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新凱 編輯/南溪
近日,60多歲的鄭老伯逢人便說:“胸痛不能忍,一忍送人命。”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一個月前的某一天晚飯后,鄭老伯突然感到胸口劇烈疼痛,因為子女不住在身邊,老伴身體也不太好,所以他選擇了忍。忍著忍著,大概到半夜的時候,胸口也不痛了,他便也不當回事了。誰知,三天后鄭老伯在做家務時總感到力不從心,燒個飯要休息好幾次,甚至還出現半夜憋醒要坐起來的現象。不安的鄭老伯把這個現象告訴了女兒,于是女兒就陪著他來到了醫院心內科。
經驗豐富的心血管科醫師經過心電圖檢查后,診斷老人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考慮到老人距心梗發病已經5天了,醫生決定擇期介入手術,完成了鄭老伯閉塞血管的開通。然而,由于鄭老伯是在發病5天后才來院治療,已經有大量心肌細胞壞死,錯過了心肌梗死后最佳的救治時間,大大影響了術后的康復。
胸痛是一種常見又危及生命的病癥,無論是急性心肌梗死還是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疾病,都是瞬息萬變,死亡率極高。在這些危重胸痛患者中,最常見的要數急性心肌梗死。從病人來醫院就診,到心電圖、心肌酶確診,再入導管室行介入手術開通血管往往要2個多小時,遠遠超過美國救治的時間,也使中國急性心肌梗死的致死率和致殘率明顯高于美國。
出現劇烈胸痛一定不能忍,要盡早盡快到有胸痛中心的醫院就診。華東醫院胸痛中心日前啟動成立,它汲取了多家胸痛中心的優點,規避了實際運作中的不足,成立了一門式胸痛中心。也就是說,當病人進入了胸痛中心診室,不用再出門,就可以明確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如果確診心梗,直接專人送入導管室手術,更進一步縮短了入門到開通血管的時間。
目前,胸痛中心患者從入院就診到開通血管的平均時間已經降到了80分鐘,大大提高了胸痛患者搶救的成功率,挽救了患者的心肌狀態,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胸痛中心為治療贏得更多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