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門部署2018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落實工作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認真落實2018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通知》(發改糧食〔2018〕561號),要求各地積極主動并切實推動2018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落實。
主要有六個重點方面:一是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二是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三是落實關于深化糧食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四是盡快消化政策性糧食不合理庫存;五是堵住儲備環節漏洞,堅決管好“天下糧倉”;六是加快建設糧食產業強國。
《通知》強調,2018年度將在做好基礎內容考核的同時,突出對重點任務的考核。4月底各地完成省級自評工作;5月和6月,國家考核工作組成員單位將開展部門評審、部門抽查和綜合評價等工作,并抓緊研究制訂2018年度考核方案。 (胡璇子 李 晨)
農村承包地確權工作進入收尾階段
當前,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入收尾階段。根據中央要求,農業農村部2018年將以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為目標,以實地督導解決疑難問題為手段,以成果推廣應用為重點,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工作質量。
為繼續做好確權工作,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強督促指導,要求尚未完成的省份加快進度,已完成省份要重點解決遺留問題。二是加快數據匯交,推進國家級確權登記數據庫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應用平臺建設,提高農村承包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探索確權成果應用,為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承包地有償退出、互換并地等提供支撐,充分釋放確權紅利。
據介紹,農業農村部將結合各地確權工作進度報送、數據匯交和實地督查情況,不定期通報工作進度和質量。加強對權屬調查、實地測繪、資料歸檔等方面的質量管控,確保數據資料真實、準確和完整,不缺不漏。 (盧 靜)
農業農村部要求保證“菜籃子”產品高質量供給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日前召開的全國都市現代農業現場交流會上表示,新時代推進都市“三農”發展,要著眼服務城市、繁榮農村、富裕農民,到2020年大中城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力爭2025年到2030年大中城市逐步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韓長賦表示,要保證“菜籃子”產品高質量供給,堅決守住耕地紅線,緊盯重點品種,建好城市自有鮮活農產品生產基地,在確保基本產品一定自給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中高端產品供給。同時,大中城市要率先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快建設完善農資、農產品追溯及質量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力爭到2020年大城市郊區、“菜籃子”主產縣基本實現按標生產。 (喬金亮)
今年中央專項扶貧資金已全部撥付
為便于各地及早安排資金,加快脫貧攻堅步伐,財政部已于近日安排撥付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22.64億元。加上2017年10月提前下達的738.31億元,截至4月底,2018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1060.95億元已全部撥付完成,比上年提早了近兩個月,為各地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悉,2018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60.95億元,比2017年同口徑增加200億元。財政部將新增安排的200億元資金全部用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其中,安排120億元新增資金用于支持“三區三州”脫貧攻堅,并明確除中央財政安排給“三區三州”的新增資金外,“三區三州”所在省份要按照不低于2017年的資金規模,保障“三區三州”投入力度;其他省份也要統籌安排資金,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支持力度。 (曾金華)
我國探索集體林地“三權分置”
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破解集體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我國將探索建立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制,在依法保護集體林地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前提下,平等保護林地經營權,建立林地經營權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入股從事林業產業化經營相關制度。
據了解,這項工作將在新一輪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開展,除建立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制外,重點還將在完善林權流轉管理制度、創新林權抵質押貸款及林權收儲擔保融資方式、完善集體林權保護制度、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森林經營管理制度、創新小農戶和現代林業發展有機銜接機制、深化集體林權股權化、社會資本投入林業模式改革、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集體林業發展模式等方面開展工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改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集體林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探索試驗和制度創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侯雪靜)
去年農村地區移動支付1295億筆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農村地區銀行網點數量12.61萬個;每萬人擁有的銀行網點數量為1.3個,縣均銀行網點55.99個,鄉均銀行網點3.93個,村均銀行網點0.24個。
銀行機構方面,銀行結算賬戶開戶數量依然穩步增長;銀行卡數量持續增長但增幅放緩;電子銀行支付出現明顯分化,手機銀行高速增長,網銀支付持平,電話銀行支付業務明顯萎縮。
值得關注的是,在農村地區,移動支付業務占絕對優勢。2017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為農村地區提供網絡支付業務共計1417.82億筆,金額45萬億元。其中,互聯網支付122.73億筆,金額2.1萬億元,單筆金額171.11元;移動支付1295.09億筆,金額42.9萬億元,單筆金額331.25元。(王 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