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 軍
實現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的轉型升級重點在質量、品牌、效益等方面提升能力和水平

▲ 做柿餅前對柿子進行挑選、晾曬
富平農情
富平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中北部。全縣總面積1242平方公里,轄2個街道、14個鎮,268個行政村,總人口82萬,是陜西第一人口大縣。富平是聞名全國的“柿子之鄉”“奶山羊之鄉”“中國羊乳之都”“早中熟蘋果之鄉”“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也是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現代農業示范區、鎮級小城市綜合改革實驗區及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試點等中省改革試點區。
富平四季干濕冷暖分明,物種豐富,素有“九峪肥田”之稱。現有耕地110萬畝,富平柿餅、流曲瓊鍋糖、富平甜瓜、富平墨玉、富平羊奶粉、富平九眼蓮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陜富”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年均接待游客570余萬人次,綜合收入43億元,旅游服務業成為發展新引擎。
破解大而不強的尷尬,一直是富平農業發展的關鍵命題。
作為我省第一人口大縣的富平縣,全縣面積1242平方公里,總人口82萬,擁有中國柿子之鄉、中國奶山羊之鄉、中國早中熟蘋果之鄉、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特色農業十佳縣等諸多美譽,是傳統的農業大縣。
然而,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的富平縣,長期以來,傳統農業的“體量”優勢并沒有帶來明顯的產值優勢。受農產品量大而質不優、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產業缺乏有效規劃、三產服務業活力不強、經濟總量偏小等短板的制約,其農業大而不強的基本縣情仍未得到改觀。
“別人在走,我們就要跑起來;別人在跑,我們就要飛起來。”2017年,乘著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春風,富平縣明顯加快了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圍繞現代畜牧、有機柿果、設施瓜菜、優質糧食等優勢特色產業,富平縣不斷在質量強縣上做文章,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打造特色鮮明、綠色有機、市場占有率高的品牌農產品,促進一二三產業有效融合,著力提高農業效益。一年來,全縣新增奶山羊5萬只、柿子9萬畝,帶動貧困戶4850戶;發展電商4680余戶,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16億元;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接待游客575萬人次,綜合收入達43.8億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既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又是推動富平追趕超越的重大機遇。”《當代陜西》采訪中,富平縣縣長張海乾介紹,該縣將繼續做好產業“大與強”的轉型辯證,重點在質量、品牌、效益等方面提升能力和水平。目前,縣委、縣政府正在抓緊制定的《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全盤規劃了一張現代農業發展藍圖,為全縣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清晰的發展路徑。
良好的自然資源稟賦,使富平擁有琳瑯滿目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如“合兒柿餅”久負盛名,中早熟蘋果享譽全國,奶山羊品質優良,優質專用小麥面粉備受市場歡迎,甜瓜味美香甜耐儲運等等,都在國內外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2017年,富平頂級柿餅按個賣,“柿壽星”更是平均一枚賣到了18元,總產值超過8億元,讓農民嘗到了甜頭,也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對于發展特色農業來講,只有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真正“特”起來。根據既有的產業分布情況,富平縣以市場需求為先導,編制《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導引》,科學規劃農業產業布局,不斷完善、用足用好農業產業扶持政策,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提升行動,出臺做大做強做優富平尖柿產業和奶山羊全產業鏈的決定,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格局,推動特色產業更特,優勢產業更優。
在現代畜牧產業上,以被省農業廳確定為奶山羊全產業鏈示范縣為契機,加快推進以規模養殖場(小區)、家庭牧場為主的奶山羊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良種繁育、疾病防控、飼草飼料等產業保障體系,打造關中奶山羊種羊品牌;到2022年全縣奶山羊存欄達到百萬只,全產業鏈實現產值200億元,著力打造世界“羊乳之都”。
在柿子產業發展上,提速以莊里、曹村為核心區域,以石川河流域、山前洪積扇區為重點區域的柿子種植基地建設。到2022年柿子建園面積突破30萬畝,加工柿餅2萬噸,建成全國最大的柿子種植和生產加工基地。
在設施瓜果產業上,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加快淡村、到賢中哈人民蘋果友誼園建設,調整喬化和矮化結構,擦亮富平粉紅女士蘋果品牌。推進曹村、宮里、老廟花椒種植集中區,老廟、薛鎮中藥材種植區和到賢葡萄體驗區建設;集中建設張橋、留古、淡村、城關高效設施瓜菜生產基地。到2022年花椒、核桃等雜果面積達到19萬畝,蘋果、葡萄、櫻桃等水果17萬畝,設施瓜菜16萬畝,中藥材5萬畝。
