蓋梁施建荷載其在傳統的施工作業中主要利用的是底模來將荷載傳遞至路橋墩柱外部支架處,由于大量載荷的施加需要確保墩柱外的支架具有較高的強度,支架只有具有較高的強度才能在蓋梁荷載的作用下保持較高的穩定性,而支架、鋼模的穩定性則直接影響著路橋施工的施工質量。在對路橋蓋梁的施工中其主要有墩柱預孔鋼棒、滿堂支架和抱箍技術三大核心技術。三大核心技術中的前兩項技術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其中墩柱預孔鋼棒技術是通過在路橋墩柱下預開孔道,將鋼管插入到孔道中后再在其上進行蓋梁施工,而后續路橋墩柱施工所施加的載荷則由鋼管來進行承受,待到路橋橋體初現即可拆除路橋的相應支架。墩柱預孔鋼棒施工技術施工簡單對裝備要求較低。不足之處則是施工周期較長且要求較高的施工環境。而隨著橋梁所施工河流流量的增加施工的難度也在成倍增加。抱箍技術的應用即可有效的彌補傳統施工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抱箍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和實用性,抱箍技術的這一特點使得這一技術能夠獲得廣泛的應用。抱箍技術的特點決定了其在施工中所采用的鋼的強度必須要能夠具有較高的抗變形能力。一般來說,抱箍技術所形成的抱箍結構多借助于的是一對厚度超過8mm的半圓形鋼板在銜接處采用螺栓進行銜接,從而使得抱箍結構能夠與墩柱之間形成緊密的結合。
抱箍技術在路橋施工中有著較為良好的應用。在抱箍技術的施工應用中有著以下幾方面的優勢:(1)抱箍技術在路橋施工中具有極高的適應度,在應用抱箍技術時無須較高的施工場地要求且在各種環境、場地、地基情況下均能取得較為良好的應用效果。尤其是在山溝、江河、軟土基等復雜施工環境和條件下進行路橋施工時能夠取得較為良好的應用效果。此外,抱箍技術的應用并未有明確的路橋墩柱高度限制,因此在路橋施工時應用能夠具有較高的可調控性和靈活性。因此在路橋施工時通過因地制宜調控即可。抱箍技術應用于路橋施工時除了具有較為良好的適應性外,其施工操作更加具有便捷性和經濟性。在抱箍技術的應用中對于工序、施建所使用的各種材料都較為簡單便于在野外復雜工況條件下進行施工作業。抱箍技術良好的施工應用性能夠有效地降低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提升路橋施工的施工效率、削減施工投入確保路橋施工能夠有序、高效的進行。抱箍技術除了具有良好的施工工序和良好的適應性外,抱箍技術的應用還能夠改善路橋工程的外觀呈現效果,借助于抱箍技術能夠有效地擺脫傳統路橋施工技術中所存在的對于支架支撐的依賴性,有效地避免了觸碰或是鉆孔作業對路橋外觀所帶來的影響。抱箍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路橋工程對于工程外觀完整性的訴求,在確保路橋施工建設質量的同時取得更加良好的綜合經濟效益。
2 積極做好抱箍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
路橋施工涉及大量的施工工序和繁復的施工技術。為確保路橋施工的施工質量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建預設,通過制定合理的施建規劃來對路橋施工進行合理、高效的安排用以確保路橋施工的施工質量。在路橋施工安排中首先需要做好路橋施工場地的清潔、施工設備的檢修維護以及路橋施工進場材料的檢查,做好路橋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抱箍技術的實踐應用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環節:(1)抱箍的制造環節,在抱箍的制造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抱箍的內徑大小進行確定,抱箍的內徑大小與混凝土圓柱之間的距離約為1cm~2cm,抱箍與混凝土圓柱之間銜接處的平面必須要保持平整,銜接板需要采用高強度的鋼材進行制造,并在其上附加橡膠板。抱箍的制造所使用的板材約為11cm。在完成了對于抱箍材料的下料后需要對各板材進行焊接,對于焊接的質量需要進行嚴格的把控,避免出現夾渣、氣孔、焊縫有漏點等的情況。對于抱箍上螺栓孔道的打孔需要確保其精度。在完成了抱箍的制造后需要做好抱箍預裝質量的控制,抱箍的預裝一般是從路橋橋墩的底端開始的需要在各銜接處鋪墊薄橡膠墊用以使得抱箍銜接處獲得較為良好的平整效果。在抱箍預裝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抱箍螺栓擰緊度的控制,對于螺栓的擰緊采取分3層作業的方式:首次擰緊作業在抱箍預裝完成后進行,待到抱箍預裝首次擰緊完成3日后再次對螺栓進行擰緊作業,最后一次對于螺栓的擰緊則是在路橋墩柱加壓抱箍后進行。在對抱箍進行擰緊作業前需要對各項指標進行檢測,確保各項指標合格后方可進行擰緊作業。在加壓之后還需要加強對于抱箍施工的檢測,預防下沉缺陷,明確凸顯抱箍位置線并定期做線控記錄。對于出現問題的區段需要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解決。在抱箍技術應用時的吊裝施工時在預裝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下進行的,待到路橋墩柱混凝土施建完成后并達到所需要的強度后方可進行吊裝作業,吊裝施工中抱箍施工人員通過擰緊螺栓,將銜接板沿橋梁向進行鋪設用以支撐各類施建物件的暫時載荷。在吊裝完成后需要及時檢查下沉量,如有下沉量需要及時的對下沉程度進行檢測記錄。在抱箍施工中的抱箍載荷環節其主要承受于來自鋼筋、混凝土的載荷壓力,在完成抱箍吊裝后即可進行蓋梁模板的安裝與螺栓的擰緊,在這一施工中需要對抱箍的下沉進行觀測,如有下沉則需停止進一步的施建,如無下沉則進行后續的鋼筋吊裝、螺栓連接等作業。在這一環節的施工中需要注意做好下沉的觀測。完成了上述施工后需要對抱箍進行拆卸作業,拆卸施工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確保拆卸的安全性。
結語
抱箍技術是路橋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技術之一,抱箍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在分析抱箍技術特點的基礎上對抱箍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介紹。
參考文獻
[1]蔣周萍,葉維澤.橋梁蓋梁抱箍法施工及計算[J].民營科技, 2010(6):78-79.
[2]鐘書興.懸臂抱箍法在某大橋獨柱蓋梁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4):25-26.
[3]朱清華.蓋梁抱箍設計計算方法[J].西部探礦工程,2007(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