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東 鄭淑清 李國 孟繁麗 劉海新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逐漸推進,我國國民增長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國家的農業生產變得尤為重要,不僅需要其提高生產率,而且要能夠保證一定的生產質量和速度,從而才能有效跟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為國家建設做出積極貢獻。而農業生產過程中,隨著耕地的持續使用,土壤有機含量逐漸下降,難以支撐農作物的良好生長, 使得肥料施用成為行業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如何針對這樣的問題,將農家肥進行合理應用,改善土壤養分含量,提高畜禽糞便等有機物的利用率,促進積造施用技術模式的推進,從而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就成為國家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文將以農家肥積造施用技術模式為文章闡述的主要內容,通過對其技術施工原理進行闡述,給出相應的適用范圍,進而談談技術操作的相關要點,并通過對其經濟收益情況進行分析,從而給出具體的發展前景,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家肥;積造施用技術;操作要點;范圍;效益;前景
中圖分類號:S1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14
1 技術原理
吉林省的中北部,屬于溫帶半濕潤地區,是吉林省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但是由于農民常年重施化肥,輕施有機肥料,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常年小馬力拖拉機耕作,耕層犁底層變淺,土壤板結,保水保肥能力低。另外,當地養殖業比較發達,境內有多個大型養殖企業,畜禽糞便等有機肥資源比較豐富,但是有機肥資源直接還田利用率不高。
農家肥積造施用技術模式有效利用了當地有機肥資源,通過秸稈、畜禽糞便及農村垃圾堆漚腐熟后施用到農田,增加了土壤養分、提高了土壤肥力,補充了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平衡了土壤養分,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另外該技術模式并配合機械深松技術,增加了耕層厚度。
在施用農肥的基礎上,附以糧豆輪作為主的其他技術組裝配套模式,輪作可以改良土壤原來固有的結構,增加土壤孔隙度,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使土壤肥力增強,通過輪作還可以抑制病蟲草害的發生。
2 適應范圍
技術模式適用于有堆漚條件的各種耕地,尤其適合畜禽養殖區周邊,有機肥資源豐富的地區,地力等級越低增施農家肥的效果越明顯。糧豆輪作技術模式地點以山地丘陵為主。
3 操作要點
3.1 堆漚時間
每年秋季或春季開始堆漚,視堆漚效果,當年或第2年待堆漚肥完全腐熟后施入到田間。秸稈腐熟的標志為:秸稈變褐色或深褐色,濕時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
3.2 堆漚地點
堆漚地點選擇在距離實施地點較近并且交通方便的區域,選擇自然深坑或在地表挖坑作為堆漚池,要求深度為2m左右,堆漚池的大小依據現場條件和堆漚量確定,盡量不占用耕地。
3.3 堆漚方式
主要有農家肥堆漚和秸稈肥堆漚2種方式。
3.3.1 農家肥堆漚
由合作社組織各村成立專業隊伍,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收集,然后運到指定漚肥場所,篩撿出不易腐熟和有污染的雜物后,加入適量的秸稈或人畜糞便,放入堆漚池中,加水調節水分,再用畜禽糞便把肥堆封好。
3.3.2 秸稈肥堆漚
在堆漚池中先鋪一層10cm厚的秸稈,秸稈上均勻鋪8~10cm的人畜糞尿,然后再鋪一層秸稈,以此類推,高度約1.5~2.5m,長寬依場地而定,最頂層一定是糞尿。有條件的可以在秸稈上撒腐熟劑,數量是100kg秸稈3kg腐熟劑。堆后7~15d翻動1次,利于堆漚肥料透氣吸氧,促進腐熟。翻動時視干濕情況加水。一般春夏時開始堆漚,秋季或第2年春季送至田間。
