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慶華,蔡伊珊,黃訓波,洪曉峰,徐嘉龍
(廣東省潮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潮州 521000)
胃十二指腸潰瘍為常見的消化科疾病,因患者反復治療不徹底,經久不愈形成穿孔,稱為急腹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1]。傳統治療方式以開腹修補術為主,然而伴隨著微創手術的廣泛應用,腹腔鏡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開展后得到廣泛認同,但其建立氣腹對胃腸功能是否嚴重影響,目前尚無統一定論。將在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以胃十二指腸穿孔為診斷的患者78例,分成兩組分別行開腹治療與腹腔鏡治療,旨在探討兩種手術方式的優勢之處,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將在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以胃十二指腸穿孔為診斷的患者78例,其中39例行常規開腹修補術為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病程0.4~6.2年,平均(3.1±0.3)年,年齡29~69歲,平均(41.7±3.6)歲;另39例行腹腔鏡修補術為試驗組,男21例,女18例,病程0.3~6.5年,平均(3.3±0.2)年,年齡28~71歲,平均(42.1±3.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①納入標準:經影像學X線檢查為胃十二指腸穿孔、臨床資料完整、同意手術治療。②排除標準:麻醉及手術禁忌證、腹腔手術史、精神類疾病、認知障礙。
1.3方法
1.3.1對照組:行開腹修補術,即持續硬膜外麻醉,消毒后切開腹部曝露胃部潰瘍處,修補穿孔處,生理鹽水沖洗至液體顏色清亮,右下腹留置膠管引流。
1.3.2試驗組:行腹腔修補術,即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弧形切口構建氣腹,置入腹腔鏡,左右腹各做一切口置入操作桿,修補穿孔處,生理鹽水清洗后置引流管,拔除操作桿,釋放氣腹內CO2,逐層縫合包扎。
1.4評價標準[2]:①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統計切口長度與術后并發癥發生(出血、切口處感染等)幾率;②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記錄腸鳴音恢復(腸鳴音聽診于術后第6小時開始,聽診1次/2 h,依次于腹部右上、右下、左上、左下4個區域聽診,聽診>3 min/次,以3次/min為腸鳴音恢復)時間;③復發幾率:術后對患者進行以出院為初始時間的為期6個月的有效回訪,包括電話、復診回訪,統計復發患者。

試驗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并發癥與復發情況比較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x±s,min)切口長度(x±s,cm)胃腸功能恢復(x±s,h)術后并發癥[例(%)]復發情況[例(%)]試驗組3972.53±11.655.57±0.6535.23±9.771(2.56)0(0.00)對照組3997.39±12.9810.39±0.745.26±9.189(23.08)11(28.21)t/χ2值36.625 428.218 629.624 419.625 429.825 4P值0.000 00.000 00.000 00.000 90.000 0
伴隨著我國經濟技術不斷發展,人們工作壓力不斷增大,我國居民患有胃腸功能疾病患者日益增多且呈年輕化趨勢,胃十二指腸潰瘍為常見消化道疾病,多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聯[3]。伴隨著抗生素的應用及保護消化道黏膜的治療藥物廣泛使用,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治療療效得以提高,與此同時復發率亦隨之增加。而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以上腹部劇痛難忍、面部蒼白、出冷汗、病情變化急驟為特征的急腹癥體征。需急診收治實施手術治療以挽救患者生命,而常規開腹方式以修補術為主,而術中出血量大且切口長,不利于術后恢復[4]。腹腔鏡作為微創手術的術式,首先建立一小切口利于高清探視鏡進入,充分暴露腹腔情況,降低誤診、漏診幾率[5]。在左肋、右肋腹部各做一小切口,置入操作器械,完成手術過程,減少開腹逐層解剖、修補的麻煩。依據腹腔鏡顯示指引,有效修補穿孔處,沖洗更徹底、引流更充分,降低術后炎性反應的發生,且在氣腹的保護下,不充分暴露腹腔,以減少干燥性漿膜損傷的可能性。本研究中,試驗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后并發癥及復發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筆者認為對于胃十二指腸穿孔疾病而言,其根本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只有提高患者自身對疾病的危機意識,及時治療,改善飲食習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胃十二指腸穿孔的發生。本組研究結果與康明偉等研究結果相近[6]。
綜上所述對于胃十二指腸穿孔需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采取腹腔鏡治療比采取開腹手術治療手術時間明顯減少,切口長度更小、更美觀,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更快,術后并發癥與復發幾率均較低,更適合推廣。但本研究僅進行有效期為6個月的隨訪,因此僅得出短期療效,尚未對患者長期療效進行跟蹤隨訪,希望臨床延長隨訪時間,以確定患者治療方案的優劣之處。
4 參考文獻
[1] 張志磊.胃及十二指腸穿孔手術治療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1):158.
[2] 楊永剛,陳曉娟.兩種手術方式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9):127.
[3] 劉方伶.腹腔鏡穿孔修補術在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治療中效果觀察[J].河北醫學,2015,22(12):2078.
[4] 羅開成,馬柱碧.急性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手術治療的臨床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3):119.
[5] Shu-Cheng Zhang,Wei-Lin Wang.Successful treatment of extensive intestinal perforations from Behcet′s disease involving the whole gut:a case report[J].Int J Rheum Dis,2016,18(5):165.
[6] 康明偉,李 穎,李洪永,等.腹腔鏡手術及開腹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