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近幾年,“跨界主持人”已經成為一種學術用詞,出現在各大媒體之上。行業跨界、學科跨界現象屢見不鮮。媒體需要知識閱歷廣博、專業經驗扎實的媒體從業人員,跨界主持人已經成為一種流行?!堆輪T的誕生》創新采取了跨界主持人與專業主持人搭檔的主持方式,跨界主持人張國立的主持風格與優勢凸顯無疑。本文以《演員的誕生》節目為例,探討跨界主持人在節目中的優勢所在,從而引發對當下主持人行業專業素質要求的思考。
關鍵詞:演員的誕生;跨界主持;優勢;語言特色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1--02
一、《演員的誕生》節目定位及特色
2017年,浙江衛視推出了一檔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節目,名為《演員的誕生》,節目的定位是:以演技為視角,為演員搭建一個與業界權威人士面對面切磋的平臺。節目采取“導師制”的競技模式,演技導師同時也是被挑戰者,每位挑戰者需要通過演技打動評委,獲得與導師零距離切磋演技的機會。節目通過對經典影視的IP的還原,將導師與挑戰者的真實性與多面性展示到觀眾面前。浙江衛視將電視綜藝、戲劇表演、電影拍攝三個獨立的概念進行了創新融合,構建了一檔容量豐富、內容立體的深度復合式“大綜藝”節目,延展了綜藝節目的內涵。
二、“跨界主持人”的流變
“跨界主持人”在當下媒體中早已不是新鮮詞了,早在1983年首屆春晚中,主持人團隊就存在跨界現象,比如:馬季、姜昆、劉曉慶等等。其他節目中,非專業主持人跨界主持、專業人士跨自身專業領域主持節目等跨界現象屢見不鮮,比如:相聲演員郭德綱跨界主持《歡樂喜劇人》,舞蹈家金星跨界主持《金星秀》,影視演員王剛主持藝術品收藏領域節目《尋寶》等。一些節目直接采用選手或導師擔任主持人的身份,比如: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采用選手進行串場,東方衛視《笑傲江湖》節目采用導師串場。互聯網的發展,媒體的不斷變革,為跨界主持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專業主持人的力量在節目中逐漸縮小,大眾開始領略與接受跨界主持人帶來的新鮮感與獨特魅力。
三、“跨界主持人”在《演員的誕生》節目中的優勢解讀
(一)“演員推介人”張國立的主持風格分析
張國立,國家一級演員、導演、制片人。自2005年,張國立成功跨界到了主持行業,先后擔任過多檔節目、晚會的主持人,2014年更是和朱軍、董卿、畢福劍、李思思一起主持了央視春晚。張國立在主持界的成功,與他獨特的主持風格密不可分。他流露出的沉穩大氣、自然流暢、機智幽默,給節目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二)“跨界主持人”張國立在節目中的優勢
(1)演員的身份增加了節目的可信度
針對《演員的誕生》這檔節目“從演技出發,進行演技的交流與探討”的宗旨,節目組設置了一個巧妙的組合:專業演員張國立與浙江衛視主持人伊一共同擔任主持。張國立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表演藝術家,他以“演員推薦人”的身份加入到節目中,不僅吸引足了受眾的眼球,而且增加了節目的“可信度”,讓受眾感受到了這個舞臺“研究表演、探討演技”的誠意。
(2)專業解讀串場加強了節目的權威性
節目中,章子怡、劉燁、宋丹丹三位演藝界專業人士擔任評委,表演專業教師劉天池擔任指導老師,多位導演、制作人組成“Boss團”,這無疑增加了節目的權威性。張國立對于劇本或演員的專業解讀串場則更加凸顯了節目的這一特性。如:第十二期中點評劉燁組的表演,對其真情流露給予肯定,張國立說到:“我們很難用現在的情感去理解當時的那段感情,你們給我感覺最好的一點是沒有刻意去表演,因為對于已經讓生活苦苦折磨了四十年的情感,如果刻意去演,那就錯了?!痹偃纾旱谑谒{盈盈因為時間倉促而耽誤了排練,造成作品呈現瑕疵。當眾多點評矛頭針對藍盈盈時,張國立用下面一段話做了緩和與串場:“其實不是演戲出了問題,是沒給這個角色足夠的時間。演員沒有隨隨便便成功的,每一件事都要付出?!庇眠@些專業角度的點評串場,體現出了主持人的專業性,給觀眾帶來更深層次的專業認知,更加增強了節目本身的專業色彩。
(3)“實話實說”的語言特色與受眾產生共鳴
