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儀美
(貴州省黔南州中醫醫院,貴州 都勻 558000)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病之一,該病患者以老年人為主,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糖尿病前期并不容易被發現,一旦臨床診治被延誤,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腎臟、心臟、視網膜等,情況過于嚴重時,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對此,早期診斷糖尿病是預防損壞患者身體的關鍵。生化檢驗方式是當前臨床診斷糖尿病常用方式之一,該檢驗方式不僅操作難度低、容易操作,同時成本也不高、快捷有效,能夠迅速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異常進行診斷[2]。為了分析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本文對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體檢者作出研究,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26~83歲,平均(57.86±18.34)歲。同時將同期前往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50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25~84歲,平均(57.89±18.46)歲。兩組患者均不存在嚴重的心、肺等系統疾病,排除精神類疾病和意識障礙者。兩組患者的例數、性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選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在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1.2方法:兩組均給予生化檢驗,包括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耐量試驗(OGTT)、糖化血紅蛋白(HbAlc)。具體如下:① FPG檢驗:空腹血糖用己糖激酶法,兩組研究對象檢查前12 h均禁食,然后在檢測當天早上8點抽取2 ml靜脈血樣本,用氧化酶方法檢測血糖,同一樣本檢驗3次。②OGTT檢驗:兩組研究對象試驗前3 d正常飲食,試驗前1 d的晚上10點后開始禁食,試驗前1 d停止用藥。當天早上8點空腹抽取2 ml靜脈血,檢測其葡萄糖含量。隨后取75 g無水葡萄糖倒入300 ml水中,研究對象5 min內喝完,喝完后的30 min、1 h、2 h后各抽取2 ml靜脈血檢測。③HbAlc檢驗:清晨抽取2ml空腹靜脈血,顛倒混勻,采用低壓陽離子交換色譜法,儀器是MQ-2000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
1.3指標異常判定標準:詳細觀察及記錄兩組研究對象的生化檢驗結果,檢驗指標是否異常依據如下標準:①FPG:正常值為3.89~6.99 mmol/L,大于7.0 mmol/L為異常;②OGTT:喝糖水后1 h內血糖上升,2 h后降至7.0 mmol/L以下為正常,2 h后血糖值大于7.0 mmol/L且尿檢呈陽性為異常;③HbAlc:正常為4.0%~6.5%,大于6.5%為異常。

2.1兩組生化指標對比:將兩組研究對象的 FPG、OGTT(2h)、HbAlc水平進行對比,觀察組所有指標均不在正常范圍內,對照組則全在正常范圍之內,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FPG(mmol/L)OGTT(2h)(mmol/L)HbAlc(%)對照組505.62±0.045.58±0.285.02±1.05觀察組507.87±0.13①13.04±0.14①7.59±0.14①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2.2兩組生化指標異常例數對比:將兩組研究對象的 FPG、OGTT(2 h)、HbAlc檢驗值異常例數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生化指標異常例數對比[例(%)]

組別例數FPGOGTTHbAlc對照組505(10.00)6(12.00)7(14.00)觀察組5050(100.00)①50(100.00)①47(94.00)①
注:與對照組相比,①P<0.05
糖尿病初期臨床癥狀并不顯著,并且表現以多食、煩渴、消瘦、多飲等為主,經常得不到患者的重視。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逐漸產生蛋白質代謝異常及脂肪等現象,進而對患者的心血管及腎臟等重要臟器及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從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及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情況過于嚴重時還能導致患者產生體內酸堿失衡及體內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糖尿病治療過程的特征以長期性及持續性為主,可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并且還能加大患者的經濟壓力[3-4]。因此,早期進行診治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
當前不少臨床研究報道指出,糖尿病病情的嚴重程度在很大程度受血液中生化指標改變影響,因此對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標進行評定,對于早期診治糖尿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當前臨床檢驗糖尿病的方法并不少,本研究對50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體檢者采取了生化檢驗法,主要通過對患者的FPG、OGTT(2 h)、HbAlc生化指標進行檢驗來初步診斷糖尿病。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FPG、OGTT(2 h)、HbAlc水平及檢驗值異常例數與對照組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充分說明對糖尿病進行早期診斷中,生化檢驗的生化指標可以為糖尿病患者的最終確診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臨床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糖尿病診斷過程中應用生化檢驗進行檢驗,可以準確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檢測,并且為臨床診治提供部分參考資料,值得各級醫院的臨床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
[1] 蔡麗君.分析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及其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4):616.
[2] 沈紅平.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6):1469.
[3] 侯志慧.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價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83.
[4] 劉文金,梁炎源,胡展鵬.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37(2):200.
[5] 霍美英.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