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虎虎
摘 要:通過中國農科院山東陵縣玉米基地的田間小區試驗,研究包膜尿素和緩釋復合肥2種不同緩控釋肥料品種及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料摻混的田間肥效,結果表明:與施用普通尿素和普通復合肥的處理相比,施用包膜尿素和緩釋復合肥的處理能增加玉米的穗長、穗粒數和千粒重,顯著增加玉米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顯著提高氮肥的農學利用率。與單純施用普通肥料處理的玉米穗長、穗粒數、千粒重、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氮肥的農學利用率相比,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料摻混處理均有所增加。
關鍵詞:緩控釋肥;肥料效應;生物學性狀;經濟學產量;氮肥農學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04
傳統的肥料利用率低,肥效期短,養分容易淋失、揮發和固定,緩控釋肥料作為傳統肥料的替代產品具有許多優點,能夠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1],因此被稱為“21世紀高科技環保肥料”,成為肥料產業的發展方向。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明確提出,“重點研究開發環保型肥料,專用復型緩控釋肥料及施肥技術”[2]。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生長期長,后期追施氮肥不方便,為研究不同緩控釋肥料品種、緩控施肥與普通肥料摻混對玉米的生物學性狀、經濟學產量及生物量、氮肥農學利用率的影響,特安排此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及土壤
試驗在中國農科院山東陵縣基地上進行,陵縣土壤屬鹽化潮土,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11.0g/kg,全氮0.78g/kg,有效磷12.3mg/kg,速效鉀104.6mg/kg,pH值8.5,土壤容重1.38g/cm3,田間持水量25.7%;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為小麥。
1.2 供試作物及品種
供試作物為玉米,品種為鄭單958,黃淮海地區夏播生育期96d左右,株高240cm,穗位100cm左右,葉色淺綠,葉片窄而上沖,果穗長20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7粒,千粒重330g,出籽率高達88%~90%。一般密度在4000~5000株/667m2。
1.3 供試肥料
包膜尿素含氮量為41.0%;緩釋復合肥N-P2O5-K2O含量為24-12-14;普通尿素含氮量為46%;普通復合肥N-P2O5-K2O含量為22-8-10;磷鉀肥為過磷酸鈣(16%),硫酸鉀(50%)。
1.4 試驗設計
不同緩控釋肥料品種比較試驗共設5個處理,分別為:不施氮對照(CK);普通尿素(T1);包膜尿素(T2);普通復合肥(T3);緩釋復合肥(T4)。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料摻混試驗共設6個處理,分別為:100%包膜尿素(T1);70%包膜尿素+30%普通尿素(T2);50%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T3);30%包膜尿素+70%普通尿素(T4);100%普通尿素(T5);對照(CK)。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每個小區長5m、寬4m,面積20m2。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均按照當地習慣施肥管理,田間管理按常規進行。
1.5 試驗方法
播種前整地,耕耙整平,除施用復合肥處理的小區外,其余小區施純P2O5和K2O均為6kg/667m2,于播種前用作基肥施入。2016年6月8日播種,6月29日定苗,7月15日將試驗用肥按純N15kg/667m2折算摟溝施入相應處理區,然后覆土澆水。每處理隨機取10株進行生育性狀調查,取其均值。每處理按小區分別收獲、稱重、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緩控釋肥料品種比較試驗
2.1.1 不同緩控釋肥料品種對玉米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與T1相比,T2穗長增加了1.9cm,穗粒數增加42.4個,千粒重增加30.5g;T4處理的穗長增加1.2cm,穗粒數增加28.5個,千粒重增加25.3g。與T3相比,T1穗長增加1.2cm,穗粒數增加28.6個,千粒重增加9.6g;T4穗長增加0.5cm,穗粒數增加14.7個,千粒重增加4.4g(表1)。
2.1.2 不同緩控釋肥料品種對玉米經濟學產量及生物量的影響
與T1相比,T2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6.47%和17.80%;T4的小區分別增加5.08%和13.84%。與T3相比,T1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7.63%和12.20%;T4分別增加6.22%和8.43%,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表2)。
2.1.3 不同緩控釋肥料品種對玉米氮肥農學利用率的影響
與T1相比,T2農學利用率增加2.30,提高了26.81%;T4農學利用率增加1.81,提高了21.10%。與T3相比,T2農學利用率增加2.68;提高了32.68%;T4增加2.19,提高26.71%;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表3)。
2.2 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料摻混比例試驗
2.2.1 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料摻混比例對玉米生物學性狀的影響
從表2-2-1可以看出,與T5相比,T1玉米穗長增加1.9cm;T2增加1.0cm;T3增加0.2cm;T4增加0.7cm。T1玉米穗粒數增加42.4個;T2增加28.8個;T3增加25.5個;T4增加22.7個。T1玉米千粒重增加30.5g;T2增加27.2g;T3增加21.9g;T4增加16.0g。
2.2.2 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料摻混比例對玉米經濟學產量及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5可見,所有施用肥料處理的玉米產量均高于不施肥處理(CK)。施肥處理中,與T5相比,T1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6.47%和17.80%,達到5%差異顯著水平;T2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4.90%和13.65%;T3、T4差異不大。
2.2.3 緩控釋肥與普通肥料摻混比例對玉米氮肥農學利用率的影響
與T5相比,T1氮肥農學利用率增加2.30;提高26.81%,達差異顯著水平;T2氮肥農學利用率增加1.74,提高20.28%;T3、T4處理下差異不大,為差異不顯著水平(表6)。
3 小結
3.1 與普通尿素相比
施用包膜尿素處理的穗長增加了1.9cm,穗粒數增加了42.4個,千粒重增加30.5g;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6.47%和17.80%;氮肥農學利用率增加2.30,提高了26.81%。緩釋復合肥處理的穗長增加了1.2cm,穗粒數增加28.5個,千粒重增加25.3g;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5.08%和13.84%;農學利用率增加1.81,提高了21.10%。與普通復合肥處理相比,包膜尿素處理的穗長增加1.2cm,穗粒數增加28.6個,千粒重增加9.6g;經濟學產量和總生物量分別增加7.63%和12.20%;農學利用率增加2.68,提高32.68%,達到差異顯著水平。施用緩釋復合肥的處理穗長增加0.5cm,穗粒數增加14.7個,千粒重增加4.4g;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6.22%和8.43%,均達到差異顯著水平;氮肥農學利用率增加2.19,提高26.71%,達到差異顯著水平
3.2 與T5相比
T1玉米穗長增加1.9cm;T2增加1.0cm;T3增加0.2cm;T4增加0.7cm。T1玉米穗粒數增加42.4個;T2增加28.8個;T3增加25.5個;T4增加22.7個。T1玉米千粒重增加30.5g;T2增加27.2g;T3增加21.9g;T4增加16.0g。所有施用肥料處理的玉米產量均高于不施肥處理,施肥處理中,與T5相比,T1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6.47%和17.80%;T2的經濟學產量和生物量分別增加4.90%和13.65%;T3、T4差異不大。與T5相比,T1氮肥農學利用率增加2.30;提高26.81%;T2氮肥農學利用率增加1.74,提高20.28%;T3、T4處理下差異不大。
參考文獻
[1]王亮,秦玉波,于閣杰,等.新型緩控釋肥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吉林農業科學,2008(4):38-42.
[2]張民.緩控釋肥料的有關概念和發展前景[J].中國農資,2007
(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