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郁,盧明成,孫冬敏
(新疆伊寧市兵團四師醫院,新疆 伊寧 835000)
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有利于促進合理用藥、減輕群眾負擔,使每個人都能夠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同時,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權益,促進公平、公正。自《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 年版( 簡稱2012 年版目錄)實施以來,作為新疆兵團衛生系統的一家三級綜合醫院,我院積極響應,規范藥品采購,提升合理用藥,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更好地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工作,現筆者對我院2016年度基本藥物使用的具體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以更好更全面地落實基本藥物相關政策,促進合理用藥。現報告如下。
1.1資料來源:數據來源于我院醫院信息系統(HIS)2016年的藥品銷售和處方醫囑信息,包括藥品銷售總金額及國家基本藥物銷售金額;基本藥物配備及使用品種信息;處方醫囑優先合理使用基本藥物信息等。
1.2方法:利用Excel 2007軟件對基本藥物品種使用、銷售金額及處方醫囑點評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1使用品種情況:2016年我院基本藥物配備品種總數合計為309種,品種配備比為59.42%;基本藥物品種使用數為275種,基本藥物品種使用率為52.88%。詳見表1。
2.2銷售金額情況:2016年我院藥品銷售總額為10 016.39萬元,基本藥物銷售金額為2 887.41萬元,占總藥品銷售金額的28.83%。全年藥品銷售金額及占比略有波動,但總體趨向正向變化 。詳見表2。
2.3處方及醫囑點評情況:2016年我院對門急診藥物處方及住院醫囑是否優先合理使用基本藥物進行點評,每月抽取門急診處方100張,住院醫囑30份進行點評,全年共有11張處方醫囑未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占門診處方總數的0.92%,合理使用基本藥物處方593張,占使用基本藥物處方數的93.08%;未優先使用基本藥物住院醫囑11分,占全年調查病歷的3.09%,合理使用基本藥物的病歷335份,占全年調查病歷的94.10%。詳見表3。
表12016年基本藥物品種使用情況

月份基本藥物目錄品種數配備品種數配備比(%)使用品種數使用比(%)1月52029957.5024947.882月52030157.8825148.273月52030157.8825348.654月52030057.6925148.275月52029556.7325749.426月52029556.7325849.627月52029957.5026150.198月52029356.3526851.549月52029556.7326651.1510月52029556.7327051.9211月52030157.8826651.1512月52029055.7725348.65總計52030959.4227552.88
表22016年基本藥物使用金額匯總

月份使用金額(萬元)藥品總金額(萬元)使用金額占比(%)1月245.83907.0327.102月203.19718.7228.273月288.251004.228.704月246.19831.3329.615月241.42844.0528.606月224.48794.9628.247月237.37811.2529.268月225.94872.9625.889月209.48716.1129.2510月223.39733.9730.4411月255.02835.9430.5112月286.85945.8730.33總計2887.4110 016.3928.83
表32016年基本藥物處方、醫囑點評情況

