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隨著一陣陣沉悶的爆炸聲,位于朝鮮東北部的豐溪里核試驗場內,多條核試驗坑道被爆破。在包括新華社記者在內的國際記者團的見證下,朝方正式宣布廢棄這一核試驗場。據資料顯示,豐溪里核試驗場是朝鮮發展核武的重要象征,朝鮮先后在這里進行過6次核試驗。

金正恩此次表態是朝鮮13年來首次對外披露北部核試驗場
然而,就在全球矚目半島問題恐有突破性進展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決定取消原定于6月中旬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稱,因近期朝鮮表示出的“公開敵意”,他決定取消原定于6月中旬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的會晤。
白宮當天早上發布了一封特朗普致金正恩的公開信。特朗普在信中說,他十分期待與金正恩的會面,但朝方在近日展現出“極大怒氣與公開敵意”,他認為當前已不適合舉行這次計劃已久的會晤。特朗普還說,他認為朝方此次“錯失良機”,但仍期待未來能與金正恩會面。他感到自己與金正恩已建立起良好的對話,而最終真正起作用的仍將是對話。
按照10天前朝鮮對外發布的消息,朝鮮于5月23日至25日之間舉行北部核試驗場的廢棄儀式,并邀請國際記者團前來觀摩采訪。24日上午,包括中國記者在內的5國記者團抵達豐溪里核試驗場,當地天氣良好。數個小時后,廢棄儀式舉行,這處被普遍認為是朝鮮唯一的核試驗場冒出白色煙霧。
當天上午,朝鮮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在核試驗場向媒體記者表示,核試驗場共有4條坑道,一號坑道在2006年進行第一次核試驗后已被炸毀廢棄。2009年至2017年進行第二次至第六次核試驗的二號坑道以及已經完工并隨時可以用于核試驗的三號和四號坑道,將采取坑道內部和入口多點同時爆破方式進行破壞,并邀請記者在爆破前到坑道入口現場采訪。
在朝鮮官方文件中被稱為“北部核試驗場”的豐溪里核試驗場,位于朝鮮東北部地區的咸鏡北道吉州郡,距離中國邊境最近處只有100多公里,是朝鮮進行歷次核試驗的地點,也是目前外界所知的朝鮮唯一的核試驗場地。
2018年4月20日,朝鮮勞動黨七屆三中全會決議宣布,將廢除北部核試驗場,隨后朝鮮外務省將公開關閉試驗場的日期定在5月23日到25日。4月27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越過“三八線”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晤期間主動提起北部核試驗場。
據青瓦臺國民溝通首席秘書尹永燦透露,朝鮮領導人表示:“外界稱朝鮮廢棄的是無法使用的核試驗場,實際上有兩條比之前更大的坑道,且狀況十分良好。”金正恩的表態是朝鮮13年來首次披露北部核試驗場的具體情況。
豐溪里核試驗場是朝鮮發展核武的重要象征。200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朝鮮先后在豐溪里試驗場進行了6次核試驗。爆破活動結束后,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在被炸毀的坑道入口發表聲明。聲明強調,以透明方式廢棄核試驗場,是朝鮮政府為了半島和世界和平安全而主動采取的努力。
為什么朝鮮會選在這個時間點宣布要“停止一切核試驗”?吉林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朝韓問題專家王生認為,金正恩在平昌冬奧會期間朝韓的良性互動中,以及中朝首腦會談中都曾表示過無核化意向。這一次朝鮮方面宣布放棄核試驗的決定時間點比較特殊,27日就要進行朝韓首腦會談,19日又剛剛開通了首腦熱線,朝方的決定給未來的朝韓首腦會談以及美朝首腦會談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朝鮮很明確,就是讓外界放棄‘朝鮮在棄核問題上模棱兩可的印象,表明自身在棄核問題上的決心?!?/p>

