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德小學從2007年開始,致力于氣象科普教育,是上海市四所氣象科普教育特色學校之一。學校每年請專家走進學校,指導氣象科普活動的開展,學校師生也經常走出去參加各級校園氣象科普培訓。
恒德小學依托校園氣象站,開展豐富多彩的氣象科普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增強了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自護自救的能力。以氣象科普教育為原點,引導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關注氣候與環保等領域,增強學生防災減災意識和節能環保意識,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能力。
恒德小學以“關注氣象、關注生活”為主題模式,以“活動拓展、學科滲透、課程實施”為基本策略,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播下一顆生態的種子,逐步形成了特色與品牌,贏得周邊地區百姓的普遍認可與高度贊譽。
恒德小學2006年申報區級科普實施項目,建立校園氣象站。在首屆校園氣象節上成立了恒德第一批氣象員隊伍,開啟了氣象觀測記錄和播報活動。市氣象局、青少年中心等一些專業部門和校外教育機構指導學校科普教育活動,組織學生進行了氣象知識和技能大賽、環境保護文藝宣傳活動、環保夏令營等活動。

隨著恒德小學氣象科普創新實驗室的建成與逐步完善,區域教育特色聯動融合式發展,桃浦教育聯合體——學校氣象教育聯盟也逐漸形成。恒德小學利用一些紀念日等活動,與社區共同組織氣候與環境教育宣傳,放大了教育效益,學校教育也更富有生機了。
恒德小學“氣象科普創新實驗室”擁有200㎡的室內體驗區和1000㎡的室外生態區,集知識性、科普性、實用性、綜合性于一體,是全市擁有氣象觀測等科技教學實踐項目最多、最齊全的學校之一。

學校圍繞創新實驗室的核心區域,建設和氣象科普息息相關的學生活動實踐園和學習場。主要有以人工觀測為主體的氣象站和感應模塊記錄的自動氣象站,以探究天氣現象形成為主體的實驗室,以氣象物候觀測為主體的生態暖棚和菜園,以氣象會商為主的氣象會商室,以氣象產品推出為主的虛擬演播廳,以氣象環保體驗設備為主體的學生互動體驗室,從而形成氣象科普探究的環境氛圍。
同時,校園中綠色能源路燈、可視水表裝置、節約能源的小貼士牌、各類植物“身份二維碼”等,將實驗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環境科學知識和技能同時,更培養出環保意識和情懷。幾年來,“學習場”和“創新實驗室 ”作為上海市學校少年宮向周邊居民和學校開放,接待全國代表團參觀訪問。


作為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科學素質是人們科學主動趨利避害保護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美好生活的基礎。恒德小學將提升教師的氣象科學素質培訓納入“十三五”校本培訓計劃,為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任務提供人力保障。
學校領導和科技教師自身的氣象科學素養關乎學校科技教育發展的決策能力。通過課程研發、專題培訓和教學實踐,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涌現了四位科技教育骨干教師,他們分別是獲全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優秀校長”“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專家”、上海市“節約用水優秀組織者”的周衛萍校長;獲得全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園氣象站優秀輔導員獎”、上海市“節約用水先進工作者”的高級教師管慶生;多次參與氣象和環境教育課程教學展示,協助桃浦教育聯合體編寫《新科技十二講》的英語學科教師徐國瀛;重視學生科學素養,擔任學校攝影社團指導教師的自然老師朱斌。
在2013年區級課題《基于可持續發展的氣象科普創新課程的實踐探索》、2014年區級教師個人課題《小學生氣象防災減災教育的實踐探索》研究的基礎上,2015年至2016年,學校完成了《基于創新實驗室的小學生氣象創新教育模式實踐與探索》的市級課題,并被市教委裝備部列為優秀課題,收編于文集中。2017年承擔中德環境教育項目中模塊二——“氣候變化”的案例撰寫,讓氣象科普走出了一條從“普及氣象知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再到“踐行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學校中,氣象科普教育最基本的渠道是課程或課程化的教育活動,唯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證學校氣象科普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恒德小學在探索確立學校氣象科普創新課程渠道的過程中,分主渠道、輔渠道,包含基礎必修、選修拓展及探究活動等課程領域,設立專題科目或項目。
以氣象科普創新實踐園為主陣地,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科學求真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們開發了包含拓展、探究、社團三個板塊的氣象科普創新實踐課程,通過課程教學活動給學生以無限的思考與實踐、無限的體驗與創造。
恒德小學以氣象特色課程為例,探索應用傳感器技術、數據采集工具、網上論壇、網絡探究學習平臺等技術,構建適用于小學氣象科學探究學習的信息化環境及其教學模式。通過網絡推送平臺,培養各年齡段學生的科學意識、科學知識、科學技能和科學思維,使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強。
學校把科技教育與環保教育相結合,組織科普教育活動。恒德小學利用校內和校外科普教育資源,拓展互動空間,在實踐體驗中培養學生關注氣象的意識,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學校設計各項活動課程,成立各類科普活動社團,指派輔導員加強對創新類興趣小組的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區、市、全國組織的科技活動和科技競賽。完善的培育和體驗機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保證學校的科普教育工作不斷向更高臺階邁進。
恒德小學本著“科技引領可持續發展”,積極創設“以氣象科普為活動內容,以實踐探究為活動形式,以校園氣象站為活動陣地”的科技教育途徑,科學規劃行動方案,有步驟地整體實施,將科學知識普及與競賽活動滲透到學習、生活中,并要求教師持久地開展各項科技活動,形成了氣象科普教育品牌和可持續發展氣象科普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