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芳 編輯/青鳥

頸椎病,醫學上是指是由于頸椎間盤和頸椎退行性變導致頸脊神經、頸髓、椎動脈和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好發于長期低頭伏案的人群,如會計、教師、IT工程師、流水線裝配工人等。頸椎病的發病目前有年輕化趨勢,現在的年輕人低頭玩手機時間長了,也經常會出現頸肩部酸痛、手臂麻木,甚至頭暈、頭痛等癥狀,加速了頸椎病的發病進程。因此,“低頭族”的頸椎康復問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頸椎病的治療分為非手術和手術治療。大多數人群頸椎病程度較輕,物理治療、康復訓練配合藥物治療就可以減輕癥狀。運動療法可以增強頸椎的核心肌力和穩定性,改善和延緩病程的發展。
今天給大家介紹非手術治療中的一項——康復治療。康復治療可以解除頸部肌肉痙攣,使肌肉放松,緩解疼痛;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松解軟組織粘連,牽伸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改善或恢復頸椎的正常生理彎曲;解除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緩解前臂及手麻等癥狀。
頸椎病急性發作期或初次發作的患者,要適當臥床以放松頸部肌肉,減輕肌肉痙攣和頭部重量對頸椎的壓力。另外,要學會選擇合適的枕頭,一般來說,枕頭的合適高度是自己拳頭的1.5倍高,枕芯不要太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要注意坐姿,避免長時間低頭。
物理因子治療也就是很多患者所熟悉的“理療”。急性期可以通過理療減輕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消除神經根炎性水腫,改善神經營養血供,鎮靜止痛。慢性期可延緩和減輕椎體及關節囊和韌帶的鈣化、骨化過程,促進感覺運動神經功能恢復,減輕神經根的粘連,預防復發。根據患者具體癥狀、體征、病程等特點,選用低、中、高頻電療、光療、熱療、磁療等。
牽引治療可以緩解頸肩部肌肉痙攣,加大椎間隙,牽離被嵌頓的小關節,使扭曲于橫突孔間的椎動脈得以伸展,以緩解頸肩部酸痛、手臂麻木、頭暈、頭痛等癥狀。

與大多數患者所理解的“推拿”不同,手法治療是運用關節松動、手法放松、筋膜松解等來解決患者的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要提醒廣大患者的是,患頸椎病后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康復醫學科進行治療,而不要隨意到私人診所、按摩店等進行所謂的推拿、按摩,以免造成癥狀加重甚至更嚴重的后果。
頸椎病的患者還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治療,包括姿勢訓練、穩定性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頸椎前屈、后伸、側屈及旋轉)、肌肉力量訓練(頸周肌肉等長收縮及適當抗阻)等。
總之,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病、多發病。康復介入在頸椎病的治療及預防復發中至關重要,正確的康復治療措施有助于鞏固療效、避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