月份處方點評 F N(%) R(%) 醫囑點評 F N(%) R(%) 1月11.0092.3113.3396.672月00.0098.0400.00100.003月44.0086.27413.3380.004月33.0088.4633.3383.335月11.0091.6713.3389.666月11.0094.5510.0093.107月11.0091.1110.0096.678月00.00100.0000.00100.009月00.0090.9100.00100.0010月00.0094.4400.0090.0011月00.0098.2500.00100.0012月00.00100.0000.00100.00總計110.9293.98113.0694.10
備注:F:無正當理由未優先使用國家基本藥物處方數;N:基本藥物;未優先使用處方百分率=F/處方總數×100%;R:合理使用基本藥物;處方百分率=合理使用基本藥物處方數/使用基本藥物的處方數×100%
我院2016年基本藥物品種的配備品種為309種,占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品種比例的52.88%,基本藥物使用金額占全年藥品金額的28.83%,達到兵團衛生局要求的三級醫院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品種應占《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50%以上,銷售金額應達到總藥品金額的20%~25%以上[1]。2016年對我院門急診處方及住院病歷優先合理使用基本藥物情況進行了點評,處方合理使用率為93.98%,住院醫囑合理使用率為94.10%,合理用藥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整體上2016年我院基本藥物從品種配備到使用金額上都呈現上升趨勢,總結原因有幾下幾點:①加強了基本藥物的使用考核,對每個臨床專業科室制定考核目標值,在品種和金額使用上制定明確的考核指標,引起臨床科主任重視,加強了科室對基本藥物的優先、合理使用;②藥學部門每月對臨床科室基本藥物的使用進行監測,并對基本藥物的處方醫囑進行專項點評,將使用監測和點評結果進行公示;③將基本藥物的優先、合理使用納入臨床科室的季度藥事督導檢查,并將檢查結果納入醫院對科室的藥事管理考核,促進了基本藥物的優先、合理使用。
雖然我院在配備品種和使用金額上總體能達到衛生管理部門的要求,但在基本藥物品種選擇和優先合理使用上還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部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品因價格低廉,無利潤空間,廠家不愿生產,企業不愿配送,造成醫院在基本藥物品種供應上出現困難,無法正常采購使用,而新的類似可替代基本藥物的藥品不斷涌現,導致基本藥物使用減少甚至從醫院藥品目錄中消失。②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因劑型、規格及成鹽形式上有嚴格要求,導致醫院在品種規格選擇上出現困難,甚至有些藥物同一品種因規格劑型的不同而不能成為基本藥物。而隨著現代醫藥工業的發展,更多新劑型藥品被臨床醫師和患者所接受,代替了原來的老劑型[2]。③基本藥物目錄中,部分專科藥物相對較少,造成這些科室在基本藥物的品種選擇上存在局限,不能滿足臨床治療需求,限制了基本藥物的使用。④醫院承擔的疾病相對于基層醫院更加復雜、危重、疑難,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品種不能滿足醫院臨床需求而使臨床在藥物選擇上趨向于使用非基本藥物。⑤基本藥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還存在部分不合理使用現象。⑥基本藥物的價格相對低廉,考慮到經濟因素和其他利益的干擾,基本藥物的優先使用存在局限性。
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過程中,醫療單位對基本藥物的合理使用出現不少困難和問題,如:現有的基本藥物品種不能滿足三級醫院的用藥需求,國家補償機制尚不完善,醫院缺乏使用基本藥物的動力,患者對基本藥物認識不夠等[3],結合我院在基本藥物使用上出現的問題,為改善基本藥物使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運用“成本-效果”等藥物經濟學方法,通過科學遴選醫院用藥目錄[4],充分考慮安全、有效、經濟、地域等因素,基于循證完善基本藥物目錄;加強與批發企業溝通聯系,保證基本藥物供應,確保臨床需要。②加強對科室基本藥物的使用考核,將基本藥物使用納入科室及個人績效考核和年終綜合考評,促進醫師優先合理使用基本藥物,藥師對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加強處方和醫囑的點評,對基本藥物的優先合理使用把關。③加強對基本藥物優先合理使用的培訓,可以利用宣傳欄、藥物咨詢、講座和微信公眾平臺等形式,報道、宣傳基本藥物的優、缺點和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提高醫師、患者對基本藥物的認知度。
總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是一個較繁瑣、長期的過程,涉及到醫院藥事委員會調研、醫院用藥目錄制訂,省市及醫院招標、采購,廠家投標、供貨,信息系統導入,醫師用藥習慣改變,醫院宣教等一系列問題。就醫院而言,適度擴大基本用藥目錄,建立健全基本藥物目錄調整機制,科學制訂基本用藥目錄,適度增加、增補藥物目錄[5],保證基本藥物能“有藥可用”[6];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合理使用基本藥物的相關知識培訓,將基本藥物合理使用情況與醫師定期考核、績效工資發放、年終考評等掛鉤,進一步激勵醫務人員優先、合理使用基本藥物[7-8]。
4 參考文獻
[1] 新疆兵團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兵團二三級醫院基本藥物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兵衛發[2012]44號文,2012.
[2] 馮小敏,馬紅燕,刑雪梅. 2007-2010年我院國家基本藥物使用情況統計與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1,11(10):907.
[3] 程 虹,蔣巧俐,吳東方.某三甲綜合性醫院2015年基本藥物使用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7,26(3):204.
[4] 劉國恩.中國藥物經濟學評價指南及導讀[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13.
[5] 張瑞華,吳艷飛,陳曉佳,等.成都市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藥業,2012,21(9):38.
[6] 歷 遠,李曉玲,王育琴,等.北京市48家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制度問卷調查[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9):111.
[7] 李培芳,方 焱,杜德才.某三甲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5):868.
[8] 陳 飛,何展旺.我院2011年國家基本藥物應用情況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3):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