王生表示,朝鮮方面之前一直想通過發展核導,和美國談判來保證自己的安全訴求,但經過這么多年的博弈,朝鮮發現美國在這方面并沒有誠意,所以之前朝鮮在往“擁核”方向發展。后來,由于各方在半島無核化方面的決心和意志是非常堅定的,面對著聯合國框架下的國際制裁,朝鮮也漸漸意識到“擁核”之路很不現實,通過第六次核試驗和火星-15型洲際彈道導彈試驗的成功,朝鮮在跟美國談判時更有信心,所以這時候開啟談判時機比較成熟,也符合朝鮮之前的設想。
“棄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完成”,王生告訴記者,王毅部長曾提出堅持分階段、同步走、一攬子解決的推進思路,各方的表態似乎又回到了2005年“919共同聲明”方案的核心意思,合理均衡地來解決各方的利益關切問題?!熬唧w說來,實現‘棄核還要廢除一些核設施、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督等后續事務,需要一個詳細的‘棄核計劃,朝鮮的聲明相當于把大方向點出來了,‘我把底牌交給你們,讓你們吃一個定心丸,這是一個比較積極的信號,接下來就看美韓方面的良性呼應了?!?/p>
《華爾街日報》周三曾援引一名韓國官員的話說,韓國將會推動朝韓雙方簽訂一個更為持久的和平協定,以取代目前的《朝鮮停戰協定》,報道稱,新協定可能也會有中國和美國的參與。對此,王生認為,這說明文在寅政府對半島問題的看法很清楚,他知道如果和平協定不簽訂,所做的一切談判都等于“與虎謀皮”,“而且,沒有中國和美國,朝韓雙方是達不成這個協議的?!?h3>怎樣才算不可逆?
美國等國家對于朝鮮棄核的立場一直非常堅定,即必須做到完全不可逆的棄核。而要評估朝鮮此次棄核行為是否可逆,目前只能通過計算豐溪里核試驗坑道的成本。所謂“不可逆”并非是指技術上的完全不可逆,而主要是從時間和成本上判斷“不可逆”的可行性。比如,如果可逆的周期太長,則國際社會有足夠的預警時間做出反應,或者,實現逆轉需要足夠大的經濟成本,從而使得逆轉過程十分困難。
于2016年1月生效的《伊朗核協議》中,對于不可逆的衡量標準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如果伊朗打算生產足夠一枚核武器用的高濃縮鈾,它需要開足所有離心機的馬力生產一年。這個“一年”就是《伊朗核協議》不可逆的時間度量。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一個果園因違規使用農藥而執法局需要對其進行處罰,那么銷毀果園里的違規農藥這一處罰就是可逆的,因為果園老板可以在短時間內再買一些違規農藥;而不可逆則是將果園里所有被違規農藥噴灑過的果子都打下來,甚至將被污染的果樹都連根拔起,這樣果園至少得一年才能緩過勁來。
根據朝鮮官方發布的消息,其北部核試驗場將通過爆破方式使該核試驗場的所有坑道垮塌,完全封閉入口,拆除地面設施。朝鮮此番炸毀豐溪里核試驗場的坑道,到底是 “銷毀農藥”還是“銷毀果子”甚至“銷果砍樹”,我們可以從坑道建設費用和工時來評估。

朝鮮進行核試驗場廢棄儀式
綜合考量朝鮮核試驗坑道的建設成本,需要從兩個維度進行,分別是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一般條件下,民用隧道的爆破挖掘速度為每天5至8米,如果采用單線程作業,那么朝鮮現有的5至7公里坑道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此外還需要考慮坑道滲水等意外情況造成的停工和設備安裝調試與坑道防護門安裝的時間。
因此,如果炸毀所有坑道后,朝鮮要重啟核試驗,即使按照每天10米的掘進速度,且不考慮地質因素,挖掘3公里左右的坑道至少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這還沒有算上設備鋪設和防護門安裝的時間。
至于挖掘費用,則主要需要考慮挖掘設備、人工、火藥這幾方面的費用。對于已經進行了6次核試驗的朝鮮來說,挖掘設備與人工這兩個方面并沒有太多負擔。一般隧道挖掘過程中,每噸炸藥可炸100至300立方米的巖土。就橫截面積達到10平方米左右的朝鮮核試驗坑道而言,5至7公里的核試驗坑道需消耗數百噸炸藥。不過,工業炸藥一般成本低廉、制造簡單。綜合來看,對于朝鮮來說,挖掘數公里的核試驗坑道,經濟負擔并不太重,主要需要考慮的是時間成本。
從目前朝鮮核武器發展進程來看,如果朝鮮要實現核武器的完全小型化并成功將其搭載至洲際彈道導彈上,可能還需要追加一定數量的核試驗。此外,朝鮮并未進行過檢驗核武器可靠性的核爆試驗,因此,也有此類試驗需求。而朝鮮此次決定炸毀所有豐溪里核試驗場的坑道,因此恢復核試驗的難度較大。
受地理環境的限制,適合朝鮮進行核試驗的場地十分有限,豐溪里很可能是目前朝鮮唯一的核試驗場。如果朝鮮在之后選擇重啟核試驗,那么重新挖掘核試驗坑道的時間至少一年,甚至可能達到三年以上。對豐溪里核試驗場進行高強度監測的國際社會將有足夠的預警時間做出反應,全力阻止朝鮮核試驗的逆轉。因此,朝鮮此次廢棄核試驗場在核試驗這個層面具有一定的實質性意義。
朝鮮此次炸毀核試驗坑道算是近年半島無核化的重要進展,但此舉尚不能說明朝鮮將會完全棄核。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朝鮮已經開始從核試驗坑道撤離電纜等相關實驗設備和物資,并不是將設備和物資連同坑道一并銷毀。而一個核試驗的體系包含人才、實驗數據、設備、核原料、實驗場地等多種因素。
雖然目前朝鮮廢棄核試驗坑道算是邁出了半島無核化的第一步,但要想真的實現無核化,除了廢棄核試驗場,還有科研人員的安置去向、核材料與核試驗設備的處理等諸多棘手問題需要解決。可以預見,即便從技術層面而言,朝鮮半島距離真正實現無核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