在優質糧食產業上,創建以優質小麥、優質青貯玉米為重點的高產高效糧食功能區,建設以齊村、流曲、東華、宮里等為核心的集中連片糧食生產基地,發展優質專用小麥30萬畝,建成“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全縣糧食總產保持在9億斤。同時,加快蓮菜、苗木花卉、酥梨、鮮桃、冬棗、油菜、石榴等多元種植,發展生豬、奶牛、家禽等規模養殖,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同樣是櫻桃,為啥淡村鎮中合村的櫻桃一等果一公斤能賣300元?同樣是甜瓜,為啥張橋鎮的甜瓜訂單量每天都超過兩萬單?同樣是羊乳粉、柿餅,為啥產地是富平的就供不應求?這些,都堅定了全縣干部黨員強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決心。針對農產品品種多而不優、農業品牌雜而不亮、農業體量大而不強等問題,在富平縣的《意見》中,提高農業發展質量被擺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別強調要堅持質量第一、綠色發展、效益優先,通過開展質量品牌創建行動,推動農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健全縣鎮村“三位一體”聯購分銷、聯合合作的農資連鎖經營體系;開展“打假護農”等專項行動,加強農資市場監管,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實行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監管、全過程追溯,確保全縣農產品質量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
加快“三品一標”認證,擴大九眼蓮、瓊鍋糖、柿餅、甜瓜、蘋果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效應,提高認證數量,擴大產業規模;加大對自有品牌農產品企業支持力度,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商標注冊、名牌認證,積極創建富平羊奶粉、富平尖柿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加強宣傳和營銷,每年在大中型城市開展富平農特產品宣傳推介活動5場次以上,到2022年,在北京、西安等城市設立富平農特產品直銷店、專柜10個以上。對接“一帶一路”,深化與北京新發地、京東商城、永輝集團等平臺合作,讓富平優勢特色農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梅家坪鎮車家村村民侯潤娥在朋友圈發出了自家“粉紅女士”蘋果的第一條廣告,不出兩個小時,就接了10個單子,9頭果160元的價格,讓她一年增收了2萬多元;在曹村鎮舉辦的柿餅品鑒會、柿子文化節、柿鄉特色鄉村游,年均接待游客30余萬人次;柿樹拓片、柿葉書簽、柿染手織布,都成了很受游客歡迎的旅游紀念品……富平縣的決策者強烈意識到,農村產業要興旺,必須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按照富平縣的規劃,將進一步挖掘和利用農業農村資源優勢,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深入開展三產融合發展行動,使之成為改善農業供給、拓展農業功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新興支柱產業。
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引導加工企業向優勢產區聚集,延長奶山羊、柿子、糧食、蘋果、花椒等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重點建設富平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閩商食品園等產業集中區,建設永輝超市柿子深加工、陜富麥胚芽生產線、圣唐乳業等項目,鼓勵農業企業研發新產品,打造全國知名的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到2020年,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超過100億元。
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銷售,強化農產品倉儲保鮮設施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建成秦力面業現代倉儲物流、建華冷鏈物流等項目。抓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開展“互聯網+農村物流”行動,設立農村快遞配送站點232個,農村快遞配送覆蓋面達到80%。
抓住“全域旅游示范縣”和“全國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創建機遇,加快斬城保護開發和金粟山景區提升,推動中華郡、溫泉河、石川河建設,加快莊里歷史文化名鎮,淡村、梅家坪紅色小鎮,美原頻陽古鎮,曹村、宮里風情小鎮建設。支持淡村中合,美原金粟,到賢西仁,莊里王莊、山西,老廟萬斛等村發展鄉村旅游。拓展美麗鄉村和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成果,發展休閑鄉村旅游、農事體驗旅游和創意農業旅游,建成富興高科技綠色生態小鎮和現代智慧農業基地。到2020年,3A級以上景區增加到7個,培育特色小鎮2個,建設鄉村旅游示范村6個,打造休閑農業莊園2個。
“到2020年,特色優勢產業全面發展,建成全國柿子生產強縣和奶山羊全產業鏈示范縣,基本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縣、全國小麥生產轉型升級示范縣、全國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四大產業集群基本形成,西部一流、全國領先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基本建成,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初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全面實現,建成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縣。”
這是迫切希望實現傳統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轉型的富平縣給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點評
讓“大與強”轉型升級快起來
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為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明確了時間表。圍繞省委一號文件確定的目標要求,富平縣積極做好產業“大與強”的轉型辯證,全盤規劃了一張現代農業發展藍圖,為全縣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清晰的發展路徑:開展特色優勢產業提升行動,推動特色產業更特,優勢產業更優;開展質量品牌創建行動,推動農業向高質量發展,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開展三產融合發展行動,創建旅游強縣。我們期待著富平縣乘著鄉村振興的春風,快速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省委農工辦農村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