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菊玲,劉 萌,許 華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大多屬于危、急重癥,嚴重的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不僅要求提供優質、有效的治療方法,還需要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鎮靜治療是ICU患者治療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對護理工作要求較高。為了探究ICU機械通氣患者鎮靜鎮痛的護理效果,筆者隨機抽取本院的ICU患者60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優質護理,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間收治的ICU機械通氣患者,共60例,將60例ICU機械通氣患者隨機分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服務。所有ICU患者及患者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此次研究經過醫院道德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4~76歲,平均(67.4±5.8)歲;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1~73歲,平均(68.3±5.1)歲。兩組ICU機械通氣鎮靜鎮痛治療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對癥治療,鎮靜、鎮痛采用咪唑地西泮0.05 mg/kg,靜脈滴注60 s,鎮靜時間連續24 h,24 h內輸注藥量0.05~0.25 mg/(kg· h)。并適當的調整用量,半小時記錄一次患者的蘇醒時間、血壓、心率等基本指標[1]。在此基礎上,對照組ICU機械通氣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工作,具體護理內容參照ICU患者護理指南。觀察組ICU機械通氣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方法如下:①每天對患者進行定時呼吸同步喚醒,停止鎮靜藥物的使用,并觀察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標,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根據醫囑,給予患者合適的鎮靜藥物使用劑量。在患者喚醒期間,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呼吸實驗,記錄好呼吸機的參數,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并及時做好急救護理[2]。②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相應的運動計劃,每天定時為患者翻身、加強關節活動,并預防壓瘡、靜脈血栓的形成,在患者被叫醒后,積極鼓勵患者自主運動,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ICU機械通氣患者的通氣時間、治療時間、住院時間、鎮靜藥物的使用劑量。

觀察組ICU機械通氣患者的治療效果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組別例數通氣時間(d)ICU治療時間(d)住院時間(d)鎮靜藥物劑量(g)對照組307.28±0.939.82±1.5219.87±2.300.089±0.129觀察組305.13±0.576.34±1.3614.57±1.460.038±0.025t值10.795 911.342 66.836 02.125 8P值0.000 00.000 00.000 00.037 8
優質護理服務是以常規護理為基礎,提升護理質量的一種護理模式,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并將其作為護理理念,切實加強基礎護理工作,并改善護理內容,提高護理質量,保證患者醫療安全的同時,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做出努力。對于ICU患者,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事件發生,機械通氣患者需要特別注意機械通氣護理和鎮靜鎮痛藥物的應用,過度使用鎮靜鎮痛藥物會使得護理人員不易發現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給患者治療帶來風險,所以要采取定時喚醒的方式,減少患者鎮靜鎮痛藥物使用量,還能夠判斷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患者適當進行運動功能恢復訓練[3]。
在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中,考慮到患者因為疼痛難忍、不能耐受吸痰等不適感引起心理壓力,應適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在護理過程中保持動作輕柔、走路輕柔,并在患者清醒時安撫患者情緒。
本次研究中,觀察者ICU機械通氣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后,其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建議臨床上對ICU機械通氣患者應用優質護理,以保證護理和治療質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4 參考文獻
[1] 姚玉玲,任衛紅,王艷娜,等.ICU機械通氣患者計劃鎮靜鎮痛的應用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6,14(6):597.
[2] 杭永青.鎮靜鎮痛在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8):252.
[3] 劉麗清,張紅英.ICU機械通氣患者鎮痛鎮靜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