有時主持人為了節目效果,并非都能做到“實話實說”,但在這檔節目中我們看到,張國立的語言并非規整、簡潔的事先設定,其“實話實說”的特色著實讓受眾大呼過癮。比如:第二期翟天臨挑戰劉燁的一場戲中,張國立總結到:“翟天臨好在哪?沒有著急。因為演員有時候戲一少了,觀眾會發現,這個演員演戲有些夸張,這往往是演群眾演員演多了,總想在這一點戲里出彩,想讓人記住他的好,而翟天臨在這出戲里沒有因為戲少而使勁演?!边@段點評一語雙關,不僅肯定了翟天臨的演技,同時犀利地指出某些演員存在的問題,并給以建議。再如:第三期,“Boss團”評價鄭昊的表演,稱其是“戲霸”,此詞一出引起全場騷動,用這樣的字眼去形容鄭昊未免過于苛刻,此時張國立說道:“就這么一段戲,用‘戲霸安在一個演員身上,稍微嚴重了一點?!币痪湓挼莱鍪鼙姰敃r的心理狀態。由此可見,張國立在節目中“實話實說”的特色與受眾產生了共鳴,適宜的替受眾發聲,無形中增強了受眾的話語權,受眾不再是單一的接受比賽結果,而是通過主持人的言語,間接傾吐了心中所想。
(4)主持人與節目風格定位完美契合
一檔節目的成功與否,應考慮到各種因素,如:節目的定位、受眾群體、制作模式、宣傳手段等,其中主持人的選擇也是重要一環。主持人的整體氣質與專業素養要與節目的風格定位相契合?!堆輪T的誕生》在節目主持人選取上采取專業主持與跨界主持搭檔的形式:張國立在整個組合中起到主主持的作用,除了有大段的專業總結還有少許串場,而伊一的串詞則是廣告詞與流程,風格單一,語言規整。目前看來,這樣的組合符合受眾對節目傳統上的認知,同時也符合了受眾的審美角度,做到了主持人與節目風格的完美契合。
四、從《演員的誕生》引發對專業主持人行業的反思
(一)“跨界主持人”個性優勢更加凸顯
我們多年來一直倡導主持人要追求個性化發展,避免同質化,從《演員的誕生》這檔節目反觀“跨界主持人”現象,是適應了電視傳播的需要,無論是從節目內容定位,還是從節目主持人呈現,跨界主持人的個性優勢比專業主持人更加凸顯。然而在《演員的誕生》的舞臺上,專業主持伊一并未凸顯出自身專業優勢,在與張國立的搭檔中處于次要位置。讓我們不禁思考,專業主持人應該如何完善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不被媒體淘汰,適應更多的節目類型。
(二)反思主持人行業專業素養的培養
針對以上困惑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從我國的高校培養機制出發進行改革。當代媒體的發展,對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公共課程設置比例較大,專業性不夠突出,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教學的要求。建議高校針對不同的學生的專業特長進行方向劃分,比如:綜藝類、新聞類、配音類等等,因材施教,集中教學精力著重培養學生優勢項目。第二,主持人不要單純做聲音的傳聲筒,應該賦予這個職業以豐富的內涵,深厚的底蘊,廣博的專業知識。如:主持人董卿在央視春晚中沉穩大氣的主持風格,與《朗讀者》節目中透露的文化底蘊,完美詮釋了主持技巧、專業素養和文化內涵的結合與統一。
雖然傳統主持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專業主持人的吐字發音、節奏把握、全場掌控、即興表達等主持技巧與素養是跨界主持人難以超越的。專業主持人要在基本功上把功夫下足,刻苦磨練自身素質,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同時,注重其他領域專業知識的廣泛涉獵,做到一專多能,在節目主持、專業采訪之前充分準備,了解專業知識,減少領域跨度,這樣才能在節目中游刃有余,真正適應當代媒體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曾志華. 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影響力研究[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徐珂莉. 電視節目主持人跨界主持的特色[J]. 新聞愛好者,2012(18):57-58.
[3]廖聲武. 形象塑造與語言表達功力[J].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
[4]李淼. 國內娛樂節目發展史[J]. 文化創意產業周刊,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