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迎迎
摘 要:real PE是風靡英國的體育健康教育課程,既注重發展學生的三大基本運動技能,即靈敏度、平衡感和協調性,同時又給予學生全納式的教育,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往,釋放潛能,實現終身參與體育運動。通過對英國創意體育課程的學習,結合我國的新課程改革現狀,汲取改革的新養料,讓教師和體育課堂獲得新方法、新思路、新能量。
關鍵詞:英國;real PE;創意體育示范課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18.02.005
2017年3月,筆者參加了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開展的前瞻性課題研究——real PE創意體育示范課活動。此次培訓,筆者有機會零距離感受國外體育專家的魅力,期待能給自己在教學方面帶來新的指導和引領。首先,real PE課程研發專家羅尼﹒希斯(Ronnie Heath)向在場老師介紹了real PE的理念,展示了real PE進階性的學習課程和特有的評價系統,以及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挑戰自我。同時賦予所有孩子肢體表達能力、情感素質和思考能力,助其在體育、運動和生活中成為贏家。
為了讓老師們更加真實的感受real PE課程的核心理念,羅尼﹒希斯(Ronnie Heath)和約翰﹒帕森斯(John Parsons)給玄武區中小學體育青訓班30名體育老師和43名初中生分別上了一節示范課。通過展示real PE的部分課程,讓老師們體驗real PE和傳統課程的不同之處,使老師們能夠重新思考過去的教學方法,從教學理念和實施途徑上尋找關鍵變化點。
最后,希斯老師表示我們可以通過real PE的課程增強學生的肢體技能、社交能力、個人能力、健康與健美、認知能力、創造能力六大領域的發展,實現學生的全人健康。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本次活動的收獲:
1 real PE 創意體育示范課
本次活動分別進行了教師示范課和學生示范課,給筆者帶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進階性設計。外教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設置階梯性的難度,參與者緊跟外教的引導不斷練習,不斷挑戰難度,拾階而上。拓展了原有單一的練習方法和形式,用階梯性的難度,幫助參與者逐漸掌握教學內容,進而達成教學目標。
1.1 教師示范課
教學內容:多種形式的傳接球
1.1.1 場地器材:一片籃球場,足球籃球各20個。
1.1.2 分組與練習隊形
(1)模仿多種步伐。教師兩人一組,圍成圓圈面向籃球場中圈,外教先示范步伐動作,接著教師模仿動作,由圈外向中圈練習,到中圈內原路返回,擊掌后搭檔自動進入循環練習。
(2)多種形式的傳球。自由組合,四人一組,圍成正方形,明確自己的號碼(1-4號)。
1.1.3 教學過程
(1)模仿多種步伐。
跑跳步、左右跨步、滑步、之字型側滑步、滑步轉身接滑步、滑步轉身兩次接滑步,加入手臂的組合動作。
(2)多種形式的傳接球。
①原地聽口令順時針或逆時針籃球傳接球。
②移動傳接球(走、側滑步、慢跑、閃避、交叉跑)自行選擇。
③雙重挑戰—--不同類型的球,同時傳足球和籃球。每個球采用不同的傳球方式,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足球腳內側傳球。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依照信號(先言語信號、后視覺信號)。
④喊號碼交換隊伍傳接球,自選籃球或足球。當外教喊幾號,對應游戲者迅速順時針移動到下一組進行游戲,四個數字喊完后,場上每個隊伍恰好順時針移動了一個位置。
⑤喊號進入防守,自選籃球或足球。四人傳球,當外教喊號碼時,對應號碼游戲者迅速順時針進入下一組并積極防守,伺機搶斷!傳球隊員積極呼喊,防止被搶斷。當喊到另一個號碼時,原有防守隊員迅速轉為傳球隊員,被喊到號碼的隊員迅速順時針進入下一組防守,循環游戲。
1.2 學生示范課
教學內容:多種形式的傳接球
1.2.1 場地器材:一片籃球場,籃球30個。
1.2.2 分組與練習隊形
教師課前利用標志盤布置場地,成四列橫隊,前后左右間距合理分散。學生進入場地后每人找到對應標志盤。一三排向后轉,一二、三四面對面為一小組,四人一縱隊為一大組。
1.2.3 教學過程
(1)兩人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
(2)換位傳接球。一二排、三四排學生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聽到口令后互換位置,一邊移動一邊傳接球,循環練習。
(3)換位傳接球。內線(二三排)和外線(一四排)學生,聽口令(內線、外線)跑步交換位置。相遇時擊掌,跑到標志盤后開始傳接球。要求:先傳球再交換,互相提醒。
