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
他說:“往后,我們一起過吧。”他的這句話,讓我輾轉反側,我究竟該如何作答?……
他是我的高中同學,曾經的我們并沒有多少交集。我是個內向的人,班里很多男生,相處了三年,我和他們都沒說過幾句話。我和他唯一的交集是我的閨蜜——他的前女友。
他和閨蜜屬于青春懵懂的戀情,現在回想當時的他們,有些幼稚、青澀,但都是美好的。進了大學后,他們自然而然就分開了,并沒有多少痛苦傷心。那時流行寫信,閨蜜寫了封信給他,意思是將來會是永遠的朋友之類。閨蜜寄信之前,還在電話里把信念了一遍給我聽。我笑她,是言情小說看多了,自尋的傷感,其實早就翻篇了。
后來,閨蜜又戀愛了,自然也就把他忘了。大學畢業一年后,我才聽閨蜜提起他,他邀請閨蜜去參加他的婚禮。他自然沒有邀請我,我和他只是普通的同學關系而已,或許他早就忘了我這個人。
閨蜜說他娶了個富家女,所以早早就結婚了,而且是奉子成婚。我當時只當是聽故事,從未想過我的人生會和他有什么交集。
再往后,閨蜜結婚了,我也結婚了。我們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各自有各自的忙碌,有時相隔很久,我們才會見一次面。去年,我離婚了。結婚多年,沒有孩子,我和前夫都曾去過醫院無數次,最終還是放棄了。或許是與孩子無緣吧,前夫嘴上說并不介意,但我們的日子卻越過越沒有滋味了。終于有一天,前夫向我提出離婚,我沒有吵沒有鬧,默默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財產一人一半,我拿著一半房款住回了娘家,自己反而覺得一身輕松,但是每天面對父母焦慮的目光,我知道他們擔心我往后的日子,這讓我對他們心存愧疚。
很久不見面的閨蜜約我吃飯,問起彼此的現狀,我告訴她我離婚了,她吃驚不已,勸我趁年輕,再找一個伴,讓我父母安心,將來等我年老了也不至于孤單。我何嘗不想找個可以相伴到老的人呢?只是哪有那么容易。身邊,還有很多比我年輕或是差不多年紀的還沒結過婚的姑娘都難以找到適合結婚的人,何況我這樣一個離過婚的女人。一切看緣分吧,強求不得。
上個月的一天,他加我微信。我挺意外的,多年不聯系的他怎么會來加我呢?他說最近跟閨蜜聯系過了,所以想到了我這個老同學。這段日子,他經常在微信上跟我聊天。我這才知道,他已經離婚多年,女兒跟著前妻。我一陣唏噓,婚姻不順利的不止我一人。
從朋友圈里看他的生活,應該很滋潤,有房有車,有自己的事業,只是微微有些中年發福的模樣。憑他的條件,不難找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孩再組家庭。我曾問過他這個問題,他說他不是沒找過,只是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后,就覺得不合適。理念不同、三觀不一致,很難走到老,這是他說的,我很認同。
感覺這一個月時間里,我和他說過的話多過了我們高中三年里說過的話。或許我和他都是曾經滄海,所以我們有很多想法不謀而合。他不止一次暗示,我和他很合得來。
今天是我和他高中畢業后第一次見面,但是見到他時我一點不覺得生分反而很親切,或許我們有過三年的同學情誼,或許這一個月的頻繁交流讓我們彼此熟悉。他約我去了一家私房菜館,環境私密、味道上乘。他說,本打算約我去他家,他親自下廚讓我嘗嘗他的手藝。我笑說不敢相信。他說,他喜歡家常菜,這些年自己練就了一手好廚藝,可惜沒人與他分享。說這番話時,他的眼神讓我不由心跳加速,我避開了他的目光,問他:“那怎么沒請我去?”“可以嗎?我怕太唐突了,你不愿意。”他迫不及待接話的模樣像個青澀的愣頭小子,我笑著說:“當然可以,我們是老同學啦。”“一言為定。”他顯得特別開心。
我們聊了一晚上。送我到家門口時,他說:“往后,我們一起過吧。”我詫異地看著他。他說他考慮了很久才說出這句話,他想找一個知根知底又想法一致的人過下半輩子,我無疑是最適合的人選,或許我們現在還沒有很深的感情,但是感情可以慢慢培養,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夜里,我輾轉反側,努力消化著他的話。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但捫心自問我也覺得他是可以交往的對象。我已經奔四了,不年輕了,他說得沒錯,到了這個年紀,找一個合適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我該接受嗎?
編后語:你和他有一個良好的開始,是可喜的。未來的路還很長,你們可以試著朝著一個相同的目標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