注意事項:如果糞尿水分足夠(流淌狀態)開始堆漚時可以不加水,如果糞尿較干,要邊堆邊加水,平地堆漚加水至少量水滲出即可。堆漚時要均勻灑水,以防沖走糞肥。最好是坑堆,相對于平地可以更好的保溫、保水。堆漚所用秸稈可以是機收打包的或者整株粉碎至5~10cm。
3.4 運送
農家肥運送主要有2種方式:由實施堆漚的農業合作社將堆漚肥運送到田間,按照0.2m3左右一個肥堆均勻堆放于田間;通過招標購買服務的方式,中標企業完成肥料堆漚之后,負責將堆漚肥料送至地頭,由農民自己施用。
3.5 施用
將堆漚完成的有機肥送入田間或地頭后,由農民自己將肥料均勻撒施,農家肥施用量約為1.3m3/667m2,秸稈堆漚肥施用量約為1.2m3/667m2。
3.6 深松
秋季玉米收獲后進行深松,配套深松機械100~120馬力,小于100馬力的拖拉機不能達到很好的翻松效果,視耕層厚度,深松的深度一般為30~40cm。
4 效益分析
4.1 經濟效益
按照增施農家肥1.3m3/667m2,增施秸稈堆漚肥1.2m3,2項措施增施農肥數量2.5m3/667m2,耕地化肥施用量減少20kg/667m2,折合人民幣約50元,堆漚及運輸成本約60元/667m2,經秋季測產化驗,氮、磷、鉀利用率分別提高2.1%、1.8%、3%,糧食平均增產43.3kg/667m2,約合52元,積造施用農肥的凈增收42元/667m2,加上項目補貼資金實際增收100余元/667m2。
糧豆輪作種植大豆與玉米相比投入減少120元/667m2,
(其中種子少20元,化肥少100元,其他用工、農藥等差不多)少產出80元/667m2(玉米按700kg/667m2產量,1.2元/kg計算,大豆按200kg/667m2,3.9元/kg價格計算)將增收40元/667m2。加上項目補貼增收400元/667m2。2017年預計增產幅度會提高到10%左右。不計算補貼,凈增收達150元/667m2。
4.2 生態效益
積造過程利用了秸稈,有效解決秸稈焚燒造成的污染和對土地的破壞,同時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強土壤的抗旱抗寒能力,增強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促進作物生長。化驗分析:施用農肥土壤有機質提高1.2g/kg、堿解氮增加8.4mg/kg、速效磷增加4.6mg/kg。
4.3 社會效益
通過對畜禽糞便和生活垃圾的收集,能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環境,養殖企業的周邊環境也得到改善,減少了畜禽傳染疾病的發生,促進了種植、養殖協調發展。采購純畜禽糞便+秸稈堆漚的優質農肥,解決了合作社在肥源、人工、場地等積肥難題,通過招標購買服務方式進行純畜禽糞便+秸稈堆漚還田,也調動了養殖企業和養殖大戶的積極性,推動了有機培肥工作開展。
5 推廣前景
此項技術模式有效利用了農村有機肥資源,促進了秸稈還田,減少了化肥用量,推進化肥零增長,減少焚燒秸稈和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改善了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同時,增施農家肥也是我國較為傳統的耕作方式,農民很容易接受,所以,增施堆漚肥料技術模式具有很大的推廣前景。
6 結語
對農家肥積造施用技術模式進行分析,對國家農業當前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看出農家肥的使用,是促進農業生產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它不僅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善土壤結構,而且能夠根據當地的畜牧業發展,將畜禽的糞便進行利用。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將積造施用技術進行應用,根據具體的操作要求,將堆漚時間和地點進行合理和選擇,促進堆漚過程的實現,并進行肥料的運送和施用,最后進行深松,完成相應技術操作過程。在實際的生活中,將這樣的技術進行應用操作,不僅能提高相應經濟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優化,得到了相應的生態效益。也就是說,農家肥和相應的積造施用技術,將在未來的農業發展中得憑借自身的優勢得以廣泛的應用。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在推動國家經濟建設的同時,為國家生態建設工作作出積極貢獻。