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苑英
(廣東省恩平市人民醫院內一科,廣東 恩平 529400)
隨著全球人口逐漸老齡化,我國平均每年200多萬人罹患腦梗死,其中150萬人以上死亡,腦梗死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1]。血管新生及側支循環建立是治療腦梗死關鍵,對腦梗死后神經元存活及預后有重要意義。目前研究較多的是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2]。VEGF是一種重要促血管新生因子,促進血管生成和血管再生。bFGF是一種具有營養神經細胞的生長因子和促進血管再生的活性多肽,改善腦梗死部位的血液供應,促進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丹紅注射液是丹參、紅花二者提取物合劑,現已應用于臨床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3]。本文通過招募確診治療的急性期腦死患者,給予丹紅注射液治療,考察丹紅注射液對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管再生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招募我院確診治療的急性期腦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58.3±11.3)歲。入選標準所有患者發病在48 h內,并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的住院患者;②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③過敏體質患者等[4]。所有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1.2.1將入選的6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丹紅注射液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兩組間各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療組使用常規治療(即改善循環,營養神經,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40 ml溶解于0.9% NaCl溶液100 ml中,1次/d,靜脈滴注(輸注時間為1 h);而對照組只使用常規治療。兩組均以7~12 d為1個療程,在用藥前24h和用藥周期內,嚴禁使用ACEI類降壓藥物。
表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組別例數男(例)女(例)年齡(x±s,歲)基底節區梗死(例)腦干梗死(例)多發性梗死(例)對照組30191157.9±12.41587治療組30181259.1±10.21497
1.2.2分別于入院后第2天與治療10天后采靜脈血(用EDTA抗凝),制備血漿樣品,采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血漿中VEGF和bFGF的含量,進行比較。療效評定標準分為5個層次:基本痊愈、顯著進步、有進步、無變化、惡化或死亡。

2.1兩組患者血管新生因子變化: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前VEGF和bFGF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VEGF無明顯改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VEGF水平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對照組bFGF也無改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組bFGF水平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bFGF水平相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組別例數VEGF(pg/mg)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P值bFGF(pg/mg)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P值對照組3069.2±7.470.2±8.30.4926 >0.0523.6±5.625.1±2.31.357 >0.05治療組3071.3±8.776.6±6.72.644<0.0524.8±5.233.2±4.36.713<0.01t值1.007 3.2860.8601 7.975P值>0.05<0.01>0.05<0.01
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43.3%,而治療組則為73.3%,兩組臨床療效相比,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組別例數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變化或死亡總有效率(%)對照組300(0.00)3(10.00)3(10.00)24(880.00)20.00治療組302(6.67)10(33.33)10(33.33)8(26.67)73.33①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χ2=8.333,P=0.003 9,P<0.05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又稱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腦血管狹窄或者閉塞引起腦血流量不足,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腦細胞發生變性、壞死而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缺損綜合征。目前已有治療腦梗死途徑包括擴張缺血區動脈,減輕卒中誘發局部炎性反應、清除氧自由基、抗腦水腫,促進損傷腦組織中血管新生及神經再生等。
有研究表明[4],治療腦梗死的關鍵是血管再生和側枝循環的建立。促血管新生的因子與抑制血管新生因子之間一直處于相互作用中,但其內源性保護機制、細胞信號轉導途徑等過程尚未闡明。目前研究較多的是VEGF及bFGF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VEGF是影響血管生成一個關鍵,有研究顯示 VEGF 是血管生成過程、神經保護和腦缺血后神經再生最重要的生長因子[3]。VEGF除具有促進血管生成的作用,還可刺激神經再生,并對膠質細胞的增殖、分化有直接促進作用,這種作用可能與少突膠質前體細胞(OPC)有關[5]。bFGF廣泛分布在神經細胞、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軟骨細胞及平滑肌細胞等。bFGF具有多功能的細胞生長因子,生物學的效能是促進細胞的分化和增強有絲分裂活性,其屬于血管生長因子的一種,血管生長因子中的bFGF可以提升血管新生的時間[6]。bFGF不僅是一種營養因子,又是一種“創傷修復因子”,促進細胞修復。
丹紅注射液是一種使用時間較長、療效較為確切的中藥注射劑,一直廣泛用于治療各臟器供血不足導致的缺血性疾病。有關動物和臨床試驗研究均證實,丹紅注射液的各種有效成分能夠阻斷缺血、缺氧對腦組織產生的急性損傷[7]。但是其具體作用機制還不明確,本研究通過招募確診治療的急性期腦梗死患者,給予丹紅注射液治療,考察丹紅注射液是否可通過改善血管再生來發揮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表明,給予丹紅注射液治療的治療組VEGF及bFGF水平顯著提高,并且分別高于治療后的對照組。此外,臨床總有效率結果表明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丹紅注射液可能通過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體內VEGF及bFGF的水平,促進腦梗死塞患者的血管再生,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
4 參考文獻
[1] 云 紅,黎嘉慧,胡 方.丹紅注射液對腦梗死死患者腦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7,28(7):1059.
[2] Wang P,Shu B,Xu Y,et al.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duces scar by inhibi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pidermal stem cells to myofibroblasts via the Notch1/Jagged1 pathway[J].Stem Cell Res Ther,2017,8(1):114.
[3] 李文玉.丹紅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塞后外周血中VEGF水平影響的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14.
[4] 董斌春.丹紅注射液對腦梗死塞外周血中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5.
[5] Nawrocka D,Kornicka K,Szydlarska J,et al.Corrigendum to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hibits Apoptosis and Promotes Proliferation of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by Reducing Cellular Oxidative Stress”[J].Oxid Med Cell Longev,2017,2017:1083618.
[6] Lin Q,Wong H L,Tian F R,et al.Enhanced neuroprotection with decellularized brain extracellular matrix containing bFGF after intracerebral transplant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rat model[J].Int J Pharm,2017,517(1-2):383.
[7] 劉玉梅,杜怡峰.丹紅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死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Z].中國福建廈門: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