(4)找朋友。有球學生原地不動,沒球學生隨機找朋友,必須離開原來位置,找到朋友后繼續練習傳接球。要求:互相提醒哪有空位。
(5)自選動作練習。外教展示多種玩球動作,腰部繞球、胯下八字繞球、胯下前后擊地、球拋到背后接住胯下回傳等,完成后將球傳出。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進行練習。
(6)雙腿夾球跳,四人往返接力。
2 收獲感悟,認知迭代
2.1 重視發展基本運動能力,塑造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教師示范課上,英國同仁希斯老師用靈活多變、逐漸增加難度的步伐,帶領大家熱身,給專業的體育老師們也帶來了挑戰。希斯老師強調熟練掌握各種步伐,發展學生基本運動能力,為學生未來學習各項運動打下基礎。希斯老師以滑步后轉身為例,在籃球教學中可以拓展為運球后轉身;在足球教學中,又可以拓展為馬賽回旋。在強大的基本運動能力支持下,逐漸拓展出新項目的運動技能。教學中,我們都會發現基本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學習效率明顯較高。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需要有意識的發展學生基本運動能力。
2.2 通過條件變化,建立階梯挑戰
不論是教師示范課,還是學生示范課,希斯老師都通過逐漸增加前置條件,將學習內容拓展,逐漸加大難度,最后形成一個完整復雜的系統。參與學習的老師和學生,跟隨課的進度,逐漸掌握了復雜的玩法,感受了趣味性,參與了挑戰,玩得非常開心。其實核心就是“變”,在不斷變化中練習,不斷練習中提高,不斷提高中收獲。以學生示范課傳球為例,在我們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會安排兩人一組進行原地練習。但是受到“變”的理念影響,我們可以安排學生接球原地運球后再傳球、學生接球運球交換位置后再傳球,一人原地運球一人上前壓迫防守三秒退回再傳接球等,打破原有僵化的練習模式,以“變”的理念,貼近實戰,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2.3 強調互相交流溝通,建立良好交際關系
學生示范課上,由于語言障礙,希斯老師用雙手上舉的動作代表停止,并且要求任何人一旦發現這個動作,就要互相提醒大家停止練習并且雙眼關注他。開始時,學生間傳播速度較慢,但到后來學生都能做到大聲的互相提醒。希斯老師還要求每次完成挑戰后,都要互相擊掌慶祝,自己也抓住時機,積極評價學生的表現。一個微笑、一個大拇指、一次擊掌都能給上課的學生們帶來激勵。特別在找朋友的環節,希斯老師要求沒球的同學隨機出去找新朋友,給學生們提出了新的挑戰。表面上學生們只是離開原來小組出去尋找新朋友。實際上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們有機會和不同的人進行配合交流,從而達成學生社交能力發展的目的。
2.4 分級運動卡片,培養運動素養
培訓中,希斯老師向我們介紹了real PE創意體育課程的技能卡片,卡片上共有12套6個級別的動作練習,共有200多項身體能力挑戰任務。卡片內容設置環環相扣,難度逐漸增加,學生們可以通過不斷練習,逐漸提高基本運動素養,為各運動項目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發展學生平衡感的卡片為例,卡片上的動作分別是:原地單腿平衡、原地單腿屈膝平衡、原地單腿半蹲平衡、原地單腿前腳掌平衡、波速球單腿站立平衡、平衡挑戰(單腿保持平衡后,身體前傾用手觸碰前方標志物)。在各類運動項目中,運動員都需要控制身體來保持平衡。學生們的平衡感在階梯式練習中得到增強, 有利于他們在體操、籃球跳投、足球射門和羽毛球扣殺等動作學習中,更好的完成學習。
2.5 創設積極的教學習慣,培養積極的學習行為
希斯老師讓我們反思我們在體育課堂上帶給學生的是愉悅還是痛苦?是振奮人心還是百般煎熬?是自豪還是羞辱?是治愈還是受傷?是積極主動還是消極被動?學生的學習表現都是體育教師力量的直觀體現。體育教師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破除傳統教學方法弊端,建立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用積極培養積極,用性格培養性格,用智慧引領智慧,幫助學生獲得核心記憶力和體驗。
real PE確立“以學生為中心,快樂參與體育”為理念,要求教師們在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學習方式、課堂氛圍、評價體系等多方面不斷創新優化。新課改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新,建立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鍛煉熱情。通過本次活動,筆者認識到只有主動學習先進經驗,擴充原有知識結構,獲得新方法、新理念、新思想。并且不斷結合實際進行實踐與創新,將學習中的收獲運用到課堂上,增強學生體能和技能,扎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